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审计机关推动构建全方位审计监督体系的思考

2021-05-07沙亮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机关责任

沙亮

泰州市高港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

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审计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给基层审计机关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基层审计监督比照全方位要求还有差距

要贯彻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就需要基层审计机关把握好“三个加大力度”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基层在审计监督覆盖面和审计监督效率、审计监督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一)在预算执行审计方面: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突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龙头地位,在实施财政“同级审”的同时,探索运用数字化审计模式实现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面上的全覆盖。但对照财政预算监督向政策和支出预算监督拓展的要求,由于缺乏大数据支撑及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不规范,实施融合式、穿透式审计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更加全面规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规定》增加了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国有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领导干部以及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党委要求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他主要领导干部等。此外,还将近几年新增的经济风险防范、生态文明建设及机构编制管理等内容写入新规定,丰富和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如何顺应当前审计工作发展需要,立足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人员少的实际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覆盖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在国有企业审计方面:本轮机构改革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部门。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胡泽君指出,开展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国企改革、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的需要。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因审计力量不足,对辖区内国有企业大都未完全做到应审尽审;另外,在审计内容上,对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也不够充分。

(四)在民生资金、项目审计方面: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人民”二字,并从脱贫、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这也是我党宗旨意识的体现。基层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更加注重对涉及民生领域的项目和资金审计监督,加大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卫生、教育、医疗、环保等事项的监督力度,强化对扶贫资金、社保资金、保障性住房、征地拆迁补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资金(项目)审计,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问题。

二、把准制约构建全方位审计监督体系症结

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基层审计机关还存在一些制约构建全方位审计监督体系的因素亟待解决。

(一)审计资源和力量不足。随着审计影响的扩大,地方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交办的任务越来越多,各方面对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部门人员少与审计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之近年来上级统一组织的项目逐年增多,留给基层审计机关可支配的审计力量就非常有限,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的推进和落实。

(二)审计队伍素质跟不上要求。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而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还跟不上。审计骨干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懂财务的不太懂工程审计,搞工程审计的不太懂财务审计,计算机技术掌握较好的其他审计业务能力方面又有所欠缺;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

(三)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局限。审计系统“人财物”省统一管理后,对基层审计机关安排上机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的工作量比例都有新的要求,加之组织部门每年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数也比较多,基层审计机关自定项目空间就很小,在审计资源有限有情况下,只能选择几个项目列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自主选择项目数量不多,审计的覆盖面就受到影响。

(四)审计基础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大数据审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的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大都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而基层各部门数据没有统一格式,未能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给审计分析增加了难度,现有的数据也不能满足审计的需求,影响了大数据审计技术的运用。另外因基层审计机关经费少,审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也很少有独立的机房和专业服务器,不利于开展大数据分析和财政联网审计工作,加大了审计全覆盖的难度。

三、构建全方位审计监督体系对策及建议

实现构建全方位审计监督体系目标,对审计项目管理、资源配置、价值提升和审计干部的融合思维、统筹意识和专业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基层审计机关建立和健全相应保障机制。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实现全覆盖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审计人员教育培训,积极选派年轻审计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审计业务培训,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在组织正常的业务学习、业务活动同时,培养审计干部自主学习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和支持审计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审计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员交流力度,在局内部实行轮岗制度,通过岗位锻炼培养“一专多强”的审计综合性人才;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的联合审计项目,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重要保障。

(二)统筹安排项目,为实现全覆盖提供计划保障。在年初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可采取走访、座谈、个别谈话和召开会议等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项目立项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分析和研究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重点领域、重点资金,以及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地区、部门、单位列入计划,切实提高审计项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库,全面梳理和调查审计监管范围内的专项资金(基金)、部门企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等,每年年初制定项目计划时,从审计项目库选取项目列入计划,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连贯性,确保审计监管不留死角和盲区。

(三)合理配置力量,为实现全覆盖提供资源保障。统筹审计项目管理,在审计项目安排上打破科室职能的界限,找准审计项目轻重缓急的结合点,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分配审计项目,既突出审计重点,又避免重复劳动。灵活调配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审计人员进行统一调配,采取联合作战和交叉穿插审计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人力资源的整体合力及效能,实现优势互补。充分运用内审资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基层领导关心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监督管理的难点,制定内部审计统一组织项目计划,组织各内部审计机构同步开展审计。整合社会审计资源,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项目审计,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全程跟踪和实施竣工决算审核,以缓解任务重、人手不足的矛盾。

(四)开展大数据审计,为实现全覆盖提供技术保障。扎实推进“科技强审”行动计划,完善信息化领导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审计信息化工作。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基础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计算机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学历(学位)教育,选派人员参加审计署、省厅计算机相关培训及考试,提升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和大数据审计分析能力。大力推进数字化审计模式,促进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在项目审计中积极开展跨部门和跨业务的大数据分析,探索研究大数据分析的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强化信息化工作考评,将审计信息化纳入综合考核体系,提高信息化部分占比,加强绩效评估和考核,促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快速有序发展。

(五)创新审计方式,为实现全覆盖提供组织保障。紧紧围绕“两统筹”工作要求,不断创新思路、改进审计监督方式,助推审计“全覆盖”。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以财政“同级审”、政策跟踪、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为载体,广泛开展融合式、嵌入式审计,将审人、审单位、审资金、审项目有机融合,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如在开展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既要坚持党政同审,又要实施“三同步”,即同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同步开展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同步开展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

(六)提升审计价值,为实现全覆盖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对审计实践的总结研究,力争形成更多系统性、宏观性、建设性、理论性成果,推动提升审计层次。牢固树立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围绕提升审计成果,积极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严格执行整改销号、结果公告、整改约谈等工作机制,形成审计整改闭环管理,进一步扩大审计影响、维护审计权威。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重大审计事项、审计结果以及审计整改情况等。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组织、考核等部门沟通联系,推动建立审计成果共享机制,促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机关责任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打开机关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