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影响课程与教学论的方式

2021-05-0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官能儿童心理心理学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 200234)

如果历史地看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个别关注”、“学科帮助”、“具体支持”。即由心理学未独立时的“个别关注”到形成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学科帮助”再到与课程与教学论问题研究对应具体心理学问题研究的“具体支持”的发展的过程。

1 “个别关注”心理学的研究与课程与教学论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独立的学科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确定的对象、严密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研究队伍、标志性研究成果。但学科不独立并非没有科学理论。从学科发展史看心理学的独立于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教学论的独立在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课程论的独立在1918年博比特《课程》的出版。三个学科的独立有着交叉关系,独立学科前的一些心理学思想和理论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影响也一直存在,课程与教学研究在不断地吸取着这些心理学思想和理论的营养。

1.1 亚里士多德的年龄分期思想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课程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教育史学界公认,将心理学首次引入教育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一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教育的阶段并依此设置相应的课程。他的教育方案分三个阶段:从出生到7岁是体格发育阶段,由家庭进行教育,主要是活动性游戏,防止过度疲劳;从7岁到少年期,应当进学校受正规教育,学体操、音乐、阅读、写字、绘画;从少年期到21岁属于高年级阶段,以智育为主,学习音乐、数学、文法、文学、伦理学等。他还论证了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超越理性灵魂。与这三部分灵魂对应体育、德育、智育。亚里士多德主张身体、德育和智慧要和谐发展,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灵魂的最高方面——理性官能的发展。

1.2 沃尔夫官能心理学思想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官能心理学是认为心灵是多种不同官能组成并以此来解释各种心理活动的心理学思想。明确提出官能心理学思想的人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他认为人的心灵有认识官能和情感官能。各种心理官能是彼此独立发生作用的,训练各种心灵官能宜分开进行。实际上官能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认为每个人的心灵里都有一种官能,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达到发展人的能力。古罗马的思想家昆体良对这种培养学生能力的思想给予了明确的阐述,他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对“能力”“口才”和“形式”的训练。这可以看作是形式教育的起源。形式教育认为官能通过一定的材料分别加以训练后得以增强,并能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传授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其实用,而在于其训练人的各种官能。

1.3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力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和阐述教学问题,反复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的则是裴斯泰洛齐。他认为,人的感觉是认识的开端,而感觉又是建立在简单的要素上的。他认为,人在观察不了解的东西时,总是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一是看见了多少东西?二是这些东西的形状怎样?三是它们叫什么名称?这样,他得出结论,教学上有三种最初的要素:数、形、词。一个人的各种基本能力是在这三种要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这个基本思路出发,他主张教育过程都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再从这些简单要素逐步过渡到最复杂的要素,掌握了这些简单要素也就具备了人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育方法上通过接触外在事物的数目、形状,把“以不明显的状态存在”的观念引发出来,使之成为清晰知识。

1.4 赫尔巴特的观念联合思想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中各种实际问题的人。他从观念心理学出发,以“观念联合说”对当时的官能心理学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官能而是提供适当的观念,以知识来“充实心智”;官能心理学只重视课程的训练作用,而观念联合说重视课程的选择和内容的扩充。他要求根据儿童的兴趣来决定课程内容。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个别知识,而是课程结构即整体知识。儿童的兴趣之所以重要是它能使新旧观念联合起来;观念联合说特别重视教材的排列和教学的步骤。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的旧观念一经组成就会对新观念接受产生制约作用。新观念必须与旧观念相联合,才能使新旧观念相类化。因此教材的排列和教学的程序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教学过程四阶段理论,把课程与教学论和心理学全面地联系起来,依心理学原理为课程与教学论寻求科学依据,对于业已产生的教学论和后来产生的课程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学科帮助”心理学的研究与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心理学发展,产生了许多部门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产生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不断吸收这些学科研究的成果,有效地促进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

2.1 教育心理学与课程与教学论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他的《教育心理学》,他根据自己对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总结以往教育心理学的探索,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及其体系,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个别差异。他把行为分为先天的反应趋势(本能)和习得的反应趋势(习惯)。他重视本能,视之为一切行为的基石,认为本能是不学而能的先天的联结,习惯是后天的联结。他指出,人性只为教育提供了出发点,其真正任务是根据人的需要来逐渐改变人性。桑代克先用小鸡做实验,训练它们走用书隔起来的迷津,后又用猫和狗为对象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迷箱进行动物学习的研究。根据实验,他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他把学习看作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的过程并提出了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化,有效地揭示了教学情境下学习者学习、识记、保持、迁移、问题解决等涉及教学论的基础性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快速的发展。

2.2 儿童心理学与课程与教学论

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儿童心理学有按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年龄阶段排列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排列的体系,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1882年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被视为是第一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著作,该书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同行学者的青睐,也使儿童心理研究成为了心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儿童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最大的贡献在于为课程编制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它关于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以及语言发展的研究结果,被直接地用在了课堂教学的教师施教策略中,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都产生了重大而有效的积极性影响。

3 “具体支持”心理学的研究与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分支学科的产生,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主题化的研究趋势,心理学家们对有关教育教学心理的研究更加的深入和具体,这些研究被直接引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来,给予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以“具体支持”。

3.1 早期研究的“具体支持”

20世纪50年代以前,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深入研究直接推动了课程与教学论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遗传、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上年龄阶段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等,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是美国的霍尔。他采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专门刊物刊登大量儿童心理研究的报告和论文,还发起组织儿童研究机构。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的发展理论即复演学说,虽有许多争论,但对推动美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继霍尔之后,儿童心理学研究有较大进展。主要的有德国的斯特恩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比勒夫妇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儿童发展测验的研究;美国的华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格塞尔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编制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比奈的智力测验研究推动儿童研究数量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所有这些研究都对课程与教学论发展提供了背景理论和具体支持。

3.2 晚期研究的“具体支持”

20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更是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的心理学领域。这些具体研究又大大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推进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有学者统计了1980-1984西方14本教育心理学书,可以看出其内容的集中程度。

图1:1980-1984年西方14本教育心理学内容分布情况

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直接的心理学研究背景。有学者指出,“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轰动一时的一些重大的教育改革运动,也都是由教育心理学发起的。”如美国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的程序教学,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提出的发现教学,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苏联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达维多夫学习活动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都是建立在具体心理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课程改革,更是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智力多元理论的为背景展开的。

猜你喜欢

官能儿童心理心理学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氨基官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
低迁移性双官能度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光聚合性能研究
封闭多官能异氰酸酯交联发泡剂的研制及PA6发泡成型初探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羧基官能化己内酯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