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体能训练中需持续关注的五个问题
——基于基础保障视角
2021-05-06董德龙
董德龙
(1.鲁东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2.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 福州 350117)
体能训练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体能训练的科学与否更关乎运动员运动生涯的进阶历程,面对国内体能训练存在的诸多困境,尤其是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停滞不前或由于运动损伤终结运动生涯时,改善和建立科学的运动员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可谓有着标本兼治的积极意义。
1 体能训练理念:基础体能或专项体能
从理论上说,完成运动专项本身的动作是最专项或最功能性的训练形式[1-2]。也就是说,进行“专项性训练”就是以最接近目标活动的方式进行训练,并期望在短期内获得最大训练转换效应的一种训练理念。显然,最接近专项本身的动作就是专项技术,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否也一定需要以专项技术动作来完成?在运动员的训练生涯中,专项或非专项体能训练应如何理解?现阶段,这些问题应该是广大教练员与科研工作者持续关注的首要问题。Gray G(2001)[3]提出的训练过程金字塔模型及冰川原理给出的最直接启示,就在于强调体能的基础性地位,即强调基础决定最佳竞技表现。
图1 运动训练过程的金字塔模型[3]
就经典运动训练金字塔模型而言(见图1),Gray在该模型中提出的观点从理论上反驳了体能训练的专项化[4]。在训练的金字塔模型理论中,处于金字塔底端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其次是动作模式(包括协调、躯干功能、爆发力等),最后才上升为专项训练层面的技战术。显然,对于绝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而言,需要强大的灵活、稳定和协调等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影响青少年时期,更影响运动员的未来。许多运动员成年后如果存在灵活性和协调性问题,便通常会被认为是先天不足(即人种论),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能力未能在青少年时期得到有效训练,而这些能力恰恰又是不可逆的,等到成年后再进行训练为时已晚。
从体能训练的手段来看,体能训练手段的迁移效应在反驳自身的专项体能训练,因为,一个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手段,换到其他项目就可能成为非专项体能训练方式,即基础体能训练,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什么训练方式,而是需要发展运动员的什么能力,有些能力是专项支撑的关键,有些则是专项的基础保障。譬如,爬绳、摔绳、推雪橇等体能训练手段曾主要在重竞技项目或橄榄球运动队中广泛使用,并被认为是这些运动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队也开始使用这些训练方法,这种从某些运动项目兴起的体能专项化训练方法在迁移到另外一些项目时也发挥了极大的训练效果,而此时,它们仍然应该被称为专项体能训练吗?这似乎有悖于专项化体能训练的界定规范,而更加符合非专项化体能训练的内在逻辑。实际上,在我们的体能训练中很难找到专项化的训练方法,因为,即便我们发现了体能训练的专项化手段,它也仅是在单方向上成立,如果反过来考虑,这种所谓的专项化体能训练手段是否能够运用到其他运动项目当中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体能训练应以提高某种能力为目的存在,而不一定要局限到基础或专项体能训练的泥潭中。
对于青少年体能训练而言,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阶段,或者说是关键窗口期[5],虽然当前对于存在几个关键窗口期的说法不一,但在其存在性上学者们是达成共识的。首先,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需要多元化发展。在体能训练手段的选择上应该是多元化的,单一化的体能练习不仅扼杀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兴趣,也禁锢了其能力,更造成了训练的伤病。许多教练员不敢在赛前训练中安排高强度的完整性技术训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担心运动员赛前受伤,教练员在赛前最为期盼的就是不要发生赛前伤病,然而,这一赌注式的心理模式往往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日常的基础体能保障不足,过度“专项技术”或所谓的“专项体能”训练所致。其次,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手段需要对应其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也即体能训练手段的选择时机。根据田麦久先生在《运动训练学》中所划分的身体素质敏感窗口期,青少年在体能训练中应该逐步从柔韧、反应速度以及功能稳定的训练方法到精细控制、收缩速度以及空间感觉的训练方法转化,最后实现心肺机能、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该阶段的目的性需要决定了基础体能保障的重要阶段意义。
从人体的生理机制来说,体能训练手段对人体的肌肉或动作模式影响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在现今的体能训练当中,其等长练习、等张(向心)练习、离心练习、等速练习等是肌肉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6-7]。这些手段有着自身的优点,也有自身的不足,如向心练习中的关节角度效应、离心训练中的强肌肉疼痛等,这些练习无论是对于何种运动项目,均会表现出各自的以上特征,具有普适性和一般性意义。如果一定要划分体能训练的专项体能或基础体能,那也是针对训练的比例或训练时机而言,对于某一具体运动项目,某种体能练习手段可能会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如赛艇运动,可能更多地将相关体能手段的练习比例控制在上肢和躯干稳定训练,下肢体能训练比例较低,对于这一运动,上肢和躯干至为关键,因此,若将其界定为专项训练手段,这也只是为了满足这一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需要,因为,该项目需要这种体能训练手段所带来的某种身体素质能力,同时,如果运动员需要在短期内急需获得某种能力的提升,也会专门用某种体能训练手段来提升所需的身体素质能力,这便是这里谈到的体能训练比例和时机选择问题。以上现象在运动员的短期状态调整中最为常见,但不能反过来说这些体能训练手段就是专项体能训练手段,因为,这样的手段同样可以在其他项目中使用,利用的只是这些手段的具体作用和训练时机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能训练的基础与专项体能训练都是为某种能力的提高服务的,只是某些能力是专项发挥的基础,某些能力是专项支撑的关键。
许多教练员担心基础体能训练的结果可能造成运动成绩的低下,这是对问题的片面理解或理念上的机械主义。首先,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技术训练占据主导地位不可撼动。在运动员的日常运动训练中,技术训练比例始终较高,这既是动作技能学习的需要,也是10 000小时定律的应用[8],而体能训练部分则仅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保证各种身体素质得到发展的同时,为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其次,从运动员的训练阶段来看,基础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也是有据可循的。Tranckle、Cushion等人的研究指出[9],运动员的培养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6~12岁期间,出现典型的“采样年”,采用“特意的游戏”进行训练,具有随意性、娱乐性,能提供喜悦和内在动机;13~15岁期间是“专门化年”,在强调运动专项技术培养的同时,保证心肺机能、力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的发展;15岁以后(投入年),大量的练习开始猛烈投入,越来越倾向于运动项目的战略,比赛和技能的发展;18岁之后(保持年),则是运动训练的完善和保持。从以上训练阶段来看,基础体能训练与运动员的训练阶段需求基本吻合。最后,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强大的基础能力才能达到巅峰,如有氧能力、灵敏协调、最大力量、核心力量等等,每一种基础体能都是完成运动技术的保障,而这种保障体现的更是一种基础作用。
2 关节角度训练:是弊或是利
关节运动角度也即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在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附着在关节或韧带上的同一块肌肉在关节运动到不同角度时产生的力量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关节角度时肌肉对骨的牵张角度不同造成的。正是因为人体肌肉在不同关节角度上的受力不一致,导致训练实践中存在薄弱环节角度,即肌肉在最大受力角度上的薄弱性,如肘关节在100°时的受力最大[7],这也是动力性训练的一个不足之处。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就需要针对某一关节角度进行训练。传统上,关节角度训练是指关节在某一角度上持续用力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是等长收缩的一种形式,也可称之为静力训练或关节角度效应。由于类似练习对运动员训练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并可能由于训练中的呼吸等问题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运动员抗阻训练中往往被忽视或不能长期坚持。
运动训练中的任何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一点在前面已有阐述,而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如何运用的问题。可以说没有最好的体能训练手段,只有最适宜的训练手段。关节角度训练的最大作用是提升关节稳态性[10-12],而关节稳态对运动表现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且能提高整体运动表现,因为关节的稳定力量是运动链体形成的关键,这也是人体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原理学说的具体体现。当然,这里谈的关节稳定是一种身体整体观上的稳定,不同于常谈的“核心躯干”稳定,核心躯干稳定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或案例。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关节角度训练的稳定作用机制,蒋雷生(2003)对盂肱关节的稳定机制的研究指出[13],该关节是常脱位关节之一,稳定性主要由静力性和动力性稳定机制决定,并进一步指出肩胛肌的肌力增强和平衡训练有助于将盂肱关节在投掷运动的末期控制在肩胛骨平面,避免达到冠状面而导致前方不稳定现象发生。王宇(2015)对不同角度(30°、45°及60°)静蹲时的股四头肌肌电和髌骨关节受力进行了测量和比较[14],并提出屈膝45°静蹲时股四头肌锻炼效果最佳,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更有意义。同时,关节角度训练对深层肌群和神经控制能力都有帮助作用,从而达到关节稳定训练的目的,Yoann(2017)对盂肱关节的稳定肌力进行了研究[15],证实了该关节不同深浅肌群的用力特征;Norman(2011)证明了坐姿脚蹬单侧膝关节运动中的神经控制路径[16],证实了关节稳定训练的神经控制意义,而我国运动解剖学教材中也给出了神经控制肌肉的两条通路(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强化深层肌群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关节角度训练对运动表现的基础保障作用。
实践中运动员缺乏的常常不只是肌肉力量,而是关节处的肌腱、韧带或相关软组织力量。长期以来,运动员在抗阻训练中主要以快速伸缩运动形式为主,教练员也往往是这样的一种要求或是心态期望,但长期快速伸缩运动的最大弊端可能是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17-18],尤其是快速重复性的单一周期动作(如跳跃者膝)。这里并不是说这种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不可取,恰恰相反,实际上是非常可取的,尤其对运动员的抗阻训练而言是需要这种练习形式的,只是需要从正反两方面来思量。单纯地从发展快速伸缩复合形式的抗阻训练来看,的确会容易造成关节的损伤,这也正是长期快速伸缩复合抗阻练习的弊端,也正是因为它存在这一弊端,就更需要关节角度训练来做关节稳定能力的保障,运动员有了强大的关节稳定保障,运动表现自然会大大提高,动作速度也就顺理成章,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也就会降低。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关节角度训练更是一种基础能力训练,这对运动员的抗阻训练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生伤病,尤其是软组织损伤,他们的运动生涯就会有夭折的风险。
当然,关节角度训练的方法手段比较多,如手枪蹲、小燕飞等动作,在这里不想拘泥于动作本身,因为同样的动作会有不同的练习要求,不同的要求自然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这里着重分析关节角度训练需注意的几点事项:(1)关节角度训练需要在屈曲状态下才能达到一定训练效果。关节呈现一定屈曲角度是这一训练的应用关键,而现今许多教练员在对运动员实施训练时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如:非稳定支撑训练[19],人们通常认为,该种训练手段会发挥关节稳定的作用,的确,这些方法手段在正确的应用下能够达到关节稳定的目的,但也并非绝对,因为,该类方法只有在关节屈曲角度下才能达到关节稳定的效果(即:关节角度效应),如平板支撑,通常会采用完全直臂或大小臂成90°(仅大臂支撑)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而这对肘关节稳定力量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以手腕部为支点,那么肘关节必须在0°~180°的开区间内完成屈曲支撑训练才会达到关节稳定的目的。为此,在这里必须强调关节的屈曲角度范围,否则,事与愿违,这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而言是极其危险的。(2)关节角度训练的速度要将慢速与停顿相结合。速度通常是这一训练被忽略的因素,如:抗阻训练中的拉弹力带练习。不难发现,许多运动员在进行弹力带练习时,通常是以快速伸缩形式来完成的,那么,在基础保障不充分的情况下,长期的该种模式训练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来进行关节稳定训练?”就成为一个值得明确的现实问题。在体能训练中与快速对应的是慢速,因为,只有在慢速下才会获得更好的横向增肌效果[20],关节角度训练由于既要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要发挥关节静力支撑的效果,所以运动员在进行慢速收缩的同时,还需要在某一关节角度和关节峰值角度保持短时的停顿(往往3~5秒),这样的练习效果将会大大提升。(3)关节角度训练要依据项目使用的目的加以应用。关节角度训练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使用表现不一,体操项目的关节角度训练是满足专项发展的需要,篮球项目的关节角度训练可能更在于预防损伤和提高人体链体功能。为此,关节角度训练需要在明确运动项目竞技需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因此,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关节角度训练需要辩证地加以认识和应用,既需要发挥关节角度的训练效果,也要避免长时间的静力训练(在训练中仅需短暂停顿即可),尤其是对于抗阻训练而言(如弹力带)。同时,训练手段必须根据训练目的而定(如利用抗阻来增强关节稳定还是提高快速力量),如此才能保障运动员获得真正的关节稳定力量效果。抗阻训练(或快速伸缩复合抗阻训练)的效果自然会明显提高,伤病降低和运动表现提升也就水到渠成。由此可见,关节稳定的意义能够更好地保障训练的整体效益,克服人体运动链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增强了关节处软组织力量,人体强大的运动链体得以形成。
3 有氧耐力:专项耐力或基础耐力
根据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Neil在《与青少年有氧耐力相关的10个问题》中的界定,有氧耐力可以定义为在运动过程中向肌肉输送氧气并利用它产生能量以支持肌肉活动的能力[21]。由此定义可以看出,该种能力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肌肉运动所需的能量,显然,这对于任何运动项目都是极为重要的。当然,这种耐力可分为专项耐力和基础耐力。我国学者陈小平(2008)的研究指出[22],基础耐力一般是指那些一般的,对专项成绩不具有直接支持作用的耐力;专项耐力一般是指那些专门的,对专项成绩具有直接支持作用的耐力。同时,陈小平根据Neumann等人对基础和专项耐力做了系统梳理(见表1),指出基础耐力是专项耐力的基础,对专项成绩起间接作用,并指出基础与专项耐力训练的总体走向应呈“金字塔”形,即基础耐力的训练量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从表1来看,主要是依据负荷强度而定,在这一点上也符合20世纪90年代“两极化模式”耐力训练的基本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来自德国Mader等人提出的低强度(低于乳酸阈强度)和高强度(明显高于乳酸阈强度)耐力训练的比例问题,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基础耐力就是偏重低强度有氧耐力,专项耐力就是偏重无氧耐力,基础耐力用来满足较高强度的训练,专项耐力用以满足亚极量和极限强度的训练。
表1 不同耐力能力的供能、训练强度和比例
训练实践中也不难发现,许多优秀运动员专项耐力似乎较强,但仍然不能维持高强度长时间的对抗能力,或无氧能力停滞不前,或运动伤病容易发生,或肌肉僵化等等。这实际上是基础有氧耐力不足所致,至少是可能原因之一,许多教练员或运动员在面对以上困惑时,通常会思考“结合自身项目进行高强度耐力训练是否可以”这一问题。在这里,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那只是专项耐力,缺乏基础耐力训练的专项耐力也就失去了根基,基础耐力具有更为普适性的意义,这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23-24]。同时,该种能力对于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更为有意义,由于该项能力的发展敏感期往往在11~15岁时期,虽然也存在第二发展关键窗口期(如15~21岁间),但青少年时期所处的阶段仍然是主要的发展关键期。正是由于该项能力的这些特点与作用,决定了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作用至为关键,也为后期的运动表现提供了运动生涯上的保障。
诸多研究显示,基础有氧耐力与高强度长时间持续做功的能力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25-26],即:有氧能力越强,维持高强度长时间持续做功的能力就越高,这对于诸多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强度对抗项目,如摔跤、橄榄球、篮球等。因此,在竞技实践中,高水平运动员在竞赛时表现出有氧能力不足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基础有氧耐力训练。从这一方面来看,高竞技水平既需要运动员具备专项耐力,更需要一种基础有氧能力的保持。挪威赛艇队在过去的30年期间由落后项目提升到优势项目的主要原因正是基础耐力比例由低到高的翻转式变化所致(见图2)。因此,可以说有氧能力的这种基础保障作用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决定。一些教练员可能还有疑问:既然从事的是无氧能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或是有氧能力并不突出的运动项目,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有氧耐力训练?事实上,无论是提出周期训练的图德·邦帕[27],还是获得六届铁人三项世界冠军的Mark Allen[28],他们都指出,基础耐力是无法代替的一种基本能力。然而,在中国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实践中,基础耐力训练却成为最先摒弃的一种训练方式,这对于运动巅峰的获得是难以想象的。
图2 挪威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在20世纪70-90年代长划有氧训练和大强度训练量的变化[22]
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将追求无氧能力作为至上目标,即“比什么就练什么”的思想根深蒂固。事实上,“比什么不一定练什么”可能更有意义,在这里并不是说不承认“专项特征”,但支撑完成专项特征的训练是另外一个问题,至少单纯地发展高强度无氧能力的效果不会太大,也不会持续太久。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29]:(1)能源物质的储备;(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代谢过程酶活性在训练影响下的改变;(3)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推断,有氧能力能够对无氧能力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当然,有氧耐力训练也需注意训练方法,在这里笔者秉承图德·邦帕、Mark Allen等人的观点,即:在很多有氧能力训练方法中,唯独各种“跑”的训练方式是不能替代的。这种以“跑”为特点的各种训练方式不仅对于基础耐力训练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专项耐力训练也同样重要,要想成为一名世界顶尖运动员,任何一项能力的训练都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运动员基础有氧耐力的训练,它是对专项有氧耐力提升的一种高度保障。基础耐力与专项耐力可能更加呈现“金字塔”式的训练模式,基础耐力的训练既是基础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体快速恢复的关键点之一。
4 专项强度:长期或短期
专项化训练一直是众多教练员执教的典型特点,无论是高级别运动员还是青少年运动员,长期的专项训练成为奉行的主流或代际惯性,但这种专项化强度训练应该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却鲜有研究对其进行探讨。其实,无论是从最初的超量恢复理论来看,还是从后来的运动适应理论来说,均是将专项强度训练置于短期行为框架之下,用于状态调整和训练阶段转换,当然,这种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能训练部分。Bondarchuk指出[30],体能教练既要关注短期行为,也要关注运动员的长期适应,“专项性”应与短期训练反应有关。当然,教练员在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实践中,也需要有“长期规划”的安排。运动训练首先是一种长期规划的过程,而这种规划并不是短期行为的简单叠加,短期行为是集中在某种能力的获得或训练效应的转换上(也可以说是竞技状态的调整),而长期行为是运动生涯的整个框架,可以说,即便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短期行为或短期转换良好,但长期规划实施的科学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和受益者。
据研究显示,国外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往往会集中于40%~60%的技巧性游戏,尤为重视将体能训练融入技巧训练当中[31-32],而国内却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当然,完全照搬国外的训练形式难以成功,但长期的专项强度训练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并且是极其危险的,“慢不下来,也快不上去”的训练状态正是单纯追求专项强度的一个典型体现。专项技术训练往往会以专项强度存在,此时,在体能训练中也要发挥专项强度,那么势必造成长期的高强度训练模式,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尽管竞技体育离不开专项强度,但在体能训练中以绝对比例实施的长期专项强度训练显然不合时宜,目前我国实施的《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人才教育培训规划(2018-2022)》通识教材中从长远规划对我国一般与专项的比例进行了统筹指导(见图3)[33],虽然这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至少表明一般训练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大部分教练员看来,体能训练很大部分在练肌肉,这也确实是20世纪初人们的主流训练认知。但现代体能并非如此,更多的是在考虑动作模式。动作模式是一个多元素组合体,在训练时需要考虑肌肉、神经中枢系统、动力链、本体感受等等,一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某部分肌肉紧或肌肉弱,而很可能是神经科学(神经控制)的问题[34]。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动作正确才能训练有效,但达到这一点显然还很困难,尤其在我国基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对动作模式的长期忽视,不仅影响了在短期内训练强度的质量,更影响了长期的训练规划。
随着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始设计最接近专项的体能训练强度,这就涉及如何权衡体能训练中专项强度与技术训练中的专项强度问题。因为,对于绝大多数运动项目而言,但凡进行技术或比赛训练,往往会突显技术动作的速度和爆发,此时,在进行技术训练时就会着重训练速度或爆发能力,但是,这就容易对关节造成一定损伤,需要在体能训练中辅助以基础保障。然而,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却仍然强化专项强度,造成运动员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基础能力保障训练,导致训练瓶颈的出现或运动损伤的发生。
图3 不同训练阶段一般与专项训练的比例
5 周期化策略:规划或转换
无论是早期美国著名游泳教练员Counsilman提出的“印第安纳系统”训练体系[35],还是后来的Bompa提出的训练周期理论[36],以及Matveev提出的训练分期理论[37],这些学者均把训练周期作为运动训练的重要实施环节。如果说体能训练方法手段是人体四肢和骨骼,周期化则是贯穿全身之经脉,是统领和运行的基本法则,缺乏周期设计的教练员必然是盲目的训练,也是无效的训练。从早期的分期理论[38]到20世纪90年代的“单元训练理论”[39],再到21世纪初的板块结构[40](或者说是从线性周期到后来的非线性周期[41])均可以证明在每个特定历史时期其周期化策略均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虽然不同学者对不同周期理论看法各异,但每种周期理论或类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周期化策略既可以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种长期有序规划,也可以是体能训练的一种短期转换,长期规划是实施框架,短期转换是状态调整,规划与转换是辩证统一体。
如果将前面论述的体能训练方法、手段看作是局部,那么,周期策略便是整体,是具体的原理运用。运动员的训练问题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理的匮乏,只注重短期的问题解决,未能注重长远的规划或转换。就运动员体能训练来说涉及的要素较多,如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等,如何将这些要素进行整合,并达到有序执行是一个关键问题。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周期策略需从长期有序规划和短期适时转换两个角度来对待。运动员需要多年系统训练才能有所成就,所以不能急于求成,应建立长期有序的周期化策略来逐步实现。同时,在面临人体机能的周期性波动和比赛需要时,还应该对周期做出适时调整转换,从而更好地满足比赛需要来实现竞技能力的不断攀升。需要说明的是,从周期化策略的长期规划来看,更应该体现的是一种基础保障模式,而从其短期转换来说则更应该是一种强度训练模式,两者对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周期化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布局:(1)以人体的整体协调为大局。人体运动是整体的发挥,正因如此,才有了现在的整体化训练理念。运动过程中身体的任何薄弱部位(如关节)都会带来极大的运动损伤风险,因此,训练中既应该学会分解,也应该注重整合,单纯展示肌肉的线条美意义不大。(2)以人体的技术为统领,基础体能为保障。技术训练的绝对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缺乏基底的基础体能保障,处于塔顶的技术也将岌岌可危;(3)以循序渐进的训练强度提升为路径,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无法发挥出训练中的体能状态,其根本原因就是体能训练的强度不足,强度不足就会导致韧带肌腱的韧度不足(肌腱的韧度只有在重负荷进行力量训练后增加[33]),运动链就会出现脱节。因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强调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提高训练强度,最终来支撑完美技术的完成。
6 结语
构建和深化中国特色的运动员体能训练体系既是长久之计,也是标本兼治的基本方略,更是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更远方向的起点和支点。体能训练有其自身的根本点或着力点,有着独特的规律和运行法则,是我国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基底性保障。研究认为:(1)体能训练理念要避免专项至上主义,承认专项特征固然重要,但更要认识基础体能保障的意义,并确立以一切训练都是为某种能力提升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2)关节角度训练未能得到合理理解,故而出现了应用中的顾此失彼;(3)有氧耐力往往偏重专项耐力而忽视了基础耐力,致使基础保障不足;(4)专项强度存在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的倒置,于是伤病成为必然结果;(5)周期策略的有序规划和短期转换应是训练实施的辩证统一体,双向兼顾方能呈现更优效果。从本质上来说,运动员体能训练应定位为基础体能和训练目的,且是一种长期行为,在周期化策略的有序规划与短期转化中,应该重视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应用目的与选择时机,且对基础体能训练的关注应该是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基本逻辑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