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的四重意蕴
2021-05-04孙一平
[摘要]学史明理,应着力把握好四重意蕴,即在正确党史观的指引下,深刻认识坚持人民至上是党披荆斩棘、战无不胜的根本所在,坚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环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改革创新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学史明理;人民至上;集中统一;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3;D2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4-0059-04
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守初心、担使命、明大道、辨是非,迎难而上斩荆棘、顺势而为抓机遇,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站在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学习党史的号召,明确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任务。其中,明理是根本。理不明,则信不真、德不正、行不实。明理是信的前提,是德的导向,是行的动力源泉。何谓学史明理?就是要通过党史学习,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解,认清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最终落实在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心认同上。其中,尤其要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之理、“坚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之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理、“坚持改革创新”之理。只有深刻理解好这四重意蕴,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关键问题想得清楚、讲得明白,从而达到学史明理的目的。
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①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写在旗帜之上。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时,就明确提出“要将这政权放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外抗侵略、内斗独裁。1944年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斯坦因对话时,曾讲道,问我们是为我们的党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去问我们的人民吧,去哪问都行,他们最清楚我们是为谁服务的,因为他们有跟我们同患难的经验。正是因为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有了人民群众“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的壮举,才有了轰轰烈烈的百万民工支前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黨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不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人物。改革开放之后,党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头等大事。从稳步解决温饱到总体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方面,通过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使我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依法实行民主权利得到了更好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与人民风雨同舟、共历患难。历经8年,党带领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实现了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诺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学史明理,就是要我们透过党的百年历史,感受到党对人民的挚爱与深情和人民对党的拥护与支持,领悟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进一步理解人民是党执政的深厚根基和力量源泉,“人民至上”是党能够披荆斩棘、战无不胜的根本所在,从而更加坚定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坚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①“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②
党的历史证明,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实现得越好,党员干部的执行意识就越强,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就越高;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实现得不好,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丧失战斗力。在古田会议之前,红四军领导人对“由谁领导、听谁指挥”的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军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残余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有所发展,部队思想混乱、士气低迷,面临严峻考验。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统一了全军思想,加强了团结,大大提升了战斗力。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大规模协同作战的出现,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正是有了刘邓大军坚决执行中央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才换来解放战争整个态势的根本改变。新中国成立至今,风雨70余年,党带领人民治国理政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条件;在党中央对改革开放的通盘考虑下,我们从兴办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我们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控新冠、脱真贫,统一调度、对口支援、定点帮扶,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
学史明理,就是要明确“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各具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和必备条件,是党能够干对事、干成事的关键,进而在新时代更加坚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伟大成果。毛泽东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过很多思考,但毋庸讳言,当时的实践探索出现了曲折。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汲取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打破思想上的长期禁锢,与“两个凡是”错误方针斗争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国内新旧观念激烈交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形成的;是在“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验、不断总结中发展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锚定方向。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有了明确的指向。党的十三大以来,历届党代会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铸就辉煌。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不足4000亿元到突破百万亿元,经济实力提升迅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世界商品消费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带领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也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成就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学史明理,就是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从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历史性成就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从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宏图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行性。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矢志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是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①“改革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②
纵观党的历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以党的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党的理论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都是照着现实来,奔着实践去,要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不同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针对相应的时代课题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之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脚步加快,不断产生新问题,就需要用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因此理论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创新意识,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改天换地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民主革命时期,党通过理论和制度创新加强思想建设和纪律建设,反对党内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保证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形式不断创新,如在思想建设上,实现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纪律建设上,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在反腐败斗争上,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等等。党按照时代要求变革自身,革除积弊,增强活力,实现自我净化,进而领导和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以改革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新时期,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创新中走向成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改革贯穿各个领域和全过程,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学史明理,就是要从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演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探索中认识到改革创新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路径,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理论没有创新,就会被时代抛弃;政党没有革新,就会丧失生命力;国家没有改革,必然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在新发展阶段,更要强化改革创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研究”〈项目编号:2019MZD02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党史出版社,2021.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孙一平,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任征
①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求是》2019年第15期,第5页。
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
②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04页。
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②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4日,第2版。
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
②《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日报》2016年4月20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