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金融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思考

2021-05-06田杨安沁北京戴德梁行咨询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预警融资资金

田杨安沁 北京戴德梁行咨询有限公司

关晓莹 永铭诚道(北京)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融资是一种企业为基础的融通资金模式,主要作用在于保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资金供求的平衡性。如果企业的资金存在短缺问题,可以通过金融融资获得合适期限以及额度的资金。如果资金盈余,可以将多余部分的资金以最小的风险及合适的期限进行投放,收获最大的效益,进而保证资金供求的平衡性。但是对企业融资进行分析,其本身是一项风险性措施,在融资时资金链断裂发生风险较大,所以对广大企业来说,金融融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防范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一、企业金融融资风险概述

企业进行金融融资的过程中伴随较多的风险因素,多数风险表现在企业因为筹资规划引发收益变动等问题。为了能够解决风险问题,企业多再去相关措施解决资金困难的难题,但是结合现状分析,很多企业都使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因为融资过度,导致企业办理银行相关业务时信用不断下滑,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企业发展严重受阻。对企业金融融资风险的原因按照性质划分,可将其分为内因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者互相联系及作用,进而引发投资风险问题。首先,内部因素的主要类型包括负债规模、负债利息率及负债期限结构。负债规模主要为负载总额的高低,通常规模越大,其风险隐患也就越大。同时企业负债利息率与所支付利息费用关系密切,前者提升,后者也会随之提升,这也导致在同一负债规模下,利息率的提高会导致企业融资方风险增加。负载期限结构主要为企业长期、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多数情况下短期借款利息费具有较强的波动幅度,相反,长期借款融资速率较慢,同时可能存在一系列限制性条款。如果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融资风险也会因此增加。其次,企业融资风险的外部因素类型包括经营风险、市场、与其资金流入量以及资产流动性等。经营风险与金融融资关系密切,因此需要企业在展开财务工作时选择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法,以防因为经营不当引发自身营收不足难以支付负债的不良情况,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金融市场是开展融资业务的最主要环境,其资金供求情况对企业的负载率有直接影响,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资金供求情况存在一定的变动,进而使金融融资风险增加。企业预期资金流入量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企业偿还能力,而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潜偿还能力的主要反应。上述两个因素均对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存在问题都会导致融资风险增加。

二、企业融资风险征兆

出现金融融资风险前,其实还有很多征兆体现在企业的经营信息中,其主要表现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投资建设

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过于盲目,筹建期间向金融机构大量融资,通过银行的短期阶段建设发展,投产相应时间后,设置关联企业向其他银行申请借贷业务。企业过于看好预期盈利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增长,希望在短期阶段内实现飞速发展,因此向其他银行办理借贷业务,与其他企业互相担保。除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如重工、装备制造企业等,盲目投资主要指企业股东实缴资本不足资金总量需求的1/5,固定资产资金超过企业资金总量的1/2以上,长期融资在固定资金中所占比例非常小[1]。

(二)生产经营

因为资金匮乏,企业开始盲目投资,导致融资规模较大,生产成本超出成本超预期控制目标范围,盈利远远低于预期规划;生产经营环节使用商业信用,购买原料、零配件需要供应商垫付;融资规模亏大,发展迅速,资金匮乏,融资期限错配以及融资成本所占比例过高。在短期内企业金融融资能够还本付息,但是生产不足,存在无法履行对外合约的情况,当期利润和税负率下降,纳税额严重减少。在财务方面,企业金融融资占比超过资金总量的1/2,资金占用>6个月。

(三)主业外营

企业处于正常生产模式下,生产规模正常,金融融资规模变大,企业资金成为主业外经营,进行主业外行业经营。主要表现为企业销售增长迟缓,融资增长过快,资金占有超过6个月,在银行账户结算的作用下,销售资金下降。

(四)信用履约

企业存在严重资金短缺问题多发生在融资风险前期阶段,进行金融融资以求抵押担保的难度提升,在抵押担保的前提下,企业的融资额度有所提升,或者使融资提升,通过股东或者自然人担保或附加担保,该过程中向融资银行提出借贷续贷的承诺过于频繁,企业还贷资金属于临时借入资金,并且向外地其他银行申请借贷。融资风险主要发生在下述企业:资产负债率>80%,融资和销售额占比>70%,同时企业金融融资负债率提升,导致整体负债比例增加,企业的运行需要依靠融资,或者企业为主要融资的平台。

(五)非合规经营

企业资金周转问题较为严重,金融业务无法满足业主的盲目投资、主业外周转等需求,资金账外循环所占比不断提高,需要从民间借贷还本付息,企业税负率及纳税额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企业纳税申报不符合财务报表,税负水平下降严重,情况介绍不符合财务报表情况,原材料进购不符合销售情况,需要通过个人账户结算销售资金。

(六)其他征兆

发生融资风险前,当地媒体对该企业的报道多为正面报道,并且相对频繁,企业出资剧本或者赞助同企业生产经营毫无关联的公共活动较为频繁,其形象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不相关人员对企业融资说项,上述征兆为企业金融融资风险的明显征兆,金融机构需要加以重视。

企业的金融融资风险征兆和实际数据情况,现实无法体现在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中,多分散于其他部门机构;风险征兆较为明显,均为企业问题的集中体现,金融机构需要加以重视,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但是仅依靠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防范较为困难,金融机构还需要强化与其他机构部门的合作,突破局限性,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优化企业金融融资风险预警机制。

三、企业金融融资风险预警的功能分析

(一)监测功能

通过企业金融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全面分析企业的融资方式及融资过程情况,科学预测企业融资,全面分析融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问题,为财务管理部门展开相关工作夯实基础,对企业融资情况及相关目标方案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这一方法,有助于帮助企业避免风险问题,确保融资业务的安全、稳定开展。除此之外,如果融资存在偏差等不良情况,通过该机制能够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发出预警,有助于及时处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

(二)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主要指对企业融资情况进行检测的前提下,对全部融资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在分析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了解企业融资走势,如果走势良好可以对融资方式进行合理调整,加大融资力度。如果走势不佳也能够及时调整资金,采取更加合适的融资方式。除此之外,风险预警机制实施过程,还还需要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利用,强化诊断作用,使企业资金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活动。

(三)矫正功能

矫正功能是以上述两种功能为基础的有效功能,对企业融资存在的偏差问题进行监测和诊断,进而有效发现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相关问题以防其严重化。矫正功能的作用在于从问题中积累经验,为后续企业融资行为加以规范,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建立金融融资风险预警机制

(一)具备良好的风险预警意识

现如今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对企业管理层来说风险意识及危机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企业融资本身携带一定的风险性,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便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融资时对一些风险危机问题加以警示,时刻警惕融资问题的出现,才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企业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减少风险发生风险,同时还需要做好企业融资风险准备工作。

(二)建立金融融资风险预警平台

机制的建立对于确保其发展和经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有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企业首先要具备专门的金融融资风险预警平台,各级金融机构都需要不断优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体现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该平台的有效建立,有助于实现对企业信息的归纳整合,建立专门的风向信息数据库,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法规与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有效地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向问题,并且将科学合理的预警措施应用于金融机构及相关监管部门中,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企业金融融资风险防范水平,保证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2]。

(三)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

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建立专门的金融融资风险预警平台,保证金融结构、监管部门的稳定发展,加强各级部门、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全面收集和整理,并及时将其传输到平台上。将经营信息传输到风险信息数据库中,为企业预防与控制金融融资风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不同机构、部门上传的数据信息,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重叠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消除一些虚假数据,确切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为数据库的建立与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根据企业的风险变化情况,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全面更新。

(四)提供信息数据库相关信息

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服务类型包括开户、抵押担保、融资以及资金结算等,并且还需要将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输到监管机构,之后监管机构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整体,传输到预警平台。各级部门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之后通过当地政府对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在第一时间传输到平台进行处理。同时不同部门提供的信息类型有所不同,例如发展改革部门提供的信息内容主要为项目审批、投资容积率以及投资进度等;工商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为企业设立、股东信息、注册资本等;统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为销售信息、投资产值等;税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为企业的纳税情况、税务登记等;环境保护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为环境保护评估信息、企业立项信息等[3]。

(五)对企业金融融资风险进行全面管控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金融融资风险防范水平,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不同部门的职能各不相同,对金融机构来说,需要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贯彻国家相关政策及政府产业政策,并且能够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讨厌,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有全面的把握。全面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如资产信息、财务信息、生产信息以及销售成本信息等,优化和规范金融融资的发放流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同时需要做好信息的调查、研究及整合工作,并能够根据不同用途,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资金流转进行全面监管。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贷后资金跟踪管理及检查水平,能够及时发现融资风险征兆,有效预防金融融资风险。

(六)实现企业风险信息的有效共享

现如今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政府来说,需要提高对企业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因为企业的真实情况信息相对分散,在这一形势下,企业融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金融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具有金融结构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各个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金融融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实现企业风险信息的有效共享。首先,保证银行机构之间融资信息具有良好的互通性,通过金融监管机构引导,有效组织和落实。其次,建立企业金融融资风险预警平台,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作用下组织实施,平台的职能为部门信息的横向连通。最后,平台组织建立企业金融融资风险信息数据库,对企业金融融资风险的一系列指标加以明确,并且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开展金融融资风险评估工作,如果发现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明显异常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输到金融机构,结合风险程度发出预警,有效处理金融风险,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受到资金链断裂问题的影响,企业会发生金融融资风险,对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加大风险处理压力,同时对金融机构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金融融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十分必要,有助于减少风险隐患,使金融机构全面掌握企业资金情况,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预警融资资金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