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特征与经验借鉴研究

2021-05-06王琦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日本环境经济

王琦 中国人民大学

前言: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我国逐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仍旧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还有待完善。对于外国的先进经验应积极学习,借鉴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历程和特征所带来的思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起步阶段

根据对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发现,在起步阶段时期,日本政府对日本的循环经济转变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和实施的是环境保护末端治理的战略方针,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逐渐向管端预防转换,通过加强对生产和消费源头的有效控制,避免发生污染问题。这一战略有效改善了原有的发展战略弊端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并获取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和积极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讲,传统的经济流程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仍旧是以资源到产品、产品到废物排放流程为主。直到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新突破,针对原有的发展战略进行改革和创新,日本内阁针对环境基本计划展开制定,实现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也在1994年12月被首次提出。

(二)发展与完善阶段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阶段,要从日本制定的新千年计划作为起点,这是在1998年提出的新计划,日本社会将21世纪日本社会发展的目标设定在了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并且在环境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了新的战略指导思想,要以环境立国为新战略,始终坚持环境立国的重要地位,使其与科技立国、贸易立国这两大战略指导思想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日本在2000年的5月份组织召开了环保国会,多项法律法规通过此次环保国会,由参众两院表决通过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案,包括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以及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在内的多项法律,均是在环保国会中通过表决和修正的,日本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建立在了创建循环型社会这一重点上。

(三)成熟与持续发展阶段

日本环境厅在2002年初升级为环境省,此次日本环境厅的升级也带来了行政职能的变化,使得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成熟和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环境省统一划归了许多职能,原本由多部门执掌的废弃物管理职能,经过统一的划分,由环境省的下属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环境省下属的废弃物与回收利用对策部。日本环境厅的升级突出了环境省的发展重点,环境省立足于环境管理的视角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大力倡导和强调环境省与相关省厅之间的联合和协调,开展和实施综合性的环境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环境省的突出发展重点还落实在了全球变暖等环境事务的防止方面,强化环境省的职能作用,促进国际间的更进一步深入合作与协作,推动日本循环经济的更进一步建设与长足发展[1]。

二、日本循环经济特征分析

(一)注重立法

日本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了立法方面,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十分注重立法,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方面,日本是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在循环经济立法中将目标设定在了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上,早在2001年4月,日本就开始了七项法律的实施,比其他国家起步时间更早,七项法律的实施,注重资源的再次利用,加强对垃圾数量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为建立循环型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制定有关日本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并将其贯彻和实施到实际的社会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效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依靠科学技术

日本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力量,在发展日本循环经济时,体现出了注重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特征,在开发资源方面,利用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致力于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使资源的价值能够被充分的挖掘和运用起来,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效果,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体系的进程得到更进一步的推进。日本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了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日本在环境科研经费以及相关计划中投入了日益增多的经费和资源,例如月光计划、阳光计划、绿色行星计划等相继出台。

(三)运用政府职能

政府的职能作用是日本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点,体现出了日本政府的职能作用和价值。日本政府通过对环之国会议机制的设置,致力于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环之国会议机制组成是由日本的内阁成员联合了日本民间有识之士共同组建起来的,其基本理念明确,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始终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致力于发挥出政府的职能作用,使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更加完善。

(四)落实市场调节

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现出了市场调节特点,主要的市场调节手段是通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方式展开的,包括税收政策、资金投入政策等,均有助于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合理调节。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循环利用的项目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支持,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手段,发挥出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例如常见的返还制度就是激励政策下,一种有效的制度方式,通过实施返还制度,日本的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

三、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扩大生产者责任

对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特征进行分析,借鉴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首先要扩大生产者的责任,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下运行和发展,应强化自身作为生产者的职责和使命,不仅要担负起第一位责任的主体作用,承担管控生产产品过程中循环利用所排放出的废弃物这一职责,而且还要扩大生产者的责任范围,覆盖和延伸到产品被消费之后的环节当中,消费之后仍旧要由生产者对产品担负起管理职责。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是生产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针对企业作为生产者的责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中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作为生产者需要扩大责任范围,担负起时代的使命,遵照一定的法律法规,提高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果,实现物质循环和有效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

借鉴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应针对日本的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实现依法治理。针对我国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现状,我国不仅要制定和实施针对不同行业的专项法规,而且还要尽快地出台和实施基础性的核心法律。借鉴日本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我国目前仍旧没有这样一部核心法律,作为基础性的依据展开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探索。除此之外,我国应结合实际的国情,在循环经济的政策方面,引进日本的先进经验,进行充分地借鉴和研究,逐渐构建起具备独特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配套实施各项政策,例如金融、财税、价格、产业等政策内容,实现全方位的合力效果,从整体上使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得到有力的推进[3]。

(三)将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和运用起来

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是值得国家关注的一大要素,因为借鉴日本的回收情报网络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在日本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回收情报网络联合其他公共机构共同采取和实施了多种方式方法,对于废弃物的回收加强了处理效果,有效治理了污染源,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获取了显著的成绩。回收情报网络运用下,回收废弃物和排放废弃物等事项内容更具规范性,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合理化的新道路,对于贯彻和实施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起着有益的推进作用。利用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构建起市民、企业和政府的一体化组织,增加信息沟通,使垃圾减量运动得到更进一步地持续推进和发展。

(四)利用绿色采购引领绿色消费

日本的政府各机关在2001年4月份开始按照绿色采购法中规定的内容、对产品购买活动进行了重新的选择和定位,日本政府各机关的商品采购活动,要以环境友好型产品为主,致力于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和负面影响。在市场的带动作用下,由于消费规模较大,日本政府这一绿色采购理念对我国的绿色消费模式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根据对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将政府这一市场上的大客户发展为自己的业务,供应商会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使产品的绿色度有所强化,企业也会在绿色产品的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绿色化管理水平,避免发生污染物排放和增加环境负荷的问题。

(五)鼓励公众共同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日本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对于公众意识培养,运用了多种宣传手段,加大了媒体宣传的力度,使公众能够树立起零排放、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意识,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将环境友好产品的标志以及循环利用产品标志,大力地推行出去,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活动,对居民形成鼓励和引导的作用,使居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生活垃圾的分类分拣活动中。国家会奖励没有利用价值却具有较强危害性废弃物的回收行为,或是采取有偿回收的方式,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绿色化。文明消费得到了大力的推行,公众在鼓励和引导下,对于循环经济产品愈发重视,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公众具有监督职责和权利,对企业和政府环境进行管控,公众参与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也会由此受到借鉴,而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结论:综上所述,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现出了其特有的特征,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我国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仍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仍旧要持续探索和研究,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日本环境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黄金时代》日本版
环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