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06王海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腰部立体有效率

王海涛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 引言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临床常见于上班族的腰部疾病[1]。其主要是指患者由于长期久坐久站及弯腰工作等,导致的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并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致使患者腰骶部一侧或两侧形成弥漫性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均会造成较为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此症主要以多功能治疗为主,即针对患者的症状实施对症治疗,利用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牵引法等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控制病情发展[2]。但此种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无法满足治疗预期,需采取更为显著的方法进行治疗。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利用交叉电流对患者组织产生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立体动态干扰电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提升此类患者疗效做出参考,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平均分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共计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40~60岁;对照组患者共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42~63岁。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互相比对,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将研究内容批准通过。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详细治疗方法如下。

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对其实施腰骶部检查,并确定患者病变部位,针对患者症状表现实施对症治疗,包括牵引治疗、推拿治疗等,持续治疗7~10 d。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即采取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使用干扰电治疗仪(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LGT-2800V2)进行治疗,将吸附电极由黄、绿、蓝组成的,4极(黄、绿):二维干涉(4个电极);4.2极(黄、绿、蓝):三维干涉(6个电极)。5 cm×5 cm的吸附碗放置于患者腰部病灶部位周围,将各电极板交叉放置,尽量增加其覆盖面积。调整频率2 KHz、3 KHz、4 KHz、5 KHz 四种频率切换,调整适宜人体电流强度进行治疗,1次/d,15~30 min/次,持续治疗7~10 d。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主要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情况。治疗有效率使用我院自制问卷完成调查,由医师根据患者治疗后效果填写。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越好。80~100分记为显效,60~79分记为有效,59分以下记为无效。治疗有效=(显效+有效)/患者数×100%。并且将分数为100分的患者记为痊愈患者,计算痊愈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痊愈率问卷结果互相比对,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痊愈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比对[n(%)]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工作性质的逐渐转变,导致长期久坐久站及弯腰工作的上班族人数逐渐增多,亦导致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率逐渐上升[3-4]。慢性腰肌劳损属于积累性损伤,此症患者通常因长期伏案工作或错误坐姿,导致腰部肌肉疲劳过度,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的长时期持续牵拉,导致患者肌肉内部压力明显增加,血液供给受到阻滞,引起患者肌纤维在进行正常收缩时,无法得到足够的能源补充,并形成大量乳酸,逐渐引起炎症反应、肌肉粘连,形成腰肌劳损[5]。同时,患者若自身患有腰部软组织疾病,亦可能由于腰部软组织因出现急慢性损伤,引起患者病变部位肌肉组织或筋膜出血、渗液,乃至发生肌肉粘连,致使患者腰部与椎旁所依附的肌肉存在疼痛、紧张等状态,并逐渐形成活动阻滞,严重影响腰部的活动功能,形成腰肌劳损。

在患有慢性腰肌劳损后,患者将会出现腰部酸痛、胀痛、刺痛等痛感,并在劳累时有症状加重的倾向,休息一段时间后可得到暂时缓解[6]。此外腰肌劳损还将影响患者腰部活动功能,致使腰部活动受限,导致患者生活工作质量明显下降。此外,由于慢性腰肌劳损的反复发作,将会受到阴雨天气、受风寒湿等影响,致使病情加重。患病期间,患者通常无法久站或久坐,并且难以完成存在弯腰动作的工作,弯腰时间稍长便可能导致患者直腰困难。当腰肌劳损出现急性发作,将导致各类症状表现明显加重,并引起患者较为明显的肌肉痉挛,甚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表现,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提升生活质量[7]。

常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此种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症状[8]。立体动态干扰电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治疗方法,其通过对患者腰部病灶部位放置电极,通过中频电流刺激患者深层组织,并刺激神经肌肉,促进肌肉的收缩,并可有效扩张患者的血管,改善腰骶部血液循环,锻炼患者骨骼肌,抑制腰部神经传导,达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其治疗有效率、痊愈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证明对慢性腰机劳损患者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以及痊愈率,显著促进患者恢复,是一种具有较高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整体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是一种具备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腰部立体有效率
护腰最多戴3个月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念个立体咒
很有效率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
立体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