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省金融业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1-04-28陈彦彤杜杉陈柯宇

时代金融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农攻坚金融

陈彦彤 杜杉 陈柯宇

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981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授予1501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此次表彰中,金融机构获得先进集体表彰的有35个,其中,央行旗下2个,证监系统1个,银保监会1个,银行22个,保险公司6个,农村信用社3个;先进个人表彰中共有31位金融工作者获此殊荣。在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云南金融业分别有一个和一人。由此可见,在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胜利中,金融机构肩负“金融活水”重任,作为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功不可没。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这次会议召开前4天,作为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内容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其实,早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提出了乡村振兴三个阶段战略构想,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

云南省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各大金融行业加大“金融活水”力度、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应对乡村振兴中的金融需求,为助力全省乡村振兴竭力贡献金融力量。

工商银行:统筹推进金融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把服务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金融支持“三农”的重要意义。该行深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三农”领域补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大重要任务,积极统筹制定投放《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效果评估实施细则》,明确工作重点、目标和措施,积极对接涉农信贷需求,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全省“三农”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精准服务“三农”工作力度。自2015年以来,该行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5.88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126.94亿元,项目扶贫贷款78.30亿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0.65亿元。截至2020 年12月末,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1.96亿元,较年初增加57.09亿元,增幅达104.05%,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增量系统排名第一;二是聚焦扶贫工作深度。自2015年以来,累计向“三区三州”投放贷款204.46亿元,截至2020年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较2020年初净增37.18亿元,增速18.29%,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7.24个百分点;存贷比74.03%,较2020年年初提高12.12%。同时,该行不断强化县域机构建设,2020年在贫困县域新设昭通镇雄支行、威信支行,保山昌宁支行,下一步还将对云县、广南、丘北、施甸、永胜、师宗、凤庆、洱源、勐腊等重点县域进行机构建设,预计可为这批县域634万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深度满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三是扩展扶贫工作温度。自2015年以来,该行省分行机关及16个二级分行共有挂钩扶贫点57个,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员80余人,各级挂联干部1141人,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713户、贫困人员18674人。在2019年度驻滇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该行获得第一等“好”的评价,受到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截至目前,该行挂联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清零目标总体实现。未来,该行将继续落实“四不摘”,全面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四是扶贫扶智结合,推进教育扶持。自2015年,该行与云南省教育厅共同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培养计划”,截至目前,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已分五批投入425万元,资助了250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五是积极运用“金融+互联网”延伸服务渠道。该行利用“融e购”平台扩大扶贫效果,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绿色农业”银商合作新模式。自2014年起,融e购平台累计上线国家级贫困县商户27家,上线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产品700余个,累计实现农产品交易额2712.64万元;六是创新金融产品。该行以全行县域网点结构调整为契机,根据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客戶实际需求,积极对接总行投资银行针对精准扶贫工作最新相关产品优惠政策,并根据实际产品需求免费提供融安e信、融智e信产品使用,为客户提供项目信息库及项目撮合的“智讯”、线上咨询的“智询”“工小智”7×24小时咨询服务、线上论坛及微课平台的“智圈”等服务,增强贫困地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下一步,该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总体部署,持续巩固金融扶贫成效,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该行专业的金融服务、先进的科技平台、优质的服务团队等优势,大力支持云南省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化,积极服务集体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在前期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金融支农资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针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金融扶贫工作的重心向相对贫困人口和地区转移、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的要求,主动对接“城乡联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云南省区域优势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聚焦涉农供应链核心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小微客户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优选带贫能力强的扶贫产业和项目,不断扩大金融扶贫和服务三农的成果。进一步做好县域乡村振兴布局,提升该行涉农创新发展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具有工行特色的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服务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围绕农村土地这一核心资源,在试点地区搭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协助当地政府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云企贷平台与省级土地确权数据库直连核对,运用土地确权、流转数据为农企农户授信,创新地押云贷,成功探索出以金融科技激活农村土地价值的信贷新模式。

在“一部手机云企贷”模式下,通过整合土地、农产品专业市场、核心企业供应链等多方面海量数据,引入抵押、担保、保险等多样化评估体系与风险缓释措施,通过9次迭代、69次优化升级,创新地押云贷、裕农快贷(农户信用版)等4项线上大数据产品支持小微农企和农户,创新新农村支持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4项线下产品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全国首个农户信用快贷产品“裕农快贷”上线后,为农户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1年的纯线上信用贷款,惠及蒙自、开远近10万农户。通过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重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小微农企及农户一改以往反复跑银行、补材料、等待审批的状况,从贷款申请到还款全部用手机完成,越来越多的农企农户通过“云企贷”获得了贷款,实现了从“贷不到”到“贷得到”“贷得慢”到“贷得快”“贷得贵”到“贷得惠”的转变。

下一步,“一部手机云企贷”将持续推动平台迭代建设,让手机成为农企农户“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把“云企贷”打造得更好更成熟,努力成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强大金融“新引擎”,有效助力云南乡村振兴。

邮储银行:勇担服务“三农”使命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服务“三农”定位,持续加大重点产业信贷支持,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大产品和业务模式探索创新力度,搭建银政、银企、银担多方合作平台,持续扩展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着力推进农户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机制保障和政策倾斜,持续提升全行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控。

该行认真总结金融扶贫经验和模式,在政策过渡期内持续聚焦已脱贫重点县和“三区三州”重点县,保持金融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针对已脱贫人口、边缘人口,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分类给予信贷支持,稳步做好金融服务衔接,持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边缘人口、已脱贫人口支持力度,增强脱贫致富稳定性,结合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依托银政合作平台逐级对接,稳步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相关工作;以信用户、信用村建设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以农户信息大数据平台为抓手,搭建多方合作平台,研究开展政务数据、行业数据对接的可行性,加强与省市县等政府大数据平台对接,尽快实现合作突破,不断完善“三农”客户数据画像,逐步构建一个“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全方位、高效的“三农”金融数字化发展架构,全力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

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理念,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做好云南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各地涉农优势产业的跟踪研究,紧跟政策导向,积极对接服务;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多样化融资需求,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择优重点支持经营性现金流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水电气暖建设、信息通信、道路交通、水利、特色小镇建设等项目;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支持力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地区缺乏银行标准化抵押物难题,该行将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可行性,探索开办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抵款业务;深化与农担公司业务合作,加强当地特色产业行业研究,创新担保方式,积极引入农担参与担保,加大对农村地区涉农客户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推动“见审即保”“打包担保”“产业链金融”等模式落地;计划在条件成熟的维西县、兰坪县、昌宁县、师宗县等规划新建自营网点,加强行内资源统筹,做好网点规划,逐步完善该行在县域区域的机构设置,延伸服务范围。

同时,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政策研究落地。坚持党建引领,全行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省分行党委全面统筹全行重大政策传导落实、政策方案制定、具体工作落地,监督帮扶指导;持续加大行内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大授信政策及授信资源支持力度,准确把握重点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和风险规律,通过优选重点产业、行业,细化、优化授信政策,搭建绿色通道等給与重点项目、行业、企业授信支持。

下一步,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将积极以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坚持“批零联动、以零为主,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经营策略,依托邮银双方“商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优势,深化邮银协同,提升协同质效,积极构建“三农”综合服务生态圈,加快推进“三农”金融业务由服务“小农户”向服务“大三农”全产业链金融转变,践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三农攻坚金融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君唯康的金融梦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