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低年级学生诵读
2021-04-29姜天一
姜天一
低年级诵读教学需要强化什么?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会回答:“字词。”殊不知,教师在狠抓字词等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常常容易忽视例如课前导入、课文诵读等关乎学生深入进行情感体悟的环节设计。
低年级诵读教学为何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实践认知不够到位。特级教师周婷在对我校低年级语文老师进行有关教学环节的指导建议中多次强调: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有节奏感和情感,一定要有单元意识和课文诵读意识。她说:“每次拿到新课文,我都会大声地诵读,旁若无人地诵读,读得自己有感觉了,才能去教这篇课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能没有字词教学,情感的投入和熏染同样不可或缺。前者是后者的奠基石,后者是前者的登云梯。字词是基础,却不应该是重点。
很多老师认为诗文诵读需要学生先体悟,而后才能进行诵读。如果学生连课文中的字词、内容都无法全然理解,谈何情感把握?难道事实就是这样吗?诵读就一定会有那么多前置条件吗?低年级的诵读教学必须要做到先理解后诵读吗?也许不尽然。例如,同样是理解《江南》这首诗,要学生通过分析字句去理解“江南可采莲”“鱼戏莲叶间”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在示范诵读、教会学生诗文的停顿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有节奏的诵读去体会诗文的情感会更有效,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足够的情感体悟。因此,低年级的诵读教学也可以遵循先指导诵读后理解文本的步骤,积极引导学生体悟“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范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在课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導,就算是想进行诵读的深入学习,也会事倍功半。本学期,笔者开设了“国学经典”的选修课。课堂上,我给学生进行了有关两首宋词诵读的细致的指导和分析,但是呈现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仔细思索之后,我决定开始在选修课和家长群中,不定时地上传一些课文的经典范读。指导学生们在课上听、思,也要求他们在课后多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模仿诵习,一周下来,效果显著。以六班为例,原本的集体诵读声音小而无力,如今也可以大声地诵读并且初步领会了朗读的停顿和情感分析的技巧。这一点是令人相当欣慰的。为了配合学生大声朗读的需要,我配合家委会对当周晨读内容进行了修改,提供《少年中国说》作为学生们课内外主要的晨读材料。一周下来,孩子的对经典文本的认识、情感态度以及诵读技巧都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空前高涨。
教师对经典文本的诵读指导于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保证基础内容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应该积极思索如何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