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织蛋网:学会STEM思维方法

2021-05-06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姜月玲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4期
关键词:编织尝试小朋友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 姜月玲

“蛋网编织”活动是班级实施STEM课程的最初尝试,该活动由幼儿之前进行的“护蛋”活动延申而来。在“如何保护自己的蛋”的讨论中,幼儿想到了编织蛋网,于是幼儿们开始了“编织蛋网”的旅程:网上寻找、尝试编织、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调整、验证、再次尝试……幼儿从刚开始的杂乱无章到逐步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编织蛋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实现了自己编织蛋网的愿望。

阶段1:讨论

“斗蛋”比赛之际,小朋友们用各种工具将自己的“蛋”带到幼儿园,乐乐的蛋用五彩缤纷的网兜带过来了,漂亮的网兜立刻引起了他身边孩子的注意。“哇、好漂亮啊!”“这是哪里来的啊?”“我奶奶家也有一个,但是她不给我……”“这是毛线弄得啊”——孩子们围绕着漂亮的蛋网讨论不已。

乐乐拍着胸脯说:“这是我奶奶编的。”老师问:“你们想编一个自己的蛋网吗?想编一个什么样的蛋网呢?”波波说:“跟乐乐一样的。”亮亮说:“一个五颜六色的。”瓜瓜说:“我要一种颜色的。”每个幼儿都畅所欲言,说着自己美好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那么,哪些材料适合编织蛋网呢?经过一系列讨论和尝试,小朋友们决定用毛线来编织(见表1)。

阶段2:尝试

1.编织蛋网从小小的打结开始

教师问:“蛋网这么大,是怎么编出来的呢?”幼儿们纷纷摇头。

教师又说:“让我们来观察观察蛋网的结构,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瓜瓜说:“一个一个的洞。”甜甜说:“一个一个的结。”西米说:“长长的袋子挂在脖子上。”

教师接着引导:“结怎么打呢?”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毛线学习打结。

2.设置专门的编织区域

时间短暂,孩子们没有学会编织蛋网,怎么办呢?孩子们提议设置一个蛋网编织坊,这样大家就可以到“蛋网编织坊”继续学习(见图1)。

在蛋网编织坊,孩子们从练习打结到利用置物架、椅背等工具帮助自己更好地编织。部分幼儿还利用在家的时间跟家长学习后到幼儿园实践,有的小朋友编出了小小的蛋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表1.幼儿讨论、尝试汇总表

图1.蛋网编织坊

阶段3:放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仍然有孩子没有编出成形的蛋网,显得十分沮丧。在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很多幼儿失去了兴趣,不再坚持练习编织。编织坊的人越来越少,老师发现了孩子们的情绪,决定带领孩子们来共同探索编织的奥秘。

老师问:“之前,有很多小朋友说要自己编蛋网,怎么后来就不见你们去蛋网编织坊了呢?

乐乐说:“我不会,太难了。”优优说:“我只会打结。”果果说:“我编的太难看了,我还是让奶奶给我准备吧!”

伴随着幼儿的种种问题,老师组织孩子们建立小组共同探索。

阶段4:再次尝试

1.寻找各种各样的蛋网

什么样的蛋网才漂亮呢?漂亮的蛋网有哪些特征?带着疑惑,师生借助网络开启了探索之旅。

2.观察细节,寻找共同特征

老师引导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蛋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观察细致的点点立刻说:“每个蛋网上的洞一样大。”

老师接着问:“如何做到洞洞一样大呢?”没有小朋友回答。老师继续启发:“还有哪里是可能要注意的地方呢?”这时果果说道:“线不能太短,太短了就不够了,我编第一个的时候就有一根线太短不够用。”

老师说:“就是说每根线都不能太短,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带着老师的问题,小朋友们又进行了尝试,有的用尺子,有的用桌子边缘,有的用手丈量,最后发现,先确定第一根线的长度,然后每根线都跟第一根线一样长,就不会出现因为线短不够用的情况了。

长度确定了,在哪里编呢?细心的硕硕和扬扬最先发现椅背和置物架可以利用,这一发现带动了班级其他小朋友的操作(见图2)。

再次尝试环节中,幼儿将比较、测量融入到编织过程中,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果果将自己失败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并且总结出了自己的问题,提高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每个孩子都投入到活动中,有问题了就主动请教老师或同伴,社会交往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

图2.借助椅背、置物架

阶段5:分工与合作

半天过去了,小朋友们还在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但是还没有一个成品,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老师请小朋友放学回家之后,请家长编织一个蛋网,并记录时间。然后与小朋友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家长编织一个蛋网用了多长时间啊?”乐乐:“我妈妈花了两个小时。”扬扬:“我奶奶半个小时就编好了。”西米:“我妈妈花了一个小时。”

老师:“那你们在幼儿园花了多长时间编织呢?”很多小朋友都说,我还没编好呢,我一个上午都没编好。

老师:“在前一段时间里,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编织蛋网的基本方法,打结、剪线、编织,为什么半天都编不出来一个呢?”小朋友:“我们动作太慢了。”老师:“我们怎么样可以加快速度呢?”

在老师的启发下,小朋友们开始了分工合作。先画设计图,再两两合作,有负责剪线的,有专门编织的,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编织,速度也快了起来。

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后,孩子们纷纷编织出了自己心仪的蛋网。有的小朋友还把鸡蛋放进了蛋网里,展示在蛋网编织坊中。

分工与合作在这个环节中被利用得淋漓尽致,他们一边商量,一边你量他剪,同伴关系更加亲密了。

阶段6.展示与评价

本次活动虽然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成功编织出了自己的蛋网。这个活动不仅受到了幼儿的喜爱,还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将所学过的知识,如观察、测量、分工合作等运用到了实践中,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和活动情绪适时抛出关键性问题:“蛋网这么大,我们应该从哪个步骤开始呢?”“这两个蛋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的蛋网为什么有的洞大,有的洞小呢?”“我们怎样加快速度呢?”等等,一步步地引导幼儿从易到难,进行深层次的考虑,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了解工程思维,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将科学知识(编织)、数学测量(每根线一样长)、工程技术(将结连成网)融为一体,促使幼儿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自己的想法,进而培养了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持久性。为了更好地鼓励幼儿,教师请家长作为榜样,激发幼儿渴望加快速度的心理,成功地使幼儿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将会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猜你喜欢

编织尝试小朋友
体验编织的乐趣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小朋友们都哭了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