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设计策略

2021-05-04张涵

艺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转型策略乡村振兴

摘要:受城市化的冲击,苏南乡村面临着经济文化落后、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苏南乡村居住形态的发展现状和原因,结合政策背景提出设计策略,旨在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飞跃、社会变革、文化繁荣,发展成果丰厚。但这一时期也暴露出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矛盾不断激化等问题,乡村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在此过程中受到了巨大冲击,深刻影响了乡村居住形态的演变。2018年,国务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迎来新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研究乡村居住形态的设计策略对于促进我国城乡协同健康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居住形态是指社会系统作用于居住场所所表现的物质和精神形态的概念,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1]。前者指居住的空间形式,即容纳居住主体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包括住宅的布局形态、户型划分、材料与装饰等;后者指居住主体在居住空间所进行的各种行为,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两大方面。

2 苏南乡村居住形态的发展现状及现状形成原因

2.1 发展现状

2.1.1 乡村面貌千篇一律

苏南地区土地肥沃,乡村数量众多,但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许多乡村面貌千篇一律,缺乏辨识度。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的村庄大多采用相近的手法和元素,例如,在村庄的公共空间建一个休闲凉亭,在村口立一块石头,参照城市住宅户型设计住宅户型,存在诸多雷同之处。

2.1.2 住宅适应性不佳

苏南地区的乡村住宅分为村民自建的住宅和政府统一规划的住宅。自建住宅能够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但缺乏设计感,内部功能空间划分不合理,配套设施不齐全,舒适性较差;政府规划的住宅则存在照搬城市小区户型的现象,没有从使用者本身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出发,面对不同农户家庭的多样化需求,住宅的适应性不佳。此外,农户对于住宅的需求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而现有的住宅布局无法轻易改动,也没有考虑日后的改擴建需求,适应性较差。

2.1.3 居住主体老龄化严重

苏南乡村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江苏省2018年的调查显示,省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6.03%,空巢老人比例达55.3%。乡村住宅多为自建房,在建设之初缺乏对老年人居住的考虑,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卫生间距离老人卧室较远、流线过长、如厕隐患较大的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此外,乡村缺乏配套养老设施,住宅内家具设施较为简陋,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老年人的晚年康养。

2.1.4 建筑风貌东西杂糅

苏南乡村传统民居的特点是白墙黑瓦双坡顶。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受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苏南乡村民居建筑风貌出现了东西方文化混合的现象。有的民居依然保持着白墙黑瓦的基本面貌,有的却模仿欧式风格,出现了罗马柱、地中海栏杆,立面也全部采用瓷砖拼贴,这种对外来文化不加选择的照搬和盲目利用,反映出乡村传统文化的迷失。

2.2 现状形成原因

2.2.1 对乡村特色的挖掘不足

不同乡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资源、民风民俗各不相同,每个乡村都具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但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许多乡村对自身的特色挖掘不足,没有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规划设计,致使乡村缺乏辨识度,村民的认同感也不强。这种发展方式缺乏对乡村资源禀赋和潜在特色的挖掘,会给人带来“千村一面”之感。

2.2.2 家庭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

(1)家庭结构变动。农村家庭结构类型包括核心型、主干型、空巢型等,类型多样。同时,家庭结构始终处于缓慢的变动之中,当发生婚丧嫁娶、新生儿降生等情况时,家庭生活的主体会发生变化,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会相应产生变化。而现有农宅的户型布局难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有效改动,面对不断产生的新需求,空间上的发展存在滞后性。

(2)产业结构变动。苏南处于江苏省的经济先发区,经历了工业化和“异军突起”,经济较为发达,许多村庄存在两种以上的产业。目前乡村振兴政策大力推进乡村三大产业协同发展,部分自然、文化资源较丰富的村庄,旅游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不同的农村家庭往往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的从事传统农业,有的成为工厂职工,有的从事商业活动成为个体工商户,不同产业类型对空间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但现有农宅大多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造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存在冲突,难以满足人们新的需求。

2.2.3 乡村人口流失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南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经济水平也大幅提高,城乡差距与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国家政策的鼓励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释放了乡村发展潜力,带来了乡村社会的一系列变化。

这一阶段,青壮年外出打工形成风潮,受该风潮的影响,苏南地区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比例超过社会平均值。在2012年对无锡21个村庄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无锡乡村留守老人的比例远超城市,达15.98%。

对城市就业资源、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追求带来了频繁的人口流动,有能力的村民往往选择在城市中购房定居,倾全家之力在城市中安家落户,导致乡村民生愈发凋敝。

2.2.4 乡村传统文化迷失

中国乡村传统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礼治秩序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乡村实现了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社会向快节奏、市场化的现代社会的接轨,现代工业文明渗透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有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对自身文化不自信的心理影响,乡村出现了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的怪象,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吸收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文化特色。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形态的设计策略

3.1 乡村定位特色化

苏南乡村类型复杂多样,各个乡村的资源特色和自然禀赋各不相同,因此要立足于乡村本身的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挖掘与利用,明确乡村的产业定位与客群定位。常见的类型有观光农业型、休闲旅游型、特色文化型乡村。

3.1.1 观光农业型乡村

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较丰富的乡村,如以种植水蜜桃、茶叶为特色产业的乡村,可以发展为观光农业型乡村。可以以乡村农业资源观光和采摘体验为主要活动,围绕观赏和采摘两大特点进行特色挖掘,春季时可以观赏桃花,夏季时可以采摘水果,形成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链。

3.1.2 休闲旅游型乡村

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村可以发展为休闲旅游型乡村。可以通过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例如,苏州昆山锦溪镇计家墩村就利用当地的青山绿水和原生态的田野发展成了苏南乡村旅游的热门地点,其在村落的原有肌理上开发民宿、长租住宅等,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城市的游客,激发了乡村的发展活力。

3.1.3 特色文化型乡村

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乡村可以发展为特色文化型乡村。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民俗活动、文化节等招商引资、吸引游客,既能传承延续优秀的传统民俗,又能为当地创造经济收入。

3.2 户型组合多元化

针对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类型多元化的现状,在设计户型时,应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多类型的户型设计,以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3.2.1 针对不同家庭类型

核心家庭指由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为3~4人,对于空间的需求相对较小,2~3间卧室即可满足家庭使用需求,相应的辅助空间面积也较小。主干家庭指以父母为主干的家庭形式,多为三代同堂,一般为4~6人,需求的建筑面积较大,卧室数量在3~4间为宜,相应的辅助空间数量也较多。空巢家庭则主要针对老人进行适老化设计,要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活动空间应尽量安排在底层,保证流线的简洁通畅。

3.2.2 针对不同产业类型

农业家庭主要指主要进行种植粮食、水果、花木等生产劳动的家庭,其居住空间除了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还应有存仓粮食、农作物、农用机动车和农具等的空间,对于储藏的需求较大;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农业家庭还需要办公空间、接待空间等。在空间布局设计中应该保证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区明确,互相具有独立性,避免交叉干扰。农业型家庭的住宅设计适宜应用带庭院的多层住宅模式,底层可以布置生产空间,楼上可以布置生活空间,庭院空间也可以满足农忙时的生产需求。

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主要分布在城鄉接合部和靠近乡镇工业园区的地方,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2]。这类村民身份为企业职工户,主业是在工厂工作,虽然家中有农田,但大部分都承包了出去,自己很少打理。针对这一类家庭的空间布局设计,除了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外,还可以借鉴城市住宅的规划模式,追求空间品质和生活上的舒适性,在功能设计上可以布置书房、阳光房、健身房等功能空间。

一、二产业的良好发展,能够推动餐饮、文娱、商业、旅游的发展。乡村房屋的空置率较高,可以利用这些空置的房屋进行商业活动,如经营商铺、农家乐、民宿、长租住宅等。

3.3 生活空间适老化

苏南乡村老龄化严重,留守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在乡村居住形态的设计中需要合理应对乡村老龄化的现状,从老年人生理、心理、养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老年人在生理上身体机能下降、行动不便,心理上安全感缺失、孤独感加重[3],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安全性、归属感和邻里交流等角度出发。

3.3.1 增强居住空间的安全性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对居住空间的安全性要求提高,因此,在设计中应强化无障碍设计,包括去除高差、设置坡道、保证轮椅回转和加装必要的扶手等。

3.3.2 增强居住空间的归属感

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闲暇时间增多,寂寞感与日俱增、在乡村居住空间设计中,应注重尺度比例的舒适宜人,对特定场所重点打造,选用暖色调和质地温和的室内材料,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3.3.3 创造居住空间的邻里交流

乡村老年人居多,居住空间距离较近,具备推动邻里交流的天然属性。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中创造适合邻里交流的空间非常重要,可以建造开放性较强的庭院、阳台和窗边空间,打通内外的交流。

3.4 建筑设计地域化

乡村居住形态作为乡村整体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在形、色、质、尺等维度上应与乡村的整体风貌协调,生产生活也应与乡村文化相适应。因此,在乡村居住形态的地域性设计上,可以从地域建造的传承与发展与在地文化的延续与利用两个方面入手。

3.4.1 地域建造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地域性建造是对地域文化的最直观的回应,主要包括延续传统布局、利用本土建造材料、重构传统建筑语言3种形式。在延续传统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能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也有利于保留乡村的原有肌理;对本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能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烙印,给人以回归乡土的亲切感,是延续地域文化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建筑语言进行重新演绎,使其与村民生活过的场景产生关联,有利于村民记忆重构,唤醒曾经的乡村记忆,激发人们对土地的情感。

新建建筑不能是对传统建筑的粗暴模仿,而要既能满足新时代的居住需求,又能通过对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重构勾起人们内心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3.4.2 在地文化的延续与利用

在地文化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人文文化,前者包括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风情民俗、发展历史和名人文化等,可以通过挖掘合理利用在居住建筑中,形成乡村的特殊记忆点;后者则是与当地村民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当地整体的生活方式也是当地的人文文化,将日常生活体验作为重要的设计基础[4],有利于建立村民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4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苏南居住形态转型设计,需要在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要与村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紧密结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的经济产业、社会结构、文化审美,进行多维思考和理性重构。应立足政策背景,充分考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挖掘乡村特色,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和经济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同步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图景。

参考文献:

[1] 李斌.天津城市居住形态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3-4.

[2] 李逢琛.基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农村住宅户型设计研究——以成都市近郊地区为例[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5:82.

[3] 周燕珉,程晓青.老年住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4-35.

[4] 鲁强.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在地性"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7:95.

作者简介:张涵(1996—),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方法与理论。

猜你喜欢

转型策略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广电媒体面临的困境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