APP下载

艾灸治疗乙肝肝硬化引起三系减少的临床观察

2021-05-08章志娟宗亚力沈萍万勇李艳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关元穴艾灸计数

章志娟,宗亚力,沈萍,万勇,李艳艳

(南昌第九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随着各种病因慢性肝病不断发展,肝硬化是其共同的病理阶段[1-2],而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后期常伴随体征,临床上表现为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并发症,而脾功能亢进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脾肿大,伴随一种或血细胞明显减少的综合征,出现三系减少症,可降低患者免疫力、增加其出血等风险。据相关研究[3-5],导致三系减少症的原因众多,除了脾功能亢进引起的原因外,还有因放疗、化疗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均可导致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在其治疗病因基础上,为了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改善其临床症状,采用了简单、有效的外治法-艾灸治疗,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针对脾功能亢进引起三系减少症的治疗上,寻求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本研究拟对我院收治的80例脾亢引起三系减少患者采用艾灸治疗,并与40例采用利可君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艾灸治疗乙肝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引起三系减少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120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8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其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在30岁~71岁,平均(49.3±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恩替卡韦0.5毫克/日长期抗病毒治疗。观察组:选用艾条对关元、神阙等穴施灸,每次每穴灸20分钟,以红晕为度,1次/天;对照组:给予利可君40mg口服,3次/天;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均治疗12周。

1.3 疗效标准

外周血象情况 分别采取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艾灸治疗停止后7天内,抽取晨起肘静脉血,检测并观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 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的数目变化。

1.4 疗效评价

治疗12周后,“三系”任何一系较基线提高80%以上为显效;提高50%-80%之间为有效;低于50%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记录进行分类汇总,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每个组的组间率进行对比,采取卡方(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象指标比较

两组均12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前后WBC、RBC、PLT差异均较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WBC差异明显(P<0.05),但 RBC、PLT 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比较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占78.7%、67.5%,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象变化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象变化分析(±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

组别 n 时间 WBC(×109/L) RBC(×1012/L) PLT(×109/L)观察组 80 治疗前 2.75±0.64 3.84±0.42 63.38±27.24治疗后 3.84±0.42△ 4.09±0.93△ 84.69±25.93△对照组 40 治疗前 2.34±0.56 3.75±0.51 64.12±26.43治疗后 3.76±0.43△ 3.69±0.83▲ 69.35±22.6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往往合并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减少。血细胞减少症[7],属祖国医学的虚劳、血虚范畴。病机涉及心肝脾肾等,但主要在脾肾两脏。中医认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若脾虚则血之生化无源。”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水谷之精微。全赖脾之运化输布至全身。以营养四肢百骸,脾健方能 化生精血。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或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复被某些环境毒物所伤,或感受外邪,久羁体内,或起居不慎。劳倦内伤等损及脾肾,或肾气不足,肾精亏损,脾虚失运,终至化生无源。精血不足而发病。故本病治疗健脾益气,补肾添精是关键,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6]。采取传统的艾灸法能温经通络、温补脾肾,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血细胞数量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8]。

灸法是我国中医学中常见的外治方法[9]。本疗法所选穴位,根据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都具有扶正固本、补益气血、健脾滋肾的功效,临床上 对机体免疫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关元穴是人体保健要穴之一,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穴,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证、气虚证。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穴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吸收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神阙穴位于人体之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加之血管分布特殊,血液循环好,因此不断刺激神阙穴会使脐部皮肤上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能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尤其是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而传统中医科采用艾灸其保健要穴治疗血细胞减少症也是基于其提高免疫力作用发展而来,大范围而长时间的进行艾灸治疗,临床使用方便、安全而有效。使许多患者的白细胞和免疫力得到提高,改善了内脏部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10],利可君作为半胱氨酸衍生物可用于预防以及治疗各种原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同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也具备理想临床治疗效果,且效果稳定,可通过保护分子内疏基并生成四氢噻唑衍生物来发挥临床作用,安全性较高。故选择利可君作为对照组,为本研究的疗效评价作为可靠的对照。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治疗前,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间WBC、RBC、PLT计数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351,0.139);治疗后,两组患者 WBC 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6,0.022)。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占78.7%、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治疗可提高乙肝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引起三系减少症,提高机体免疫力,且疗效近似临床常用的升WBC 药,对提高RBC、PLT计数有明显疗效,治疗作用更明显,且艾灸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治疗手段适合临床大量推广。

猜你喜欢

关元穴艾灸计数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婆婆迷上了艾灸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