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1-05-05李成忠王华袁小强廖光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李成忠 王华 袁小强 廖光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急且严重,患者伴有自发性过度通气,会导致其出现难治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影响预后。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法,可提高机体的通气量,改善患者肺部的换气功能,及时纠正和改善缺氧症状,纠正低氧血症,以改善预后,而机械通气治疗时机的选择也会对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一定影响[1,2]。本研究共选取42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旨在进一步研究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 例。对照组中男12 例,女9 例;年龄18~72 岁,平均年龄(45.23±9.61)岁。观察组中男13 例,女8 例;年龄19~71 岁,平均年龄(45.41±9.3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明确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且本研究在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医院伦理部门批准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脱水、激素类药物,或实施开颅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后予以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即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相同,具体如下。原发性脑损伤和脑损伤严重的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并建立人工气道,静脉泵入镇静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综合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具体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通气模式。对于可以自主呼吸但肺部氧合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辅助自主呼吸(ASB)通气模式;对于伴有低氧血症且呼吸频率较低的患者,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通气模式;对于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选择间歇正压通气(IPPV)/SIMV 通气模式。吸入氧浓度为45%~50%,呼吸频率为12~18 次/min,潮气量为6~10 ml/kg,呼吸时间比为1∶1.2~1∶2.0,压力设置为10~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直至患者恢复自主、稳定呼吸后,撤除呼吸机。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ICU 住院时间、预后情况。预后判定标准:治疗后随访6 个月,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3]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预后评估包括以下几个等级:①预后良好: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恢复正常生活;②轻度残疾:患者治疗后伴有轻度残疾,可在保护下独立生活;③重度残疾:患者虽然处于清醒状态,但身体伴有重度残疾;④植物生存:患者仅有最小的反应,呈植物人状态;⑤死亡:治疗后无效,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ICU 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ICU 住院时间为(6.53±1.02)d,短于对照组的(10.14±1.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7,P=0.000<0.05)。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61.90%高于对照组的14.29%,重度残疾率9.52%低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急且严重,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由于患者多合并颌面部、胸部损伤,故多伴有呼吸功能异常,对患者的呼吸中枢系统产生抑制,影响患者的换气功能和通气功能,造成脑组织缺氧症状持续恶化,可发生脑水肿、难治性低氧血症,影响预后[4,5]。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本院提出对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纠正二氧化碳潴留,缓解机体缺氧和低氧血症,对治疗非常有利[6]。本研究显示,运用常规治疗+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获得了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种治疗方式有利于改善机体的血氧指标和血气指标,及时纠正缺氧状态、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同时,观察组ICU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不仅说明早期机械通气有利于缩短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还说明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重度残疾率[7]。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更有利于其血气和血氧指标的改善,同时可缩短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预后佳,具备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