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保健对早产儿智力与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

2021-05-06郝鹏锴韩敬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体格胎龄早产儿

郝鹏锴,韩敬华

(1.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省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吉林 长春;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产科,吉林 长春)

0 引言

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被称为早产儿或是未成熟儿,早产儿出生体重通常不足2500 g,头围通常也在33 cm以下,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器官功能以及对外界适应能力都更差,由于铁储存量不足,出生后血清铁量下降,而发育过快,需要血量增加,但造血功能差,赶不上体重增加速度,因此早产儿往往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对其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此外,其发生脑室内出血以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几率也较足月儿更高,具相关调查,约有7%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而如何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减少患病率这一课题成为了儿科临床的研究重点[1]。由于早产儿生理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差,因此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护理,有研究表明,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给早产儿提供良性的刺激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2],为探究儿童保健干预在促进早产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近期于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儿童保健干预,现展开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20例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阴道分娩39例,剖宫产21例,新生儿胎龄28~36周,平 均(34.55±0.66)周,新 生 儿Apgar评 分8~10分,平 均(9.20±0.25)分,出 生 体 重1080~2100 g,平均(1550.22±180.33)g。 对 照 组 中,男34例,女26例,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20例,新生儿胎龄29~35周,平 均(31.88±1.42 ) 周,新 生 儿Apgar评 分8~10分,平 均(9.05±0.54) 分,出 生 体 重1100~2200 g,平 均(1570.88±173.55)g。两组新生儿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所有新生儿胎龄均<37周。②新生儿监护人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脑血管病变者。②有严重先天性疾病者。③新生儿监护人依从性低,难以配合研究相关检查或中途失访者。

1.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育儿指导,如计划免疫指导、新生儿喂养指导等,在此不做赘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儿科保健干预,具体如下:①家属健康宣教,对早产儿家长进行早产儿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包括喂养护理、辅食添加时机、生产发育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强化家属对早产儿的正确认识,提升其对早产儿异常症状的应对能力,同时调动家属对早产儿保健干预的参与积极性[3-5]。②抚触训练,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抚触训练,在新生儿皮肤上涂抹润肤液后,在其仰卧时,轻轻抚触新生儿的腹侧部位,如其采取侧卧位,则抚触其四肢部位,当其采取俯卧位时,则对其侧躯干及背部进行抚触,每次时长控制在15 min左右,2次/d。并将正确抚触方式教给家长,确保其掌握抚触要点。③营养护理,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前6个月以母乳喂养为宜,保证营养的充足,6个月后,进行辅食添加,注重维A、维D以及铁元素的补充,防止出现贫血,新生儿可适当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④体格训练,早期体格训练以被动训练为主,对新生儿上下肢进行伸展和屈曲活动,同时轻轻活动肩关节,协助新生儿进行抬头、翻身、爬行、行走,循序渐进,同时向家长强调早期体格训练对早产儿发育的积极意义[6]。⑤认知及语言能力训练,指导家长可通过儿歌、音乐等方式来训练新生儿的语言能力,并利用一些色彩鲜明的图片对其辨识能力进行训练,在早期保健干预期间,加强新生儿观察,如有姿势、反射以及肌张力等方面的异常,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新生儿进行为期12个月以上的随访,采取儿童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试患儿智力发育情况,对其运动发育指数以及精神发育指数进行测定。

分别于护理前后对新生儿的身长、头围以及体质量进行统计,对比两组体格发育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格发育

出生时,两组新生儿头围、体质量与身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为期12个月的护理与随访,两组新生儿体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观察组新生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体格发育情况( )

表1 体格发育情况( )

指标 时60) t P身长(cm) 护理前 39.25±8.31 39.15±8.41 0.0660.948护理后 76.33±5.87 71.02±5.69 5.0310.000体质量(kg) 护理前 1.55±0.74 1.57±0.54 0.1690.866护理后 9.65±1.52 8.66±1.36 3.7600.000头围(cm) 护理前 21.33±8.25 21.34±8.36 0.0070.995护理后 47.22±3.54 44.46±3.58 4.2460.000

2.2 智力发育情况

经保健干预,观察组早产儿精神与运动发育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智力发育情况( )

表2 两组智力发育情况( )

组别 例数 运动发育指数 精神发育指数观察组 60 91.68±11.25 92.66±12.21对照组 60 82.69±13.22 84.87±12.03 t 4.012 3.379 P 0.000 0.001

3 讨论

由于目前对引起分娩开始的机理并不完全清晰,因此关于早产发生的原因至今任存在许多不明了之处,但从临床病例分析中能够了解到,大部分早产原因包括:妊高症、胎盘前置、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贫血、各类慢性疾病、情感波动激烈以及过劳等[7]。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能够存活的胎龄及体质量越来越低,其生命质量也引起了产科临床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产科治疗和护理面临的重要挑战。相关报道称,国内早产儿发生率约在5%~10%,而病死率约在13%~21%,胎龄及体质量越低,死亡率越高[8]。早产儿体温调节差、抵抗力弱、吞咽能力差,易呛咳、呕吐、腹泻,由于其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水平低,还易发生出血,早产儿未足月,在宫内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其器官功能和系统发育程度低,与正常足月儿相比,其体格与智能发育相对落后,因此早产儿也是精神、视听力、智力发育障碍以及脑瘫的高发群体。

从上个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就十分重视早产儿发育性照顾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关于早产儿发育性照顾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研究表明,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发育,减少后遗症,对其日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早产儿的生理与病理特征都有相当可观的可塑性,本次研究采取早期儿科保健,对早产儿进行体格训练与感官刺激,目的在于对尚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产生良性刺激,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早产儿的大脑发育,从而改善智力发育情况。经本次研究发现,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儿童保健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观察组新生儿的体格、精神、运动等多方面发育情况均较对照组更好,证实了儿童保健在早产儿发育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升其发育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格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的对比分析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