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健

2021-04-28本刊综合

时代金融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刊综合

近期,全国各省区市银保监部门陆续披露的2020年不良贷款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健,银行业信贷风险正加速出清,银行业资产质量并未出现大面积恶化的现象。

截至3月18日,在已披露不良贷款数据的24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中,除天津、重庆及浙江等地不良贷款率同比有所上升以外,其余地区的不良贷款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山东、大连地区不良贷款率降低相比2019年均超过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疫情,压降不良贷款率是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该过程中也需把控好火候,防止过犹不及,造成銀行贷款收紧,进一步影响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做好处置过程中大量不良资产交易监管工作,防止产生违规利益输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甘肃及大连等地不良贷款率仍相对偏高,其中,甘肃省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达到6.74%。

超八成地区不良贷款率走低

公示结果显示,24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中共有20个不良贷款率下降,占比约为83.3%。从下降幅度来看,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山东、大连。其中,2020年12月末,山东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713.86亿元,较年初减少521.06亿元;不良贷款率2.23%,较年初下降1.05个百分点。从一线城市来看,截至2020年末,北京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55%;上海及深圳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9%、1.48%。其中,上海不良贷款率相比2019年降低0.1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压降约68亿元。另外,河北、山西、江苏、江西等多个省份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

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区间的为北京地区。北京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北京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9.05%;各项贷款余额1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不良贷款余额633.11亿元。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规模比前两年平均水平增长80%,年末不良率0.55%。北京地方监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要求一向较严。2020年9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京中资银行业机构以评估借款人自身还款能力作为核心依据,以贷款担保作为次要依据,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贷款及其他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质量等。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戴国强表示:“不良资产处置是必要的,但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力度的掌控,因为银行如果过度加强不良处置,会导致银行收紧放款,满足不了市场上实体企业需求,进一步会影响当地经济增长。现在针对疫情影响,主要的政策之一是贷款延期,既减少不良贷款暴露,也给予金融机构缓冲落地,同时给予了企业一定资金活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业内从去年就开始加强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目前的处置规模前所未有,近两年应该是处置高峰,不良处置可让银行压降风险,夯实经营基础,推进稳健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需把控好几个关键点,首先,掌控好力度;其次,不良加速处置意味着快刀斩乱麻,促使市场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交易,这个过程中需做好监管工作,防止演变成利益输送等违规事件。”

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主要通过核销、与资产管理公司AMC交易、机构整合处理等方式。针对银行不良处置问题,戴国强指出:“中小行的不良贷款处置途径及能力较为有限,因为中小行盈利能力相对较差,自我核销需消耗资本金,自我处置能力不足。”针对于此,某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小行应重视借助外部的合作,目前不良资产交易门槛正在进一步放低,单户转让可能让中小行出现更多与AMC开展不良资产交易机会,与之同时,中小行也应该重视通过互联网司法拍卖平台处置不良资产。”

甘肃等地不良率仍偏高

经统计,不良资产上升地域包括天津、重庆、浙江等地。

天津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季度末,天津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54217.98亿元,负债为51661.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04%;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天津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50972.73亿元,负债为48640.9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9%。今年2月4日,天津银保监局在召开的2021年工作会议中称,2020年处置不良资产约1043亿元,完成处置任务的140%。2021年将有序拆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和不良处置。配合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严控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加强突发风险事件防控。

公示数据显示,甘肃、大连等地不良贷款率仍偏高,其中,截至2020年末,甘肃省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达到6.74%,但甘肃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82%、2.6%、2%。即便如此,甘肃地域不良贷款率仍较2019年有所改善,该地区2019年四季度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7.86%,相比来看,2020年已下降1.12个百分点。某金融业内人士表示:“甘肃资源相对较为匮乏,经济一直处于排名较低的水平,对于银行不良有直接影响,另外,整体来看,该地域的金融机构运行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大连市来看,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到4.85%,但相比2019年的6.63%已降低1.78个百分点;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629.42亿元,相比年初下降了200.43亿元。

一位银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疫情因素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比如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更大,区域内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遇上大风大浪就容易倾覆。另外,近年来一些国股大行相应减少了对于上述部分区域的信贷投放,导致一些僵尸企业‘断粮,不良风险也会暴露出来。”上述金融业内人士还说:“实际上,除了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更应该关心的是中东部地区的不良贷款水平,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另外,有媒体梳理了2021年以来10多家中小银行的定向发行说明书(申报稿)发现,在湖南、广东等地,多家中小银行的不良率也超过了7%。“除积累的存量风险之外,2021年新增的不良贷款可能来自延期还本付息资产出现的部分不良,另外,在理财新规过渡期内,表外资产转到表内资金资产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总体来看,银行业较为稳定,但中小银行化解手段缺乏,面临的压力比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大。”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称。

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称,应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放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准入标准,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一步修改完善《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建议不良贷款转让试点银行延伸扩展到中小银行,缓解其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加快资产价值变现;建议允许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抵(质)押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个人贷款批量转让,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给予中小银行不良資产处置自主权。

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称,首先,中小银行要深入产业端,整合资源、建立平台,从产业的细分领域提供垂直的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难题,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其次,要借助“金融科技”的创新手段,让科技赋能行业发展,利用日趋成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另外,黄毅表示,地方法人银行在业务发展上要坚持“稳中求进”“聚焦特色”“强化风控”的原则,不追求业务的高速发展,通过打造特色化实现高质量的稳健发展。做好存量客户的日常维护和风险监测工作,同时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望迎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后续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攀升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表示,今年将保持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减,力度甚至比2020年更大。“疫情发生以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还款会有困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状况,更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所以不良贷款上升是必然趋势。”郭树清直言,今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甚至会延续到明年,但有信心、有能力把不良资产处置处理好。

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贷款,足额计提拨备,加快处置速度。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强调,下一步将“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

为缓释不良风险,更多不良处置方式正加速落地。年初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

3月1日,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以公开竞价方式成功开展首批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3月8日、3月11日,银登中心又先后发布了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三家股份制银行拟对其单户对公债权项目进行竞价转让的公告。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不良贷款转让取得进展意义深远,拓宽国内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渠道,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稳定金融体系,但这个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银行仍要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工具,多元化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从目前监管表态来看,继续加大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已成定局。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不良资产处置将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获批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有望进一步扩围,不良资产的处置渠道和方式也将继续得到拓宽。

据银登中心网站显示,截至3月18日,已有超过10家地方AMC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包括国厚资产、广投资产、北京资产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地方AMC的参与拓宽了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和方式,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升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效能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剑宇律师认为,监管可能会进一步放宽允许银行批量对外转让的不良资产种类,同时可能会放宽社会中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体资格限制,可能会有更多专业持牌AMC参与不良资产业务,加大市场的消化能力和整体容量。

此外,厦门国际银行投行分析员任涛表示,金融监管部门还将进一步拓宽不良资产的处置渠道和方式,如核销、清收、折价转让、重组、抵债、减免、ABS等,渠道也会拓宽至银登中心、地方AMC、北金所,同时鼓励跨境不良资产转让、引入外资处置机构等,以推动不良资产处置向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给予更多支持的同时,监管部门对于违规处置不良资产风险也加大了处罚力度。据银保监会官网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10家银行因违规处理不良资产接到罚单,涉及案由包括不良资产虚假出表、利用担保类表外业务变更延缓风险暴露、违反关联交易管理规定向关联人发放贷款形成不良且违规核销、掩盖资产质量真实性、违规转让不良资产、以续贷形式掩盖贷款风险状况等。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