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2021-05-07张丽芬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文初中语文情境

张丽芬

语文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探索出适应当今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问能够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么如何更好地将问题引导法融入中学语文教学呢?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后对问题引导法融入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指出:“閱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学会运用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上多思考、多动脑。教师要注重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提问教学法介绍

在初中阶段,很多教材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教师还是摆脱不了以讲为主的习惯,课上气氛沉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有待提高。课前,教师通常会将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写入教案,在课上全盘托出,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吸收和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内容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本来有趣的语文知识变得乏味。学生上课的时候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了课堂效率十分低下。

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紧扣课标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而问题引导教学方法能为语文教学打开一扇窗。

概括来说,问题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来思考问题,以高效提问为方法来展开学习,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展开教学。教师首先要合理地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发现的问题,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方法很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让其在课堂学习中跟着问题走,从而调动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说,提问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我们要发现其中的规律,实现这种方法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初中语文高效提问的策略探究

(一)提前设计好合理的问题

事实证明,问题引导法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前提是,问题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且是合理的。问题的设计需要能够激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令学生愿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而要做到把问题设计得别具匠心,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尊重和利用这些规律,对课堂内容的学习重点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情况紧密结合,充分联系教学,通过全面考虑和分析设计最合适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沁园春·雪》这首词是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请结合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分析一下作者的情感状态。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大家对毛泽东有了怎样的了解,觉得他是一个有哪些优秀品格的人?大家还知道毛泽东的哪些作品?可以搜集一下,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学习……这些问题首先是以课文为基础设计的,将课文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将相对难以理解的诗词融入历史,通过提问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之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收集资料,由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由点成线,由线到面,一点一点拓展,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不断沿着教师设计的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这种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有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通过探索问题学习课文。

(二)情境创建与高效提问相结合,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提前设计的问题将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和主线,也是课堂推进的原动力。问题可以作为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设计的情境之中。首先,要利用创设情境来配合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索,这有利于课堂的高效进行。而要想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情境中,就要利用问题的引导。问题的设计既要有合理的难度,又要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应加强学生对教师所创设情境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在合适的时机抛出问题,激活情境。

以统编版教材《三顾茅庐》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导入,展示与故事相关的一些图片,播放一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视频,之后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茅庐的视频,你们看到了哪些细节?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大家可以通过课下学习了解一下“三顾茅庐”这段故事的历史意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三顾茅庐”故事情境的营造,将学生引入故事中,这个时候火候已到,教师再将设计好的问题抛出,就能让学生在情境和问题的双重引领下进入文章的学习中,对故事进行深入探索。因此,高效的提问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解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以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要想让提问的效果变得更好,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和沟通交流。对问题的讨论能够让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同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角度,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会了解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引导,对于偏离探究方向和思考问题不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干预。

(三)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自主拓展和学习,深入理解文章

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下,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拓展知识,以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有效提问应该是引发“核裂变”的触发装置,当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养成之后,其学习就会像链式反应一样,不断地自我触发,不断地进行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有效问题的设计应该注重自主学习的引导、知识的拓展和文章理解的全面性。

例如《出师表》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师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和拓展学习内容的目的,可以将问题的设计与之前的学习内容相链接。教师可以设计提问如下:《出师表》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感情有哪些?本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作出来的?和之前学习的《三顾茅庐》相比,人物的感情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这两篇课文中发生了那些历史事件?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环环相扣的,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总结。第一个问题是对《出师表》这篇文章的学习和总结;第二个问题是让大家把注意力从一个点扩充到一条线上来,从文章的理解转移到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认识上来;第三个问题的角度则更大,通过对比诸葛亮出山和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让学生对这一整段历史时期的故事产生好奇,让他们更愿意从课内有限知识的掌握拓展到课外无限的学习中去。此外,如果只是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学生不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理解这篇文章,也就无法对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感受得更深,阅读的碎片化可能让学生产生断章取义的理解,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学生就需要尽可能地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了解。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求下,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使命。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展开教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传统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1]韩雪涛.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0).

[2]马星秀,马继成.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5).

猜你喜欢

课文初中语文情境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