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人生的人文律动: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巡礼

2021-05-01杨艳

电影评介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贺绿汀音乐创作创作

杨艳

一、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述要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原名贺安卿、贺楷、贺抱真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教育家,于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钢琴与和声学。在1934年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上,其作品《摇篮曲》和《牧童短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重庆育才学校、鲁迅艺术学院从事音乐教学和音乐创作,创作了著名的抗日歌曲《游击队歌》《中华儿女》《上战场》《还我河山》《保家乡》等作品,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奋勇杀敌和抗日斗争的信念,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和陈毅等中共领导的赞许。1943年贺绿汀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书并创作音乐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一职,并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同时创办上音附小和附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才。贺绿汀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从出生到逝世历经了几乎整个20世纪,因此,贺绿汀的音乐创作都厚重地刻上了时代印痕。

贺绿汀自1934年进入明星电影公司担任作曲参与左翼电影事业以来,编配过音乐的电影有《马路天使》《清明时节》《船家女》《都市风光》《春到人间》《十字街头》《狂欢之夜》《压岁钱》《古塔奇案》等,创作的电影歌曲包括《四季歌》《大世界》《天涯歌女》《西湖春晓》《秋水伊人》《湖上之歌》《桃源春梦》《为祖国战争》等。其中,为影片《马路天使》编配的《天涯歌女》成为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电影歌曲经典作品。

二、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的特征分析

在贺绿汀众多电影音乐创作中,电影歌曲创作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音乐创作与刚刚起步的有声电影紧密结合在一起,紧扣时代主题,有效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其音乐借助音响的听觉体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场景情绪、深化故事主题、烘托环境气氛。刘叶波、金鹃飞的《贺绿汀电影歌曲<游击队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风格》[1]认为《游击队歌》是早期电影歌曲的佳作典范,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高度,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电影插曲。文章从作品融入民间音乐元素,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作品反映时代特点,凝聚大众的民族精神;作品创作理念从真实生活出发,蕴含朴实的情感,具有感染力;歌曲的旋律创作独具匠心,节奏轻快等方面,详细阐述《游击队歌》。基于对《游击队歌》音乐特征的认识,文章认为要想完美演绎演唱风格,就必须建立在完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融入特殊情感,使演唱者能领会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完美演绎作品。刘叶波的《贺绿汀电影歌曲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以<春天里>和<游击队歌>为例》[2]一文以《春天里》和《游击队歌》两首作品为例,先概述贺绿汀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而后探讨贺绿汀电影歌曲特征,刘叶波认为贺绿汀的电影歌曲具有独特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情感的朴实性,并详细研究贺绿汀电影歌曲的演唱风格,对大众深刻认识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特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此外,类似的代表成果还有赵丹的《<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3]、封敏的《<马路天使>与新现实主义——兼论三十年代左翼现实主义》[4]、袁庆丰的《<马路天使>:新市民电影的经典之作——基于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背景的审视》[5]等,这些文章从某一电影歌曲的微观角度解读贺绿汀的电影歌曲创作特征,有利于人们掌握贺绿汀电影歌曲《游击队歌》《马路天使》的风格和艺术表现。

三、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的贡献述论

论述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贡献的研究成果有朱天纬的《贺绿汀和他的电影音乐作品》,以贺绿汀诸多作品为例,论述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创作贡献。文中指出,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创作有很多器乐作品,如《都市风光》是其配乐代表。在影片《压岁钱》中,“舞台演出表演唱《新年歌》借鉴吸收了民间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传统说唱风格,而舞台演出的舞曲,则采用了外国音乐的因素,轻快活泼,不仅突出高音木管乐器的装饰音,还使用了锣鼓说唱,用来丰富电影的色彩。”[6]求索在《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7]认为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创作,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贺绿汀根据电影整体构思、人物性格特征、剧本主题思想以及画面规定情景来确定体裁,重视音乐自身的体裁特点与电影整体风格相统一;第二,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蕴含民族风格,同时包含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技巧;第三,其作品经常采用A-B-A三部曲式或A-A-B-A“起承转合”的民歌结构形式,在创作手法上,贺绿汀重视变化统一的美学规律,具有严密的构思与布局;第四,贺绿汀之所以能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与他长期的生活、艺术积累密不可分。

郑健在《浅谈贺绿汀与电影音乐的渊源》[8]中指出,聂耳的推荐和影响使贺绿汀逐渐接触到电影,开始创作电影音乐,使中国电影音乐由原先现成的音乐发展成为符合电影主题的专门音乐,使其更加专业化、音乐体裁多样化,并且在结合西方音乐创作特色的同时,使该音乐保持本土民族特色,创作民族特色的电影音乐。周兰的《中国早期电影艺术之“第二台词”略解——以贺绿汀抗战前期的电影歌曲创作为例》[9]概括当时贺绿汀电影音乐的创作特点与贡献,认为贺绿汀的电影音乐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宣扬“救亡和民族精神”,并且将本民族的创作特征与西方传入的作曲技法相结合,使之与电影内容相挂钩。焦敏、张伟的《论贺绿汀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10]指出,贺绿汀的音乐往往根据电影主题内容选择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其中《天涯歌女》就是典型例证。

上述成果论述了贺绿汀与电影音乐的渊源及其对电影音乐的贡献,从侧面映射出电影音乐在当时社会文化与生活中占据的重要作用。

四、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的意义阐释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的重要阶段,电影创作者空前重视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其中,论及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意义的代表成果有居佳英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解构》[11],阐述20世纪30年代电影音乐创作背景,以电影《马路天使》的音乐为个案开展研究,概括与总结这一时期电影音乐的创作特点,并对贺绿汀电影音乐的价值和意义给予肯定。郭红丽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分析》[12]中以电影《马路天使》为案例展开分析,认为这部电影中的配乐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发展的特征,极具代表性。类似研究还有张艳珍的《早期电影歌曲时间意象研究(1930—1949)》[13]、程娜的《中国早期电影歌曲及其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影响》[14]、邢雁冰的《娱乐视角下的中国早期电影(1905—1949)》[15]、周仲谋的《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一翼》[16]、卢冰与王维克的《中国早期音乐家对我国电影音乐发展的贡献》[17]、赵志奇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属性——再谈早期30年代电影音乐的中国化问题》[18]、王军的《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歌曲探析》[19]、孙曉天的《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20]等,这些文章解读了贺绿汀电影音乐的意义。335A77C9-C0DD-45C5-936F-EC0409F51462

可以说,贺绿汀在近现代电影音乐史中的地位由其作品作为基础支撑,其电影歌曲创作旋律优美、题材丰富、个性鲜明、时代性强,同时歌曲能为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提供丰富有力的保证,极大地促进了电影歌曲和电影事业的发展。贺绿汀为中国近代电影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电影音乐创作为中国近现代电影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财富。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个人的勤奋努力以及后天的社会生活感悟;另一方面源于其作品中蕴含独特的民族性、朴实的情感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位音乐家的思想基本上寄托在其作品之中,贺绿汀诸多电影音乐作品充分运用民间音乐的调式和调性,甚至有些电影歌曲直接选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改编。例如电影歌曲《春天里》由民间音乐与现代群众歌曲结合而成,《天涯歌女》根据民间音乐改编而成。

结语

贺绿汀的电影音乐描述内容大多为当时身处中国苦难社会的劳苦大众,音乐视听和音乐审美符合大众需求,音乐表达感情真挚不失华丽,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选词用调上做到雅俗共赏,例如电影歌曲《游击队歌》整首作品的情感表达简洁质朴而又不失强烈,这首作品歌词搭配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贺绿汀投入深厚情感创作音乐,他认为只有有情感的音乐才是活的音乐,才能使听众与音乐产生心灵共鸣。贺绿汀电影音乐的一大特色就是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和精神,这是其一生的艺术追求,他充分运用所学技巧彰显所处时代的精神。如《游击队歌》就刻画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从贺绿汀电影音乐研究现状来看,目前研究贺绿汀电影音乐的方向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其电影歌曲产生的历史人文、创作缘由、意义与影响进行研究;其二,从其電影歌曲创作的音乐本体进行微观剖析,其中无外乎集中在其作品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线条和作品的演唱风格、情感投入、情绪把控等方面;其三,从其电影歌曲的整体研究中捎带性地或者说作为案例性质的研究,以此作为对这一时期电影歌曲发展特征的佐证。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歌曲研究的一般思路,无新意、独创性和独特视角。未来研究者能否从贺绿汀电影歌曲对电影音乐促进效能角度、电影歌曲对社会文学影响角度、电影歌曲对左翼文化发展影响角度、电影歌曲对所处社会发展影响的角度以及贺绿汀电影歌曲对当下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对如今中国社会走向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刘叶波,金鹃飞.贺绿汀电影歌曲《游击队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风格[ 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96-99.

[2]刘叶波.贺绿汀电影歌曲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赵丹.《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 J ].电影艺术,1979(06):38-45.

[4][5]封敏.《马路天使》与新现实主义——兼论三十年代左翼现实主义[ J ].当代电影,1989(05):97-102.

[6]朱天纬.贺绿汀和他的电影音乐作品[ J ].当代电影,1985(03):48.

[7]求索.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 J ].音乐艺术,1981(02).

[8]郑健.浅谈贺绿汀与电影音乐的渊源[ J ].电影文学,2008(24)24:205-206.

[9]周兰.中国早期电影艺术之“第二台词”略解——以贺绿汀抗战前期的电影歌曲创作为例[ J ].电影文学,2011(06):

117-119.

[10]焦敏,张伟.论贺绿汀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 J ].电影文学,2007(16):85.

[11]居佳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解构[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12]郭红丽.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分析[ J ].电影文学,2014(14):127-128.

[13]张艳珍.早期电影歌曲时间意象研究(1930-1949)[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14]程娜.中国早期电影歌曲及其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15]邢雁冰.娱乐视角下的中国早期电影(1905-1949)[D].沈阳:辽宁大学,2007.

[16]周仲谋.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翼[D].上海:复旦大学,2013.

[17]卢冰,王维克.中国早期音乐家对我国电影音乐发展的贡献[ J ].电影文学,2008(07):29.

[18]赵志奇.历史语境与文化属性——再谈早期30年代电影音乐的中国化问题[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3):35-38.

[19]王军.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歌曲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7.

[20]孙晓天.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335A77C9-C0DD-45C5-936F-EC0409F51462

猜你喜欢

贺绿汀音乐创作创作
立足传统 立命时代——贺绿汀声乐作品创作研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与理念研究
——评《贺绿汀与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一墙之隔》创作谈
歌剧《贺绿汀》剧照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花岗岩脑袋”的贺绿汀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