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管理在提高中药小包装调配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
2021-05-06陈文东
陈文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 广州 510400)
临床实践显示[1],中药饮片小包装,颜色等不容易区分,且工作流程复杂,容易引发错发药等情况的发生。故而实行中药饮片小包装标准化管理措施,在调剂时注意用色标,以达到快速、准确识别药物的目的,也可以提高调剂的速度[2]。另外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度极高,并且负有法律责任的工作,其包含了发药、复核、调配、审方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认真落实,以便于实现调剂药物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PDCA 是一种质量环管理方法,其主要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过程构造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研究[3]指出,将PDCA 管理方法应用于中药房管理中,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阶梯式上升的规律,将经验管理,逐渐转变为科学管理,利于中药房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本文就PDCA 在中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未实施PDCA 管理的10800 张处方(对比组),选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实施PDCA 管理后的10800 张处方(研究组)。选取药剂师20 名,临床医生30 名,护士40 名,将其等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中患者50 名,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2 ~74 岁,平均(52.23±2.38)岁;共计中药饮片处方10800 张。研究组中,患者50 名,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2 ~75 岁,平均(52.44±2.41)岁;共计中药饮片处方10800 张。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接受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根据中药房调剂药物等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并且保证药房得干净、整洁、通风以及干燥,也要维护操作器具的完整性;在药品调剂中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实施,保证称重的准确性,每个月及时补充相关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PDCA管理法,具体操作如下。
(1)计划阶段:1)组建PDCA 小组,小组成员均由经验丰富的药剂师组成,调查中药小包装饮片调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集中反馈,进行分析、总结;2)存在的问题:饮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储存的方式不恰当,包装密封性差,装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3)科室主任以及小组成员,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并且设立督察小组,药剂师需严格按照流程以及制度工作,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定时召开小组会议,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再次投入到下个工作环节中。
(2)实施阶段:1)严格小包装饮片的调剂操作,严格审方,查看其是否符合调剂的要求,根据处方的剂数,准备相应包装袋,最后根据处方药物的书写顺序进行取药,取药时,必须关注包装说明与内容物的一致性,再检查药物有无变质、包装不严密等情况,并核对每味药的数量,取药完成后在同一地方进行标记;对于特殊处理的药物,需要注明使用方法;2)药品规格的统一,由于中药小包装的占地面积大,并且规格多,不同规格颜色往往相同,容易造成调配差错;因此临床医生与药剂师需要达成一致,开药方时以一定的基数为主,剂量大、中、小三种剂量的克数,避免出错;3)药物的摆放,对于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要分开摆放,并且贴警示标语,并且将有毒药物等单独保存,并加以红色标识;4)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科室主任应当强化药剂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实施再教育,每月进行理论、药物配伍流程等考核,并且重视重要人才的引进,将人才队伍加以完善。
(3)检查阶段:医院采用定期/不定期检查方式,对药品清单、记录等实施核查,并且对药物配伍、药品差错、配伍禁忌等进行总结,并实施有效奖惩,将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再投入下个环节。
(4)处理阶段:小组成员对每次检查详细记录,并将改进措施加以完善,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进不足,依次进入下一循环周期,进而不断完善管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1)将两组干预后的药品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包含:审核正确率、复核差错率以及调配正确率、发药差错率。
(2)调查实施干预措施后,医生、护士、患者以及药房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0 至5 分,其中1分及以下为十分不满意,2 分为不满意,3 分为满意度一般,4 分为满意,5 分为非常满意[4]。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组的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n%)、(±s)、分别进行χ2、t检验。P<0.05 有差异。
2.结果
2.1 药品管理效果
研究组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复核差错率、发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品管理效果比较[n(%)]
2.2 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医生、护士、患者药剂师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 ± s,分)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 ± s,分)
组别 医生(n=15) 护士(n=20) 患者(n=50) 药剂师(n=10)对比组 3.11±1.02 3.02±0.56 3.10±0.33 3.03±0.41研究组 4.11±0.52 4.44±0.13 4.23±0.25 4.44±0.16 χ2 3.383 11.046 19.300 10.131 P 0.007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临床上为了充分发挥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以及特色,已经改进了中药饮片调剂的方式,特别制定了小包装,也为患者服用提供了方便[5]。中药制剂在临床上是不可或缺的药物品种,也是医院必须设立的科室,中药房相比西药房而言程序更为复杂,其涉及了药物的制作、炮制、加工、配伍等,若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威胁[6-7]。
传统的中药房管理多凭借制度、经验化管理方法,容易引发处方审核以及调配正确率低等问题,另外中药饮片调剂属于重要、繁杂、专业较强的工作,其调配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PDCA 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项措施包含了四个实施步骤,每个阶段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8],在本研究中组建了PDCA 团队,小组成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规章制度、执行流程等,并且设立监督小组对药剂师的工作进行有效干预,明显促进了工作的流畅性;加之对药剂师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强化其专业素质后,明显提高了其对药物的识别能力,与临床医生进行多方面沟通后,对药物剂量有了统一的规划,明显减少了发错药物的情况。本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复核差错率、发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对于中药房而言严格执行审核等流程,对药物的名称、药理、使用方法进行核对,可以使中药小包装规范化与完整化;加之药剂师有制度可依,按照流程进行工作,减少了盲目性,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强度,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使得整个配药流程准确性高,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9]。
综上所述:PDCA 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中药小包装中,明显提高了药品管理质量和医生、护士的满意度,调配差错小,药物利用度高,也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