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和磁共振成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5-01陈丽平
陈丽平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CT、MRI 均为临床应用广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独特的CT、MRI 影像学特征,通过对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1-2]。本研究总结分析我院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并评估分析CT、MRI 诊断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开展本研究,择取此期间我院就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5 例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汇总分析25 例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男14 例,女11 例,年龄28 ~71 岁,平均数(54.52±3.08)岁,其中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2 例,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 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CT、MRI 检查,CT 检查利用我院多层螺旋CT 完成,层距设定为5 mm,层厚设定为5 mm,电流设定为240 mA,电压设定为100 kV。检查期间医师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告知患者保持静止,扫描范围自颅顶区域至颅底区域。完成上述操作后于患者右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辅助注射碘海醇1.5 mg/kg,行阈值触发扫描,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图像,完成扫描后传输图像数据至工作站,经图像处理后进行诊断评估。
MRI 检查利用我院磁共振扫描仪完成,对患者病灶区域行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设定T1 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模式,重复激发时间设定为400 ms,回波时间设定为8 ms。设定T2 自旋回波序列扫描,重复激发时间设定为2400 ms,回波时间设定为90 ms,视野设定为48×48 cm。完成常规序列扫描后实施增强扫描,医师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使其肢体保持静止,选择右侧肘部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0.4 mL/kg,扫描范围自颅顶至颅底,行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扫描,依据扫描图像评估患者病情。
1.3 评价标准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单一CT、MRI 及联合应用CT、MRI 诊断准确率,并研究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诊断方式准确率
本研究中25 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确诊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其中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2 例,占比88.0%,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 例,占比12.0%。
CT 检查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0 例,诊断准确率为40.0%,10 例患者中脑内型8 例,CT 表现为点状钙化及等密度,增强扫描可见显著强化。脑外型2 例,8 例漏诊,7 例误诊。MRI 检查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6 例,诊断准确率为64.0%,其中脑内型15 例,脑外型1 例,误诊4 例,漏诊3 例,患者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边缘环形短T2信号或短T1 信号,无显著边缘强化。联合应用CT、MRI检查确诊22 例,诊断准确率为88.0%,对比不同诊断方式准确率,联合应用CT、MRI 高于单一CT、MRI 诊断(P <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诊断方式准确率[n(%)]
2.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MRI 影像学特征分析
25 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CT 检查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分布范围为7 ~20 mm,分布位置以脑皮质区为主,左额叶10 例、右枕叶5 例、左颞枕6 例、其他4 例。海绵状血管瘤形态为分叶血管团或红色圆形,形状与桑葚或草莓类似。25 例患者中肿瘤密度不均匀12 例,肿瘤密度均匀13 例,出血及钙化各5 例。14 例患者病灶边缘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结构,11 例患者病灶边缘无规则形态。15 理论患者病灶边界不清晰,10 例患者病灶边界清晰。
25 例患者经MRI 检查,T1WI 为点状高信号共9 例,结节状低信号且轮廓清晰共10 例,高低混杂信号共6 例。T2WI 低信号影12 例,高信号影10 例,3 例患者为高低混杂信号影。
3 讨论
3.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分析
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区域起源于脑内毛细血管,该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疾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3]。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发病源自于海绵窦区域,属团状血管结构,无包膜且边界清晰,切面为海绵状态。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生长空间较大,可导致邻近组织器官压迫,进而诱发头痛、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症状[4]。
3.2 CT 及MRI 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价值分析
总结分析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内容,CT 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为40.0%,MRI 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为64.0%,联合应用CT、MRI 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为88.0%,可认为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诊断。CT 是临床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方案,其主要优势为检查速度快,可准确定位血管瘤生长的准确部位,并能够测定肿瘤体积,与MRI 相比检查费用更低,检测出血及钙化敏感性较高。MRI 可实现多序列及多方位扫描,能够清晰显示不同部位病灶的整体结构,不同类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 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可实现鉴别诊断[5]。联合应用CT、MRI 诊断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提高钙化及出血检出率,并能够通过不同方位及不同序列扫描详细观察病灶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3.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CT 表现为近似圆形或圆形、边缘清晰、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大部分病灶密度不均。如患者合并出血,病灶体积显著增大,随出血时间延长,出血病灶转变为低密度,并伴有钙化。经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病灶内改善及血栓形成情况与强化程度相关[6]。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典型MRI 表现为无脑水肿高信号及周边环状低信号,患者具体MRI 表现与瘤体内部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相关,少量反复性出血可导致瘤体内存在正铁血红蛋白,MRI 表现为长T2 短T1 信号,少部分患者呈现低信号或等信号[7]。
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存在脑膜阻隔性作用,肿瘤无法进入前后颅窝,分布位置多为中颅窝区域,大部分肿瘤爬入性侵入患者鞍内及颞叶区域,CT 检查可见外大内小的哑铃状或椭圆形病灶结构,且边缘光滑平整,为高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可见环状或均匀强化。MRI检查可见T1 延长,形成底部向外侧的葫芦状肿块结构,脑脊液信号与T2 信号,增强扫描后产生明显强化的特点。
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具有典型MRI 表现,少部分高密度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需与脑内肿瘤及脑出血进行鉴别诊断。如患者为海绵状血管瘤,且出血量较大,经CT 平扫可见高密度均匀影,MRI 检查可见T1WI、T2WI 均为高信号,脑内血肿为主要影像学表现,且边界清晰度不佳,无典型MRI 表现,与其他类型血肿鉴别难度较大。脑肿瘤所致出血多表现为占位效应与周边组织血肿,经增强扫描可见环状强化或不规则团块,如患者出血区域对病灶产生遮挡,需间隔1 ~2 周行MRI 检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基底节区域出血,依据出血部位可进行鉴别诊断。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需要与神经鞘瘤及脑膜瘤进行鉴别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T1WI 为略高信号或等信号,T2WI 为高信号。脑膜瘤患者均为低信号或等信号。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血管畸形,经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水平近似血管影,显著高于脑膜瘤,且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边缘结构更为光滑,无水肿等征象。神经鞘瘤则表现为T1WI 不均匀低信号,T2WI 不均匀高信号,增加扫描显示为囊壁区域强化作用,据此可鉴别诊断。
综上分析可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联合应用CT、MRI 临床价值突出,可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