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卫填海》的文本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2021-04-29徐露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女娃精卫填海精卫

徐露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是一篇有着鲜明个性和神奇想象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短短的35个字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短短9个字,交代了人物身份。“之”和“曰”是常用文言字词。第二句“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是故事的起因,交代了女娃溺亡化为精卫这一情节。“于”字,交代了女娃在何处游,“而”字又将“溺”和“不返”这两个信息串联了起来,一个“故”字点明了前后的因果关系。第三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交代了精卫是如何填海的。动词“衔”和“堙”搭配上“常”字,显得意味深刻。与“常”搭配的,是一件什么事?是“填海”这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悲剧感由此而生。这个故事没有结果,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笔者做了如下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能流利地诵读、复述课文;能品味精卫形象,体会精卫精神。

学习过程:

一、 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教师通过课前游戏(出示图片猜名字)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入神话故事。接着出示课题:精卫填海。

二、 读准文言,理解故事

1. 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着让学生范读、齐读。

2. 教师追问“溺”字在文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借助文后注释,快速地理解字词的含义。提问:女娃“因何而溺”呢?明确:这里的“游”理解为“游玩”是最准确的。教师继续质疑:女娃“溺后如何”呢?明确:溺后成为精卫。教师追问:化为精卫后又做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衔、堙”两个字概括。教师总结:利用一个“溺”字,引出了文中“游、为、衔、堙”这几个字,这5个字串联起来,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请学生用这5个字说清整个故事。

3. 出示第二句话,相机指导“故”“木石”“以”等字词的字义及理解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这句话的作用,并区分“少女”一词的古今异义。

三、 讲述故事,感受人物

1. 指导学生用“声断气连”的方法,讲好这个故事。

2. 请学生添加想象讲故事。教师追问:精卫衔西山之木石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吗?教师追述:在漫长的填海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个场景(出示3幅故事情境图),指名学生将这3个画面连成一段话说出来,教师进行针对性评价。接着,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教师总结:“精卫精神”就是指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它已经深深銘刻在中华文化中,成为一种永恒。

四、 课堂总结,拓展迁移

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回家以后,你可以使用方言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找找童年时听这些神话故事的感觉。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女娃精卫填海精卫
精卫的烦恼
精卫填海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女儿们的永生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精卫与乌鸦
“撕名牌”大战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