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性医院医疗保障工作实践效果
2021-05-07周庆明沈吉云李祖题
周庆明,沈吉云,李祖题,陈 涛
(航空总医院医务处,北京 100012)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这种新发传染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1]。我国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使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呈上升态势[2]。
综合性医院应对传染病疫情时如何保证诊疗有序规范运行,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运行管理重要的工作。通过建立职责清晰的组织架构,按照国家及属地部门的相关要求,规范医院入院前、院中、出院后的各项管理,加强疾控措施,严格培训及监管,并构建良好的协调沟通体系,有效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1 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构建应急组织体系
迅速成立以党委书记及领导班子领导下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职责清晰的组织架构。全院上下联动,相关部门科室的负责人是指挥部的主要成员。医疗业务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医疗保障工作,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管,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2 关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政策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政策要求,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规范门诊、急诊、住院等相关制度和流程的管理。修订应急管理预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明确诊治流程,把工作落到实处。
3 规范医院门诊急诊管理
(1)医院全面实行非急诊预约挂号工作,优先救治危急重症患者,对于现场确实有需求的患者而没有预约,可以进行诊间加号。(2)合理安排就诊人数。门诊办根据预约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就诊人员在不同时段相对均衡,减少一个时间段聚集的可能,并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诊”。(3)加强门诊、急诊、出入口管理。所有的点位进行专人管理,并明确进出时间,出口和入口单向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4)严格落实发热门诊要求。所有进入院区的人员全部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大于37.3 ℃的人员详细记录并由专人领至发热门诊就诊。(5)详细记录就诊人员。对所有初诊及复诊人员全部要确认详细信息。(6)门诊、急诊入口除进行体温检测外必须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各分诊台和初诊的医务人员也要记录体温和流行病学史。(7)保持1 m线的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就诊的所有区域均有明显的提示保持间距,并有安保人员进行监控。
4 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1)对发热和(或)有流行病学史需紧急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医务人员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在隔离环境进行积极救治,核酸采样检测与治疗同步进行,待病情稳定转移到单间隔离病房。家属、陪诊人员应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必要时进行“1+3”检查。检测结果出具前,不可离院。(2)对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科、耳鼻喉科、儿科、呼吸科等专业科室本着重症优先、绿色通道、个性安排、缓冲隔离的原则,在加强防护措施的基础上救治患者,各临床科室设置隔离病房,用于收治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不得以防控为由拒收危急重症患者,检验科应加急出具检测结果。
5 住院患者管理
(1)长期住院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办理再住院手续时应进行“1+3”排查,如没有办理再住院手续,应至少每月进行1次核酸检测。(2)严格病区封闭式管理,鼓励视频探视,原则上非必须不陪护、不探视,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并进行核酸检测,患者及固定的陪护人员除必要检查外不得离开病区。(3)病室内所有人员严格佩戴口罩,禁止互串病房、扎堆聊天。(4)各病区做好患者和陪护的手卫生、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健康宣教。(5)各病区应加快周转,落实隔床收治工作,对入院患者根据现有及不断调整的中高风险地区再次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加强排查。
6 门诊透析、放化疗等连续治疗患者的管理
(1)对暂未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或处于隔离期的中高风险地区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设立专门时段、专门区域,专人负责。(2)对连续透析患者、放化疗患者应每月进行1次核酸检测。
7 规范诊疗流程
制定并下发《关于疫情期间各科室合理收治住院患者的通知》,明确要求门、急诊需要住院的患者,首先要做好流行病学史询问,是否发热或伴有呼吸道症状等,是否需到发热门诊进一步筛查;原则上患者在住院前应完成至少3项筛查项目检查(急诊需手术、介入、操作除外):血常规、肺部CT、新冠抗体采血(核酸检测可在患者住院后完成);患者肺部CT检查和新冠肺炎抗体检查结果均不支持新冠肺炎诊断的情况下,原则上应该将患者收入各相关病区过渡病房,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可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住院患者收治流程见图1。
图1 住院患者收治流程
8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
(1)加强员工防控,规范使用防护用品。所有人员根据诊疗区域和从事医疗活动评估职业暴露低、中、高风险,根据风险分级选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方式。规范穿戴和摘脱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3]。(2)中央空调管理。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4],进行空气净化。(3)环境消毒。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5]、《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6]等要求。落实情况如实记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科室病区消毒登记表》。(4)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6]等要求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必要时应当及时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等消毒效果进行评价。(5)医疗废弃物管理。在诊疗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7]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9 严格进行考核和监管
全院1 700余名干部职工既参加院级培训,又按部门、科室进行分层培训,内容涉及相关诊治规范和指南、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医疗救治流程等。同时疫情防控指挥部分组对不同类别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有效,全员知晓,整体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体系,并落实监管工作。
10 构建良好的协调沟通体系,有效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通过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通过集体决策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各相关部门和科室的职责,并严格督导落实,通过PDCA循环管理,对问题进行持续整改,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11 小 结
医院通过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就诊来院的患者情绪稳定,诊疗秩序有条不紊,全院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医疗纠纷和差错。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对疫情的警惕性和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继续抓紧抓实抓细[8]。
面对突发应急事件,要迅速构建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及工作任务。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能提升效率并降低风险。随着精准化、个体化等理念的应用,肿瘤MDT[9]应运而生,成为欧美发达国家肿瘤诊疗的主要手段[10]。疫情期间,对新冠肺炎的诊断与鉴别,疑难危重病例等疾病救治更需要推广MDT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诊疗水平。PDCA系统是被广泛地用于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的一套循环管理体系,将PDCA拆解其意思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就是按照这个顺序周而复始循环的科学程序[11]。将PDCA应用到医院管理中,能够明确工作目标及发现问题,并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全球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下一阶段北京市将采取严实、精准、分类、有序、动态防控原则,仍持续坚持对境外入境人员等高危人员实施核酸检测,实施严格的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在“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前提下科学、精准实施防控措施,确保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任务落实到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2]。医院更要慎终如始,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确保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