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五化”
2021-05-07安徽省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汪承波
安徽省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 汪承波
大数据、云计算、社会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互联网+已经成就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子平台—互联网+商店超市成就了“淘宝”;互联网+传统银行成就了“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成就了“滴滴打车”;互联网+餐饮成就了“美团外卖”……这些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的生活,节省了客户的时间。教育也应和互联网紧紧拥抱,互联网+教育正在颠覆着传统教育。
互联网+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就是知识的碎片与重构!教学的时间与地点、内容与形式、手段与目标,乃至教育观念都会发生深刻变革。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究竟都有哪些策略呢?
一、教学资源最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给学生带来了视听刺激,挑动了神经,触动了心灵,激活了思维细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如此美妙!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吃透教材,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在海量的信息中、庞杂的材料中做出甄别筛选,再以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制作高品质的电子课件。
例如,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时,往往效率低下。我是这样尝试的:先制作一个“王老师买奖品”的小视频—王老师要给5 名同学颁发奖品,每人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王老师买了5 本笔记本,每本5 元;还买了5 支钢笔,每支15 元 。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
1.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你还能写出像这样的算式吗?
3.说说这些算式的特点。
我用幻灯片呈现字母表达式时,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将加数a和b 都用同一种字体颜色蓝色标注,而乘数c 用醒目的红色字体标注。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以准确区分加数和乘数;其次,将等式右侧分三次动态呈现:先同时呈现两个加数a 和b,接着同时呈现“×c”,最后呈现“+”号。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动态理解乘法分配律。
5.利用乘法分配律填空。(出示幻灯片)
6.依据乘法分配律判断。(出示幻灯片)
7.简便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易错题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
8.说说你的收获、困惑。
二、课本问题情境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强的学科。对于逻辑思维薄弱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件,将原来的白纸黑字变成了绚丽多彩的画面,色彩和画面的冲击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数学的抽象性知识。”
情境要根据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创设,情境要紧扣教学目标而创设。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地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努力让学生既能进入情境,又能跳出情境。一节课创设的情境一般不超过两个,过多会让学生“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从而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知识学习生活化
生活之中有数学,数学之中有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创设合理的、有价值的数学生活情境,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能帮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学有所用。
比如学习“认识百分率”,我们可以调查同学们衣服的含棉率、养鸡场的小鸡孵化率、第一中学2020 年高考一本达标率……将这些生活中真实的材料制成一组图片或是一个微视频,将会远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苦口婆心。
四、知识建构模型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都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客观上存在着一种结构。数学知识的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把学过的知识梳理、整合、沟通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这种新的认识结构不仅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延续,而且是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建。
知识建构模型化的一般策略:合理创设建构情境;适时展开建构“行动”;细节入手,想象建构;重视练习,内化建构;及时展示,建构成果;系统梳理,整体建构。
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教学图形的认识,我是这样设计的:制作动态图——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运用运动的观念建立了点、线、面、体之间的演变关系;建立了线与线之间的关系(相交、垂直、平行);建立了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之间周长、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之间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关系。小小的制作不仅仅搭建出纵横交错的知识模型,而且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举多得的系统整理效果。
五、计算方法多样化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算法多样化的一般策略:鼓励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形成基本算法;运用基本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加强比较练习,实时优化反思策略;处理好算法创新和算法温故的关系。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出示课件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35 头,下有94 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同学们难不难?大家都说难!于是,我顺势而下,说:“我们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
接着出示课件二: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 个头,从下面数,有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你们有勇气挑战自己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方法一:画图法
A 方式:添腿法;B 方式:砍腿法。
方法二:假设法
A 方式:假设全是鸡,先算出兔的只数:(26-8×2)÷(4-2)=5(只)。
B 方式:假设全是兔,先算出鸡的只数:(8×4-26)÷(4-2)=3(只)。
方法三:列表法
A方式:逐一列表法;B方式:取中列表法;C方式:跳跃式列表法。
方法四:列方程
A 方式:解:设鸡为x 只,则兔为(8-x)只。
列方程为2x+4(8-x)=26。
B 方式:解:设兔为y 只,则鸡为(8-y)只。
列方程为4y+2(8-y)=26。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最后,再次回到课件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35 头,下有94 足,问雉兔各几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解答。
课后小结:说说“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互联网+教育已经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如果教育工作者能拥有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策略,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高效的、智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