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杂剧文本的英译模式探究

2021-05-05王澜

今古文创 2021年9期
关键词:元杂剧跨文化交流

【摘要】元杂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所以元杂剧翻译可以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参考平行文本和论文,研究相关的翻译范式,总结出元杂剧中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文本类型的翻译方法,即曲词部分主要采用语境增译法和文化替代法,宾白主要采用直译法和音译法,以及科介部分主要运用注释法,该模式可以为元杂剧文本的对外传播提供可能,也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推波助澜。

【关键词】元杂剧;跨文化交流;英译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126-03

一、元杂剧的时代意义及文本英译的必要性

(一)元杂剧的时代意义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 《倩女离魂》 《汉宫秋》 《梧桐雨》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元杂剧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且元杂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杂剧在当时十分繁荣,从而使它在文学史上获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元杂剧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在当今时代也同样发挥着其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明确肯定了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植根在中华文化之中。

这些元杂剧文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和传承,应该发扬和传播。在大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今天,对元杂剧的推广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以及深化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建设。丰富的元杂剧内容可以激发当今文化研究者进行更多挖掘和发现,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以及对后代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无价之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这在当今时代更加突出了其历史性、价值性,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积淀。

(二)元杂剧英译的必要性

元杂剧虽然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且有关元杂剧的戏曲名家及其著作也是家喻户晓,但对元杂剧的英译模式研究和传播力度并不理想。

如今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注重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也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

因此,文化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跨文化交流也成为重要议题。要想让世界更加认识中国,就应该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元杂剧文化,让这些文化形式和历史名著重新发光发亮。元杂剧的类型多样,且内容丰富多彩,英译可以使其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了解,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同时也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以于大于小,元雜剧的英译是必要的。

二、元杂剧英译及方法的相关论文分析

(一)有关元杂剧英译的论文统计

因在一些文献中是把杂剧和散曲统称为元曲,且一些文献中是散曲即为元曲。故在查阅文献时,为做到资料搜集的全面性,在网络搜索时,输入关键词“元曲英译”后,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论文数量

由图可知,关于对元曲英译的论文发表数量从2014年至2018年只有9篇,且平均每年只有1到2篇相关论文,2019年至今没有相关论文发表。由图可以说明,学者对于元杂剧的英译研究很少,且对这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不理想。元杂剧的英译可以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各民族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当前,元杂剧的英译研究是被需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二)元杂剧的英译的方法统计

在查到仅有的论文中,总结出译者所推荐和提倡使用的关于元杂剧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许多译者认为在翻译元杂剧时,大多采用的方法为直译、音译、语境增译、文化替代和注释,且五种方法的使用频率都大致相同。因杂剧中的意向词较多,有些出现率低的词语连中文读者也不是很熟悉,所以注释在翻译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使译文读者充分理解文章;而直译多出现在一些专有名词或特有的文化元素中,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也在英文译文中更加突出中华特色;东西文化虽然有着差别,但也有很多共性,有许多谚语、歇后语等在英语中也有同等含义的句子,所以文化替代这一方法也被采用;杂剧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地名等则需要进行音译;在翻译中出现的一些词汇有时也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增译和解释,这样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会更高。因此,在对元杂剧的翻译中,翻译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会很大程度提高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三、元杂剧中不同部分文本的英译方法及范例分析

(一)元杂剧中曲词部分文本翻译方法及范例分析

主要为语境增译法和文化替代法。元杂剧中的“曲词”意为配曲的唱词。曲词是组成元杂剧的三大部分之一,在元杂剧的剧本中占有绝大部分。曲词中的文本大多带有抒情性或者叙事性,且它善于从古典诗词中汲取材料,其中的语言特色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深厚,语言表达的措辞和结构复杂多样,有着浓厚的民族特点。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差别在汉语注重逻辑和内在,而英语注重形式和结构。汉语在意合,英语在形合。在元杂剧英译的过程中,一些句子为保证译文的流畅,为了使译文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原文含义和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需要进行增译。如“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中提到离愁之重,车子载不动这一意境写作手法,在翻译时应进行增译,意为“How can such vehicles load these annoyances,which are too heavy to be beard in heart,to be moved?”

这样可使译文读者正确理解为心中烦恼太重,连车子都载不动。曲词部分的文本的内容大多是在一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其中会大量地运用方言和俗语,使曲词内容生动活泼,质朴清新。而一些俗语和成语在英文中也有对应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在翻译时,为使读者更加容易读懂其中意思,理解原文含义,可以运用文化替代这一方法。如“急张拘诸”和“乞留曲律”(康进之,《李逵负荆》)等元代俗语在英语中的对应词分别为“too anxious to be calm down”和“lose one’s breath”还有一些俗语,如“不打不成交”对应的是“no discord,no concord”“金玉满堂”对应为“treasure fill the home”等等。在翻译这一类的词句时,文化替代这一翻译方法也是屡试不爽。

(二)元杂剧中宾白部分文本翻译方法及范例分析

主要为直译法和音译法。元杂剧中宾白也叫道白和说白,它是曲词之外演员所说的话、包括人物之间的对白或独白,又叫做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有着敘述的性质,宾白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宾白部分文本大都是剧内任务的独白或者对话,因此表达的内容不像曲词那样注重形式和表达,文本简单易懂,既利于叙事,又吸引观众。因此可以进行直译,其中提到的一些专有名词或者一些文化负载词,可以直接音译。这样译文既可以传递出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又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形式。但宾白要讲求明白易晓,不宜过文,且说宾白之难不下于曲(王骥德,《曲律·论宾白三十四》)。所以在直译和音译的过程中,也需要准确传递原文含义,避免错译和漏译。这样译者可以积极介绍源语文化,努力传达原作特色,尽可能忠实再现原作整体文化氛围(杨晓荣,1989)。

比如,“你问我去哪里?一头离了莺花地”(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杂剧》)这一宾白句子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可直接直译为“Are you asking me where I am going?Leaving this place firmly.”以及“你休言语我跟下说辞”(尚仲贤,《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可直译为“Do not make comments to what I am saying.”这样的翻译简单易懂,表达准确,也保持了原文结构,做到了忠于原文。另外,宾白中提到的一些专有名词和文化负载词可直接进行音译,如“蓬莱”可直接英译为“Penglai”,“蒲州”音译为“Puzhou”。因此,直译法和音译法可以在宾白部分得以借鉴和运用。

(三)元杂剧中科介部分文本翻译方法及范例分析

主要为注释法。科介也称科范、科、介,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科介所表达的一般包括四种,分别为人物的一般动作、武打动作、人物的表情以及中间穿插的歌舞。科介部分是一种最为直观和形象的记录方式,其语言通常实在描述剧本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或者人物动作中所用到的道具、服装等。科介用最直观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剧本中人物的状态和神情,把读者带到情境之中。

在翻译科介部分文本时,大多会出现一些元代的动作、服装、道具等名词,且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典故。为了更加深入传播元杂剧文化,也使译文读者更加了解中国历史和元杂剧历史,需对其进行注释。比如,“玉环舞蹈”(白朴,《梧桐雨》)的翻译应该进行注释,因提到了杨玉环这一历史人物,所以在杂剧中对这一科介的翻译应对杨玉环进行注释“Yang Yuhuan,who is the imperial concubine of Emperor Xuanzong,can dance and sing well”。这样的翻译也会使读者更加明白和理解其中含义。以及“自取写奁房断送陪随”(关汉卿,《鲁斋郎》)中所用到的道具“奁房”也应对其进行注释,其中文意思为陪嫁的嫁妆,故将其译为“A woman's dowry”另外,杨宪益将“窦娥”直接音译为“Dou E”汪榕培将《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音译为“Du Liniang”这样译文读者会更加理解剧中的情节和内容。

四、元杂剧文本英译模式总结和认识

(一)元杂剧文本的英译模式总结

在对所查阅资料和论文分析后得出,在英译这元杂剧文本时,可以运用和借鉴以上的翻译方法。因元杂剧历史久远,剧本中存在大量文化负载词、专有名词、历史名人和具有元代文化元素的词汇。

且元杂剧中流传了很多家喻户晓的名著,如《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以及《赵氏孤儿》等历史著作,如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所以对其的英译应该加以重视。在英译元杂剧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以上分析和总结出的元杂剧中不同部分的内容和词句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可以借鉴和总结出元杂剧的英译方法和模式。这样不仅大大加强了元杂剧文本翻译译文的准确性,也可以使译文读者更加了解元杂剧历史和文化,使我国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更上一层楼。

(二)启示

虽然总结出英译模式可在元杂剧的翻译中更加地道和准确,但翻译模式并不只是局限于以上几种,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者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译者在翻译的方法和模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译者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这样就会使杂剧文本的英译版本不断更新,也更加准确和完美。因此,翻译的方法和模式是在推陈出新,也是相辅相成,在继承,也在创新。对于杂剧文本的翻译也应如此,不仅要借鉴和运用既有的翻译方法和模式,也应该不断研究和创新出更好的英译版本。这样,元杂剧也会逐渐实现文化“走出去”,并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熊太荣.元杂剧中曲词的语言艺术[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2]王东.元杂剧宾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周亚莉,蔺艳,元杂剧中的文化意象英译策略微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6).

[4]曹广涛.文本类型视角的元杂剧英译质量评估[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09).

[5]李小霞.文化“走出去”与典籍英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

[6]姚艳.基于翻译伦理视角的汉语典籍英译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4).

作者简介:

王澜,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元杂剧跨文化交流
元杂剧中的妓女形象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明代剧坛对元杂剧接受之研究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元杂剧中母亲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小议《元曲选》中的“死科下”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元杂剧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与超越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