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
2021-05-06李芳中国人民大学
李芳 中国人民大学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给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结构分布。从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看,存在许多问题。对此,国有企业方面应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因素,以提出有效措施。基于此,有助于充分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有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在国有企业发展中,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选拔更多优秀人才,从根本上加强高素质团队建设。首先,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选聘人才的标准较高。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使国有企业加大人才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人才的岗位优势。其次,基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对相关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有助于促进企业深入开展优秀人才选拔工作,同时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要。最后,能够积极打破传统管理的束缚影响,有条不紊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质量[1]。
(二)有助于提高人员能力素质。国有企业有效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水平。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业务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就国有企业而言,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其次,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能够积极对工作者开展测评活动,以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能力水平等,对人力资源状况加以有效了解,牢牢把握住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国有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强管理层人员的管理意识,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条件[2]。
二、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考量,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然而,从多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看,存在许多问题,如未能将企业经营目标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也相对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不利于国企发展。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现阶段,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中,大多局限于事务方面的人事管理,未能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首先,许多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能够突出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但却未能将人力资源内容有机融入规划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视度。其次,许多国有企业未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至战略性的高度,导致其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政策缺失,难以为国有企业深入发展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完善。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看,存在相关管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首先,管理是国有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但许多企业更加侧重于日常事务管理,忽视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相对不健全,未能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岗位竞聘、后备干部管理等内容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难以从全方位视角对员工加强管理。最后,关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制度相对不完善,虽然部分国有企业能够推广与应用绩效考核,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3]。
(三)管理制度执行力小
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其执行力度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首先,许多企业对人才培训管理制度加以落实,但其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强,以理论培训为主,难以对员工发挥积极的作用。其次,多数企业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制度不完善,导致该工作不能全面而有效的开展执行,且在执行中受诸多阻碍性因素的影响。再次,人才招聘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现行的员工招聘内容,未能作出详细规定,且招聘渠道不具针对性,不利于广泛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最后,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成本相对较高,且收效甚微,执行效果与初衷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如此,绩效考核管理思想受诸多方面的制约性影响,如传统计划经济理念等,致使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因素
(一)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影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首先,将战略目标作为整体导向,对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做有效分析和探讨,并根据结果合理调配人员,充分发挥人才的实力与激发潜力,确保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将各种规划要素与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之间相融合,既对各个要素特点加以合理把控,又可使人员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更高,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最后,制定层级管理目标,在国有企业工作状态下,提高企业各部门间的默契度,将各项工作充分实现,以达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外部环境间的有机平衡。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能够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所以,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企业文化发展程度之间有密切联系。首先,国有企业文化对其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换言之,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直接映射,所以,通过了解企业文化,能够明确企业价值观。对此,国有企业要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与积极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最后,国企企业文化与所在区域生活习惯、传统风俗等息息相关,因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过程中,国企负责人有必要考虑区域文化因素,使企业文化更具适应性。
(三)企业规模。企业自身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目前,许多企业在了解自身规模时,习惯以计算总资产的方式加以衡量,该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雄厚力量,但以此为依据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合理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可充分借鉴同类型相关国有企业的成功经验,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科学有效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引导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四、完善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国有企业中,要制定和完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全面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首先,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有明显转变。从企业管理视角看,大多管理者能够了解到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但由于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真正意义上有效借鉴和应用。对此,相关人员应积极借鉴与学习,以“西学东用”为原则,将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国有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制定更为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次,为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要,有必要充分提高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至思想层面的战略高度,为国有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顺应时代发展。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企业管理工作予以更高的重视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从根本上强化管理工作,必须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首先,相对于普通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更具特殊性,要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必要联系国有企业的发展实际,打破传统束缚,强化企业管理。其次,伴随企业工作的深入,相关人员应注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层次,以适应当前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权责体系。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处于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就国有经济发展而言,应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权责体系,并不断进行调整与升级,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中不断发展。首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管理工作中,只有确保责任的有效落实,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使之在工作中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积极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其次,将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有效分离,一方面,赋予管理人员以权力和责任,使之认真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确保监督人员能够积极监督,不徇私,真正意义上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权责体系的重要性。
结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应注重从战略性角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才的应用优势,而且可最大限度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针对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建议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权责体系等,加快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