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软担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30王巧霞于国燕
王巧霞,于国燕
(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急诊科,甘肃 武威 733000)
国内外担架种类繁多,但在设计制作方面均参差不齐,比如在结构、功能、材料等的选择上都是参差不齐,使用时不能满足于临床中的各种特殊情况,例如:普通担架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各种交通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的救援要求;老旧狭窄楼房救援时,担架不能伸缩施展,增加了转运难度且存在安全隐患;特殊环境下转运时,患者对安全、效率和舒适度的要求提高,但普通担架均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各种结构设计上的局限,使得担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不便和安全隐患,从而增加了医护工作的强度,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以软担架还应具有较好的平衡性和减震性等,以减轻甚至消除患者在推送途中所受的颠簸可能发生的二次伤害[1]。
1 资料和方法
1.1 选材和制作
选用质地致密、结实耐用的绿色帆布。将绿色帆布双层缝制,规格170×80cm,头端和左右两侧各缝制三个手抓带,脚端缝制两个手抓带,所有手抓带均采用包边缝制,以增加手部的接触面积而减轻手的压力;在距头端和脚端30cm 处各缝制两个活扣式上肢和下肢约束带,在腰部和腿部缝制两个活扣式安全带,软担架背面中上位置缝制一个硬板固定袋,以放置硬板用于紧急胸外心脏按压或有腰椎损伤的患者。如图1 所示。
图1 改良式软担架示意图
1.2 使用方法
将软担架平铺于床上或患者所在的位置,视情况铺一次性中单,便于更换,患者平躺于软担架上,操作者将固定带穿衣式分别固定好肩部和腿部,安全带系于患者的腰部和腿部,若有脊柱损伤或行胸外按压放置硬板固定。通过旁侧的多个手抓带抬患者至转运目的地,可以采用两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或四人搬运法,搬运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搬运者的多少来决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15 年与2016 年两组比较,侧翻、下滑发生率明显减少,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侧翻、下滑发生率比较(次数)
2)2015 年与2016 年两组比较,医生、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医生、护士满意度比较(人数)
3 结论
1)使用软担架提高了转运时的安全性,大大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若在狭小的空间或楼梯转运病人时,固定带可束缚患者在抬移中出现的下滑、侧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转运时的安全性。针对躁动患者而言,固定带具有约束效果。因此预防了发生侧翻、下滑导致的意外事故[2]。
2)增加转运时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通过狭窄的楼道、从床上到平车、平车到各类检查台或手术患者的转移,避免了多次搬动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伤害,减轻了病人的疼痛,缩短了转运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使用软担架可以降低转运期间的风险度,减少二次伤害,节约人力与体力。急救患者在院内检查及治疗过程中,不得不换用其他的辅助装置,增加了患者转换设备过程中再次损伤的风险[3]。软担架一旦使用于患者,可以用于做各类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所有辅助检查类项目、手术前后各类患者的转运。也使用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危重症的转运时,解决了无陪护、年老体弱等此类情况出现时,人力、物力资源缺乏的困境,也避免了因搬运不当而加重病情的危险。
4)使用范围广。使用于院前急救和院内各科室转运各类危重患者及做各种检查。院前急救时如遇狭窄的楼道及楼梯、从狭小的火车车厢内接诊危重症患者,用软担架转运显得尤为重要。若转运昏迷、休克、肥胖、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及做各类检查的患者,软担架使用起来更是方便了很多,而且不会对X 射线、CT、MRI 等影像检查产生伪影,提高了急救一体化检查效率,减轻患者多次检查搬运不适[4]。
5)经济实用、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占地面积小,院前急救时携带起来更轻便,只需将其装在一提小包即可。还可以使用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因软担架可以消毒处理。
4 评价
临床上多用床单或者褥子转移病人,但床单质地薄,承重力差,可能发生破裂,存在安全隐患,而我们的软担架是用结实的帆布双层缝制,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发生。软担架在我科已使用一年,共转运患者190 例,与传统担架对比,不但提高了转运效率,且未发生下滑、侧翻等不良事件,成本低约100元人民币,易折叠,只有2kg 重,便于携带,方便清洗,适合于常规消毒方法处理,如含氯消毒液浸泡或送供应室消毒。因此改良式软担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