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调剂管理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06徐雪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等候调剂药房

徐雪莲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 药学部,吉林 吉林)

0 引言

医院门诊药房是患者离开医院前的最后一站,其服务质量与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有密切关系,是医院形象塑造的重要场所,因此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将直接决定患者对医院的印象。而医院门诊药房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药品使用、药品调剂,同时还需要承担多项药品管理工作[1]。然而由于药房药品管理的疏忽,日常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用药失误情况,例如由于药品包装或名称相似混淆药品。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药品调剂管理以提高药房药品的管理效率。药品调剂管理一般认为是一个操作单元,即包括收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处方、包装、核对、发药、用药指导。本研究即分析加强调剂管理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9年开始对药房药品管理加强调剂管理,选择实施常规调剂管理的2018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84例,女36例,年龄18~80岁,平均(42.16±10.74)岁,患者疾病分类如下:心血管病36例、妇科病29例、泌尿系统疾病10例、感冒发热38例、其他7例;选择实施加强调剂管理后的2019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90例,女30例,年龄18~78岁,平均(43.07±9.58)岁,患者疾病分类如下:心血管病30例、妇科病31例、泌尿系统疾病15例、感冒发热40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并获得批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配合度高能与之正常沟通交流;(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配合度低或严重精神障碍无法与之进行正常的沟通或交流;(2)患者资料缺失。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调剂管理,即按照常规调剂流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观察组加强调剂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网格化管理。药品管理中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使得药品管理更加有序、有效,网格化药品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药品实现动态管理、使用药品的条形码、及时清点药品库存。其中药品动态管理主要是由于常规管理中容易出现药品过期未及时查出的情况,采取动态管理能够对药品的使用期限和数量进行动态的监察,避免出现药品贮存过量或药品过期的情况。药品的条形码管理,条形码是了解药品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扫描条形码能够降低药品流通带来的风险,极大提升药品的发放效率,降低人工损耗,提高药房管理的效率。及时清点库存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库存管理系统完成药品库存的清点工作,并且将日常药品采购和统一管理等工作简单化,从而提高药房药品管理的效率。(2)分区调配。将不同使用方法的药品分区发放,例如注射类药品、口服类药品等,特殊用途的药品如麻醉药物、孕妇使用的药物等在统一区域存放,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不过需要注明用途并粘贴警示标语便于药剂人员分辨。(3)药品调剂管理。首先,需要督促药品调剂人员严格执行调剂过程的规章制度,并采取适当奖惩措施,对于屡次出现调剂错误的药剂师予以惩罚。此外,每个月就药房药品调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进药品调剂流程。在日常存放和取用药品时,药剂师需要严格遵守拿取的规则,将药品与该区域存放的类型药品匹配好后再存放。(4)药学监护。为确保用药安全,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监护,尤其是非常用药物的使用,药剂师需要积极参与患者用药情况的监测中来,总结并分析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例如使用注射类药物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分析是否药品遭到污染、注射方法是否正确、患者的行为是否对其造成影响等。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药品调剂用时、取药等候用时和药品核对时间;(2)记录两组出现用药失误的情况,包括混淆药物、遗漏药品、错拿药物、调剂失误;(3)患者满意度指标。非常满意:取药等候时间短,药房发药人员服务态度好,用药指导简洁清晰,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满意:取药等候时间较短,药房发药人员服务态度较好,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不满意:取药等候时间长,药房发药人员进行用药指导时态度较差,指导不够清晰明确,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所有患者×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通过对数变换使其接近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个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药品调剂、取药等候和药品核对用时对比

观察组药品调剂用时、取药等候用时和药品核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品调剂、取药等候和药品核对用时对比( , min)

表1 两组药品调剂、取药等候和药品核对用时对比( , min)

组别 例数 药品调剂用时 取药等候用时 药品核对用时观察组 120 4.85±1.17 1.29±0.42 13.86±5.28对照组 120 8.09±2.08 3.25±0.84 20.23±6.74 t 14.872 22.862 8.150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用药失误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用药失误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失误发生率[n(%)]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药房托管、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采购实施“两票制”等改革模式逐步实行,对药学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及患者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3]。药品调剂管理是药房药品管理重要且基础性的措施,有效落实相应的策略不仅能够提升药房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显著提升用药安全和用药质量,为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4-6]。

根据研究结果,实施加强调剂管理的观察组的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前者药品调剂用时、患者取药等候用时和药品审核用时均明显短于后者,表示前者通过调剂流程的优化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加强调剂管理,使得观察组患者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前者药房发药人员的态度和用药指导更优于后者,因此得到患者更加广泛的认可。而对比两组发生用药失误的情况可以看出,加强调剂管理有效降低了用药失误发生率。常见的用药失误有混淆药物、药品名称或包装类似所致,此外药品存放不规范也会出现混淆药物的情况;遗漏药品,未仔细审核处方导致药品遗漏,或者打印药品清单时出现遗漏;错拿药物,医务人员疏忽;调剂失误,药剂师专业水平不足,或疏忽造成。

综上所述,在药房进行药品管理的过程中加强调剂管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出现用药失误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用药安全,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等候调剂药房
等候时的学习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要不要服从调剂?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
等候体检
等候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