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协同关系博弈分析
2021-05-07陈江华
于 娜,陈江华
(合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601)
0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这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等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一所院校实施综合改革和谋划发展的问题,更是深层次的科教兴国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各类课程要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意味着高校重点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的科研培养中,对教学科研进行思政改革,着力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训练的主渠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研究生思政培养质量的提升对于推动高校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思政教育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上海市率先进行德育改革,本着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的育人责任原则,将德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专业课上,基于“思政课程”视角,创新性地提出了“课程思政”,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解读视角不尽统一。一是,学者围绕“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内涵进行阐释,指出“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二是,学者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解读,强调“课程思政”既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不是专门的活动,它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结果,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地立德育人。[2]三是,学者从“思政课程”的育人途径阐释,强调“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培育学生的模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课程式转变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以上文献从不同视角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然而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了关键作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学术界从博弈论特别是演化博弈层面开展该方面研究的文献较为缺乏。本文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复制动态方程的平衡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导师与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思政教育中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策略。
1 传统思政教育局限性及“课程思政”的新时代价值
1.1 传统思政教育面临的局限性
(1)传统思政教育“孤岛困境”突出
首先,知识传授实现价值引领理念没有完全树立,思想上认识不够,思政教育常常被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属,与专业课程无关,致使出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程度偏低、专业课程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并未得到有效体现等问题,面临“孤岛化、空泛化、标签化”等困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彰显。其次,专业课与思政课程在授课方式、价值观引导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思政课程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教师主要以正面、直接的方式进行内容宣讲,以显性的方式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道德素质。作为隐性思政教育的导师,往往会面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忽略价值观塑造等困境,普遍缺乏课程思政的示范性案例,课程思政育人氛围不浓厚,例如,有些导师为了能与国际接轨,往往使用原版教材,与中国国情结合力度较低,影响学生正确观念的塑造。
(2)传统思政教育缺乏考核量化设计
首先,在导师队伍建设上,思政课程在很多人看来,仅仅是专业思政教师的任务,它忽略了导师、辅导员等的作用,如各地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思政等现象。其次,在对研究生进行评价时,往往从科研成绩等容易量化的指标入手,而人格、品德等不易量化的指标常常被忽略,造成了研究生学业教育与人格养成步调不一致,致使出现知行不一、理想信念丧失等不道德行为,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缺乏统筹。再次,高校对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没有提出明确的考核要求,“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有待深入探索。
(3)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性
多数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大同小异,相互模仿,并未考虑高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状况等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效果较差;思政授课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教师灌输学生,缺乏实践教学,趣味性不强,启发教育不足,学生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性不高,模式缺乏创新性。
1.2 “课程思政”的新时代价值
当前,在社会多元文化渗透、交织复杂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迫切需要加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亟需加强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它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挥多学科优势,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它的提出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共鸣。“课程思政”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其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从政策角度讲,“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国家和部分省市相继出台政策,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向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转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弥补思政课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空白,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高度结合,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类型,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实现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从理论角度讲,“课程思政”是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研究指导
目前,研究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类似于急功近利、社会责任感缺失、学术道德失范等行为,甚至一些学生受到抑郁、悲观等心理问题的困扰。研究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层次储备人才,将逐步成长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只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心理诉求。“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只有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研究生对专业价值体系的认知,增加研究生对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导向的接受度,才能够将国家形势与个人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3)从现实角度讲,“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近年来统计数据来看,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我国院校专业设置不精准、缺乏特色,高校培养人才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息息相关。要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应用型人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课程思政”的推行发展势在必行。据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表明,导师对研究生思想、行为影响最大,超过思政课教师的影响力。[4]科研知识传授过程中,导师融入思政元素和德育内涵,有助于与研究生之间深度交流,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热情,整体上促使研究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有效培养研究生创新行为,是实现解决高校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2 师生关系演化博弈模型的假设与构建
2.1 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研究生思政培养过程的师生关系演化模型,以便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演化轨迹,首先做出以下几点假设:
假设1:研究生思政培养过程包括导师和研究生两个群体,具备相同的策略选择空间,导师与研究生群体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假定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决策是基于有限理性基础之上的,两者之间构建的博弈模型为2×2形式。
假设2:导师与研究生均可进行策略选择,导师可以选择对课程思政是否进行认真指导,研究生可以选择对课程思政是否进行认真学习。导师以x∈[0,1]的概率选择进行认真指导,以(1-x)的概率选择不进行认真指导;研究生以y∈[0,1]的概率选择进行认真学习,以(1-y)的概率选择不进行认真学习。
假设3:导师不认真指导获得成就感为R1,如果选择认真进行指导所增加的成就感为△R1,认真指导所付出的成本为C1,导师是否选择认真指导取决于认真指导能否带来成就感最大化,其中R1>0,△R1>0,C1>0。
假设4:研究生不认真学习获取收益为R2,如果选择认真学习所增加的收益为△R2,认真学习所付出的成本为C2,研究生是否选择认真学习取决于认真学习能否带来收益最大化,其中R2>0,△R2>0,C2>0。
假设5:研究生认真学习,如果导师选择不认真指导,导师搭便车获取了研究生认真学习的额外收益△V1,其中△V1>0,此时导师获取的收益共为R1+△V1;导师认真指导,如果研究生选择不认真学习,研究生搭便车获取了导师认真指导的额外收益△V2,其中△V2>0,此时研究生获取的收益共为R2+△V2;导师选择认真指导,研究生选择认真学习,因知识溢出效应,导师获取的额外收益为△U1,其中△U1>△V1>0,研究生获取的额外收益为△U2,其中△U2>△V2>0。
基于以上假设,构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导师与研究生的演化博弈支付矩阵
2.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从导师与研究生的博弈支付矩阵中,可得导师认真指导研究生的期望收益E1Y、不认真指导研究生的期望收益E1N和平均收益1分别为:
E1Y=y(R1+△R1+△U1-C1)+(1-y)(R1+△R1-C1)
(1)
E1N=y(R1+△V1)+(1-y)R1
(2)
1=xE1Y+(1-x)E1N=xy(△U1-△V1)+x(△R1-C1)+y△V1+R1
(3)
研究生认真学习的期望收益E2Y、不认真学习的期望收益E2N和平均收益2分别为:
E2Y=x(R2+△R2+△U2-C2)+(1-x)(R2+△R2-C2)
(4)
E2N=x(R2+△V2)+(1-x)R2
(5)
2=yE2Y+(1-y)E2N=xy(△U2-△V2)+y(△R2-C2)+x△V2+R2
(6)
基于Malthusian动态方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的重复博弈,其调整过程可用复制动态方程机制来模拟,由此可得导师认真指导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x(1-x)[y(△U1-△V1)+△R1-C1]
(7)
研究生认真学习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y(1-y)[x(△U2-△V2)+△R2-C2]
(8)
2.3 师生关系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演化博弈可以用两个微分方程(7)和(8)组成的二维动力系统进行分析,对该系统依次求关于x和y的偏导数,可得到一个JE矩阵:
基于生物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即如果一种策略适应度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高,那么该策略在种群中会逐渐得到发展;如果一种策略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低,那么该策略在种群中会逐渐消失。演化博弈论研究的就是种群结构的变迁,最终演化博弈的平衡点是“演化稳定策略”(即ESS),ESS具有局部稳定性,它要求JE矩阵中同时满足行列式条件detJ>0和迹条件trJ<0。
表2 导师与研究生演化博弈的稳定性分析结果
情形(1):0<△R1-C1,0<△R2-C2
当导师认真指导获取的成就感高于付出的成本,研究生认真学习获取的收益高于付出的成本时,R(1,1)是系统演化稳定点,O(0,0)是不稳定点,Q(0,0)与P(1,0)是鞍点,此时导师趋向于认真指导,研究生趋向于认真学习,具体见表2情形(1)所示。
情形(2):0<△R1-C1,0<△U2-△V2 当导师认真指导获取的成就感高于付出的成本,研究生认真学习付出的净成本要高于研究生从导师认真指导与不认真指导获取的知识外溢之差时,P(1,0)是系统演化稳定点,O(0,0)与R(1,1)是鞍点,Q(0,1)是不稳定点,此时导师趋向于认真指导研究生,研究生趋向于不认真学习,具体见表2情形(2)所示。 情形(3):0<△U1-△V1 当导师认真指导付出的净成本高于导师从研究生处认真学习与不认真学习获取的知识外溢之差,研究生认真科研获取的收益高于付出的成本时,Q(0,1)是系统演化稳定点,O(0,0)是系统演化鞍点,P(1,0)与R(1,1)是演化博弈的不稳定点,此时导师趋向于不认真指导,研究生趋向于认真学习,具体见表2情形(3)所示。 情形(4):△R1-C1<0,△R2-C2<0 当导师认真指导获取的成就感低于付出的成本,研究生认真学习获取的收益低于付出的成本时,演化博弈的稳定点是O(0,0),即导师趋向于不认真指导,研究生趋向于不认真学习。Q(0,1)、P(1,0)与R(1,1)是演化博弈的不稳定点,具体见表2情形(4)所示。 根据思政教育中的导师与研究生协同关系的演化博弈结果,结合我国目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实情况,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对研究生思政教育进行管理。 如果要使得导师的博弈结果趋向于认真指导,首先要增强导师认真指导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成就感△R1,这需要提升导师思想政治素养,强化思政教育新理念。相比一些本科重点院校,地方应用型高校整体思政教学水平较低,灌输式、讲授式等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普遍[5],思政教育需要通过导师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6]在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考核,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致使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有助于“德”的养成并服务于“德”,“德”才是真知。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导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掌握专业课知识,而且熟悉专业课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建设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导师队伍对于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关键作用。提升导师思想政治素养,强化思政教育新理念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提高高校导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只有高校导师的思政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国家大政方针能够正确把握,才能够将思政内容有效融入教学科研中。高校定期推出思政教育示范课程,最终每门专业课形成系统的指导性教学方案。[7]其次,高校组织导师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学习。为克服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思政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以讲座或座谈的方式与导师沟通交流,进行协同备课,增强知识的互补,形成思政教育的知识协同效应。再次,构建导师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沟通的桥梁。为在教学中更好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需要通过研究生处等部门深入了解研究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使得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时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8]最后,强调导师的思政教育考核体系。它有助于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是思政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力争通过上面努力,使得高校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够迈向更高台阶,思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9] 在研究生思政培养过程中,根据演化博弈结果需要降低导师认真指导所花费的成本C1与研究生认真学习所花费的成本C2,这就需要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协同力度,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于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转型的目标和任务,但院校转型过程中,没有有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专业所需具体人才类型分析不到位,导致专业设置不够科学,使得课程规划不合理,缺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结合。目前国内学者对“课程思政”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自己主讲的专业课中加入一些思想政治元素、中西方文化对比等,导师对加入的思政内容随机性很强,缺乏系统的考量,体系尚不完整。“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协同力度,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思政课程设置增强学生正确观念形成。现阶段,研究生开设两门思政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历史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和信念。其次,优化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价值观实践路径。设置专业课程力使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观在专业课中引起共鸣,而且找到实践路径,拓展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科研效果,对思想政治课的立场、观点进行有效印证,“课程思政”的改革形成了桥梁的作用。[10]“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是同向同行,共同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基于多元渠道和多种手段,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知识协同、学科协同、方法协同,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效果。 如果要使得研究生的博弈结果趋向于认真学习,同样增强研究生认真学习思政教育时的成就感△R2,这需要加强思政教育设计建设,重视思政教育价值引领。理论上,思政教育目标是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在现实中,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协同育人观念淡薄,导师、学校各部门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解不够,既不能将课程思政理解为单独一门课程,也不能理解为一项活动,而是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过程。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课程思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监督评价机制不完整,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提高研究生认真学习思政教育时的成就感,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深入贯彻立德树人观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德育建设内化于专业课程的规划、讲授与评价中,深度挖掘专业课中的德育素材,运用主流的德育观念引导学生。其次,在课程设计方面,编制能够同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的专业课标准;在制定课程计划与大纲时,梳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切入点,内容上体现章节承担的思政观念,方法上明确思政引领的手段。[11]同时,思政教育要根据学生需求开发、设计课程、学科顺序及学制计划,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层面,循序渐进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科研体系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例如,根据学科特色,可以先在相对成熟的课程中率先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推进。[12]最后,构建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思政教育对研究生的政治素养是潜移默化地培育,评价更应从定性视角展开。从研究生角度而言,针对在校生和已毕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进行调研,形成学生群体评价方案。从导师角度而言,针对思政课教师、导师、辅导员等群体进行调研,形成导师群体评价方案。将研究生与导师群体评价方案进行合议,得到最终的评价结论。[13]评价体系最终要反馈到思政教育教学科研中,达到改进教学科研思政方案、准确挖掘思政素材、抓住思政切入点等效果显著的目的。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育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思政教育重要性达成了共识。现阶段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传统的思政教育存在局限性,距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教育全过程”要求尚有差距,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复制动态方程的平衡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导师与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政教育中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策略:首先,提升导师思想政治素养,强化思政教育新理念;接着,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协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最后,加强思政教育设计建设,重视思政教育价值引领。3 新时代思政教育推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3.1 提升导师思想政治素养,强化思政教育新理念
3.2 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协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3.3 加强思政教育设计建设,重视思政教育价值引领
4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