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传统牛角拔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2021-05-06娜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蒙医牛角类风湿

娜仁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 引言

作为医院临床上常见的全身性免疫疾病类型,类风湿关节炎通常表现为关节组织的慢性炎症,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情存在复发性[1]。该疾病发病原因较多,可同时涉及遗传、病毒感染、代谢、细菌、内分泌、营养等多个方面,同时该疾病还可累及周围关节,其中以滑膜关节炎与对称性关节病变较为常见,如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导致骨关节受到损害,进而引发关节畸形与功能性障碍,最终威胁患者身体健康[2-3]。西医常规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蒙医在长期医学实践中总结出相应治疗方法,其中传统牛角拔罐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4]。本次研究对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之间实际效果的差异性,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45例对照组与45例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41.23±5.69)岁,病程为2~9年,平均(4.26±2.11)年;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为35~69岁,平均(42.02±5.44)岁,病程为2~8年,平均(4.63±2.29)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

研究组:本组患者接受蒙医传统牛角拔罐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选取患者相应穴位,通过拿法同样揉法按摩后采用牛角进行拔罐,待15 min后再起罐,然后再拔罐5 min,以连续治疗21 d作为1个疗程,需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感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代表疼痛感越强烈;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液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与GQOLI-74评分对比情况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GQOLI-74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GQOLI-74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与GQOLI-74评分对比情况( ,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与GQOLI-74评分对比情况( , 分)

组别VAS评分 GQOLI-74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5)7.89±1.58 3.15±1.12 50.37±6.8966.35±6.81对照组(n=45)7.44±1.78 5.33±1.41 51.09±7.22 55.41±5.57 t 1.263 8.121 0.484 8.341 P 0.208 0.001 0.629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比情况

两组治疗前ESR、CRP、RF水平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ESR、CRP、RF水平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比情况(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比情况( )

组别ESR(mm/h) CRP(mg/L) RF(I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5) 41.22±20.38 11.49±7.20 39.41±10.26 15.40±8.26 144.61±24.56 61.39±26.51对照组(n=45) 41.72±20.56 21.33±15.52 39.16±10.89 20.89±10.15 145.20±23.39 78.44±29.87 t 0.115 3.858 0.112 2.814 0.116 2.863 P 0.908 0.001 0.911 0.006 0.907 0.004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炎与多关节为典型特征,目前医学界尚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可能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的关节损害[5]。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患者关节炎症反应,以达到保护关节与缓解病情作为最终治疗目标[6]。

西医常规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包括甲氨蝶呤等抗风湿药物及双氯芬酸等非甾类抗炎药物,虽具备一定临床效果,但整体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同时存在较明显的副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7]。

类风湿关节炎在蒙医的认知中属于“协日乌素病”的范畴内,其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长期的医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独特治疗方法,并且以各种生活物品及工具作为相应治疗器具[8]。牛角罐来源于古代蒙古族充分利用周围物资所研发的传统治疗器具,同时也是早期蒙医常用治疗器具。作为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牛角本身具有祛风湿、清热解毒、滋阴凉血的功效,以该器具进行拔罐治疗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牛角拔罐方法可通过拔出人体内所存在的有害的黄水,使得人体免疫系统得到相应调节,其中牛角特有的祛风除湿功效能够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ESR在正常情况下阈值较小,但当患者处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理状态时,该指标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情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降低至正常范围内,因此该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9]。CRP作为一种非免疫性球蛋白,当患者处于炎性状态下时会出现异常升高情况,因此该指标也可用于判断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程度[10]。RF是一种类风湿因子,也可作为判断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通过研究可发现,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GQOLI-74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GQOLI-74评分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法能够使患者关节疼痛感得到缓解,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前ESR、CRP、RF水平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ESR、CRP、RF水平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法能够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有助于加快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通过蒙医传统牛角拔罐方法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不仅可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还可进一步缓解关节疼痛感,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蒙医牛角类风湿
弯弯月亮像牛角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关节炎血脂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性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蒙医图解的译介及跨文化传播研究*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牛角挂书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一看书就犯困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