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2021-05-07甘肃省敦煌市敦煌中学单松华
甘肃省敦煌市敦煌中学 单松华
所谓的推理,是指当数学命题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或者是出现了已知的事实,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思维过程去推导出新的结论。高中数学已经具备较高的难度,现如今,在新高考的影响之下,题目越来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本着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多元化的原则,教师要丰富课程的表现形式,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行发现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营造新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呈现被动式、机械式的状况。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出发,让学生乐于动脑,对数学公式、符号充满好奇,提高学生探究数学世界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数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排数字:“2,5,11,20,x,47”,让学生找到数字排列的规律,求出“x”的值,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开始的时候是学生状态相对较差的时候,学生可能还没有从上节课或者课间的情绪中走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直接进入正题,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错过一些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抛出一道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平复学生的心态,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当中。
二、挑选适当的例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题是实现学习主题引入的有效媒介,具备很强的代入性,能够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要求。比起枯燥难懂的文字叙述,例题更能够以清晰明了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数学学科上,这一点尤为明显。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选取适当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分析,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鼓励学生开展适度的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推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一定要具备适当的想象能力,能够对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猜想,这样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找到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高中数学的许多题目都是凭借学生自己推理得出的,原题出现的概率可谓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自主推理能力,不要总是依赖教师或者他人的协助,这样才能够实现推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设平面内有n(n ≥3)条直线,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f(n)表示这n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求f(n)的值。”这道题就是一道典型的规律题,如果学生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读题,效果并不理想。此时,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暗示,让学生从n=3 入手,继而,学生可以得出f(3)=2,f(4)=f(3)+3=2+3 等,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教师代入数值的引导,就可以得到“f(n)=f(n-1)+(n-1)”的规律。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可谓五花八门,教师要从多个维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完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