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分级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5-06

医药前沿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血管分级实验组

蔡 云

(梧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0)

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选择脑血管介入为最佳治疗措施之一,具有微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可直接触及病灶、适用症广泛、方法独特、定位准确、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该治疗措施主要经皮股动脉穿刺后,选择数字化减影技术在全身肝素环境下对脑血管实施造影。但临床研究显示,众多患者在治疗期间,易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紧张、烦躁等情绪,进而对手术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而心理分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主要依据患者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加强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而促进手术顺利进行[1]。鉴于此,本文选取该类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干预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3 月我院接收的86 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双盲法将其中43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剩余43 例纳进实验组(实施心理分级护理干预),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0:23、21:22 例,年龄分别为:43 ~79 岁、44 ~78 岁,平均值分别为:(59.11±4.50)岁、(59.15±4.62)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所有患者、法定代理人及家属均知情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签订知情同意书;(3)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无痴呆、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实验过程中退出、无法按时完成实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点巡视病房,并抗感染、疼痛,减轻患者不适感为主。实验组实施心理分析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心理分级护理小组:选取科室级别较高、富有责任心、爱心的人员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实习护士、护士、科室护师,并邀请我院专业心理医师参与。同时与组内成员共同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明确工作需要的评估量表,其小组成员需严格实施心理分级护理培训,并取得合格成绩,由组长实施明确分工,促进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2)评估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详细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评估,进而选择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其中分为3 个等级:<7 分、7 ~14 分、<14 分。(3)心理分级护理:一级心理干预,将术前HAMA 评分<7 分作为一组,实施心理干预,为其营造舒适、安静病室环境,满足患者对环境的合理要求,并积极与患者实施有效沟通,引导其说出心中疑惑,并耐心进行一一解答。同时依据患者病情状况、心理状况,采用宣教手册、讲座、视频、网络交流APP 向患者普及脑血管知识,并告知其该疾病治疗成功案例,促进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护理配合度。二级护理,将术前HAMA 评分为7 ~14 分患者纳入二级护理,对其实施心理放松干预,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诊疗室环境,并协助其取合适体位,指导患者缓慢呼吸、闭上双眼,促进其全身放松,使患者可感受自己呼吸频率,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其心率及呼吸状况,在20 min 左右,提醒患者结束。三级护理,将HAMA 评分为>14 分患者纳入三级护理,动态检测患者并发症及生命体征状况,必要时准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将其情绪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并加强与患者沟通,给予相应的安慰及理解,全天安排专业人员看护,增加其康复信心,并由专业心理医师实施深层次、专业心理干预,促进其提高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选择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量表[2]。主要包括入睡困难、疑病、抑郁情绪、精神焦虑、全身症状、体重减轻等,总分为<7 分为正常,7 ~17 分为可能抑郁症,18 ~24 分为肯定存在抑郁,>24 分为严重抑郁。(2)参照美国研究健康调查表(SF—36 量表)评价生活质量[3],其中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 项目,总分0 ~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HAMA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H A M 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 评分比较( ± s,分)

表1 两组HAMA 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HAMA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43 15.32±4.56 8.12±3.14对照组 43 15.41±5.63 13.56±4.52 t 0.081 8.488 P P >0.05 P <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 s(分),n=43]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 s(分),n=43]

组别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66.52±9.87 91.23±10.36 67.42±8.34 93.56±10.26对照组 66.57±10.43 80.34±9.34 67.82±9.63 65.34±8.73 t 0.023 5.110 0.206 13.737 P P >0.05 P <0.05 P >0.05 P <0.05组别 心理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64.52±8.43 94.56±10.26对照组 64.31±8.34 65.72±8.64 t 0.116 14.099 P P >0.05 P <0.05

3.讨论

血管内介入术逐渐步入临床,具有恢复速度快、出血量低、创伤小等优势。但临床研究,该治疗措施也存在一定弊端现象,如患者对手术治疗认知不足,导致其产生一定担心及错误认知,易在术前诱发多种负面情绪,进而降低手术成功率[4]。

近年来,我国医疗护理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最新研究显示,心理分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术前对患者心理情绪实施针对性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给予分级护理,具有全面性、程序化以及多方面的护理优势,进而改善其负面情绪,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应激心理,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5]。同时护理人员依据不同等级心理状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一级心理指导,主要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积极消除其负面情绪;二级心理干预主要促进患者全身放松,最大限度缓解负性心理;三级护理主要对患者疼痛实施针对性干预,避免疼痛诱发不良情绪,并积极与患者实施有效沟通,采用专业心理医师进行深沉次干预,促进其建立积极、乐观心态[6-7]。本文研究显示,经护理后实验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该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消除其负面情绪,主要通过护理级别等程序工作,针对不同等级心理状况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进而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血管介入治疗实施心理分级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负面情绪,还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最大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护理中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分级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分级诊疗路难行?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