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课堂观察手段提升学生科学课堂思维品质

2021-05-06林素珍

名师在线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科学分析

林素珍

(福建省厦门市天安小学,福建厦门 361006)

引 言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小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玩中学”能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但把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思维指向性不强的“玩”的基础上是不科学的。学生兴趣十足地动手实验,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参与率,但多数学生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习效果有限[1]。学生倾向于简化复杂的问题,希望得到符合期望的答案,却不愿跨越阻碍他们学习的“障碍”,学生享受的只是实验操作的“自由”,而不是动脑探索的乐趣。为此,教师应深入思考,如何运用课堂观察手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概念的界定

(一)思维场的含义

激发思维和运作思维的条件系统称为思维场。确切地说,它伴随着某一特定问题的情境而产生,由情感动机、过去的经验及外部环境和内部主体状态的相互作用构成。在这里,笔者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科学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思维状态,这样的课堂能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是有条理、有依据、有逻辑的课堂。

(二)科学课堂上学生思维活动的具体内涵

分析,研究;再分析,再研究,这种形式,往复循环,是攀登科学高峰的根本途径。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掌握知识的科学方法。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性反映。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具体地细分为形象思维法、演绎思维法、归纳思维法、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移植思维法、聚合思维法、目标思维法、发散思维法。这样的分类方法专业性过高,为了便于课堂观察分析,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笔者将思维的最基本方法分为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及分类、创新、直觉和评价几类。其中,直觉是指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的直觉灵感,是潜在的、有依据的思考。

(三)对思维深度的解释

思维的深度原指教师考虑问题时,要深入客观事物的内部,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即事物的本质部分,进行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思考。在课堂观察记录表中,思维的深入指为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的难易程度,难易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知识储备及学生的整体情况,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依据以上分析编制课堂观察表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其他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资料,笔者对每堂课进行了细致观察,并认真阅读了有关思维方面的书籍,在此基础上,笔者制订了创建科学课堂思维场的观察表(见表1),用于记录学生在整堂课上的思维表现,分析课堂上学生的头脑活跃程度,以此衡量一堂课上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引导和训练的完成情况,将其作为一堂科学课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表1 创建科学课堂思维场的观察量表(样表)

填表说明:(1)出现时间:以一节课开始的时间为起点填写时间段,如开始后1 分钟至3 分钟,则可记为01—03。(2)序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第一个思维点记为01。(3)学习任务的描述:不是描述课堂教学环节,而是具体写出学生在此处的学习任务是什么。除了这一栏外,其他栏目都填写数字,出现特殊情况时,记录者再用文字描述。(4)思维深度:根据观察者的主观理解来判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5)是否降低难度:指上课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任务,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层次。

“创建课堂思维场的观察量表”不仅可以用在课堂观察及课堂观察后的分析中,还可以用在课前预设环节,预设每个学习任务中的思维点,便于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时间,深入安排每个学习任务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过于注重开展实验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真正学习质量等。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将这一目标落实在动手实践之前,据此制订“创建课堂思维场的观察量表”,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应科学分析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分析:是谁要过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回头潮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科学拔牙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