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吉林省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路径探析
2021-05-06姜坤
摘要:韧性社区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吉林省建设韧性社区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提供理念和制度的保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加大对社区的物质投入。
关键词:社会治理;吉林省基层社会治理;韧性社区
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是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工作。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来到了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并考察了依托社区而建的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地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后,社区治理发展得很快,在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方面成就显著,但是在社区治理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尤其是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社区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韧性社区就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1]韧性社区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具有从各种灾害中自我恢复的韧性,这种韧性并不是社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是社区本身所带有的一种属性或者能力。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吉林省建设韧性社区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提供理念和制度的保障
一是充分重视韧性社区建设的意义。在我国,社区作为自然社会共同体的同时,也是与整个国家体系相互融合的共同体。面对各种危机的应对措施,在直接具体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背后,实际上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的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强大优势。所以,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高风险时代韧性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自身在韧性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在国家战略推进的大框架下,强化对本地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把握,力求达到本地现状与国家政策的最密切结合。
二是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韧性社区建设起源于韧性城市,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论是韧性社区还是韧性城市,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所以,政府要基于本地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在实现日常政府职能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考虑风险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以及针对不同灾害的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储备。“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战略性更强的方法,要求政府在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过程中整合各类风险,建立起统一的风险等级档案,形成统一的“韧性行动计划”,在风险来临时能够更加明确地领导社区进入应对状态。韧性社区本质上属于学习型社区,其韧性强度、反应速度、应对效能等方面应在经历风险事件后得到不断增强。[3]
三是制定韧性社区或者韧性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韧性城市建设的计划。例如英国有专门制定韧性城市计划的公职人员,很好地把城市韧性和国家韧性在战略层面结合起来;荷兰鹿特丹市有具体针对海平面上升的韧性城市计划;美国纽约特别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韧性,主要目的是应对极端天气。在我国,北京是第一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上海也已经开始进行深入研究。吉林省也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将韧性社区或者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长远规划当中,并且应在总体制度设计和具体可操作性措施上有明确的安排。
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一是以“三社联动”为基础扩大社会力量参与范围。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一个最根本性的区别就是强调更多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要切实建设能经得起现实考验的韧性社区,就必须形成各方力量互相守望扶持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常态的社区治理,我国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即“三社联动”,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互相配合,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大参与的群体范围,把不同的社区团体、具有广泛身份和职业背景的社区居民、相关领域的专家队伍等群体以有效的方式调动起来,让更多力量汇聚到社区治理中来。这样,在更高效地完成社区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各种力量投入到应对中来,大大提高社区治理的社会韧性。
二是加强党对社区治理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吉林时明确指出,提高社区能力,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日常的社区工作,需要加强党的领导,韧性社区建设,更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要克服社区党建不能更好地深入居民生活、停留在口号而缺乏组织载体、党组织职能边界不清晰不堪重负等问题,切实以党的领导来组织和凝聚起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力量,以更大的效能建设真正具有韧性的社区。
三、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可以使社区居民形成维护社区整体利益的自觉,有利于更好地增强社区的韧性。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是把基层社会治理和整个国家治理有机连接起来的桥梁和纽带,使社区居民能够自然的树立日常生活和行为的公共性、共同性和公益性观念。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国家精神和公民个人利益诉求的互动和一致。当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公共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就可以自然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以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这种思想境界和准则体现在韧性社区的建设中,就是能够以更宽广的家国情怀来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在突发的公共事件给社区带来危险的时候,居民就会迸发出空前的利他主义精神和行为,从而以一种同舟共济、家国一体、勇于奉献、不屈不挠的态度投入到危机的应对中。这可以从内在动力上为韧性社区建设提供根本的保障。
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要多角度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要以灵活而接地气的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居民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和践行,以此为统领形成集体主义理念,逐步强化思想认识上的公共意识,从而形成公共精神。其次,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以使社区形成治理共同体。要把社区居民自治的机制常态化,切实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日常事务,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过程中塑造公共精神。在调动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深化参与内容并提供制度化的保障,这样可以扩大公共精神的传播范围和渠道。再次,要从传统社会治理规则中汲取养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根植于我国几千年的血缘社会和熟人社会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村规民约等治理理念和方法,在新时代依然有独特的治理优势。在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和契约精神的治理框架中,这些传统的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理念,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有更多情感联结,使社会更有人性的温度,成为韧性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因素。
四、加大对社区的物质投入
要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社区各种基础设施的齐全和各种资源的丰富,会直接影响社区应对各种灾害和危机的能力水平,是建设韧性社区必备的基本条件。社区要有足够的空间以具备各种功能,可以维持日常的运转,可以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可以应对一般规模的疫情、汛情、地震等災害。同时,政府还要有总体的规划和部署,针对不同社区的优势和不足,在危机来临时给予取长补短的援助和支持,通过多渠道的供给使社区能够得到来自政府系统、社会系统和市场系统的多重保障,这可以大大增强社区的环境韧性。
要加大社区智慧平台建设的投入。现代社会的风险具有系统性和跨界性,社会治理应对的方式也必须不断提升,科技进步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更智能的方法和途径。“科技支撑”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支点写入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这是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对社会治理实践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在韧性社区建设中,智慧平台的建设可以增强应对危机和灾害的智能化水平。要加大对网络平台建设的投入,增强社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常规的社区信息管理是保证社区治理日常功能的基础,要完善并动态更新;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物流、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要尽量健全;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维护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职责分工,避免资源浪费和增加基层负担。
参考文献
[1]吴晓林.建设“韧性社区”补齐社会治理短板[N].光明日报,2020-03-25.
[2]王佃利.建设韧性社区 筑牢城市生命体的制度“防洪堤”[N].中国社区报,2020-04-17.
[3]吴晓林.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N].人民日报,2019-06-27.
作者简介
姜坤,中共松原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责任编辑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