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2021-04-28江凯刘亮甄忱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江凯 刘亮 甄忱

摘 要:校企合作背景下,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提升社会服务职能既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也是职业教育自身进步的迫切需要,这要求高职院校切实掌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做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社会服务模式的途径,以此为行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探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内涵,从构建育人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路径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社会服务模式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而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更好的高技能型人才是政府、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特色不明显、企业与普通居民的参与度不高、服务政府缺失、校企共建平台搭建不完善等问题。中国食品工业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产业,其在保障民生、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且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也为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如今,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简单制作型向产业创新型转变,而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熟悉生产过程和方法,以及敢于探索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服务被赋予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办学使命。本文探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社会服务模式,并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1 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1 校企双方共育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根据食品企业和区域经济高职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互交替,校企合作共同优化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学工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生专业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及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将为期3年的学习过程分为到企业学习与在校学习相互交替的几个阶段,并将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贯穿于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使学生3年的学习生涯实现“学习-顶岗-再学习-再顶岗”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达到学做合一、工学结合、顶岗与就业合一,也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生产情境进课堂、企业文化进课堂等来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学生参观企业接受专业认知、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企业专家讲授部分课程、顶岗实习等活动,使产业背景、企业文化以系统形态全面进入校园课堂。

1.2 合作共建服务资源,开展相关技术服务

目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学院已建成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实训基地、食品安全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所,并已成为专任教师的行业实践基地、学生行业实习及拓展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也可以对外开展检测服务,保障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校方积极开发并共享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建设“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仿真实训室等,不仅能够为其它院校、企业提供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还具备培训教育及科普宣传等功能。此外,通过组建科普专家团队,学校专业教师还专门赴企业为其进行职工培训,配合企业开展“食品检验技能提升月”等活动。学校不仅为企业员工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便利,还为其开展了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工作。

1.3 服务政府

政府、行业、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趋势,建立共赢视角下的合作办学机制是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可持续合作的保证。食品监管机构改革和监管模式的改变为专业人才社会服务带来了新机遇。一直以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创建与验收工作,形成了多方联动、服务政府的良好办学与育人局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参加了“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市、区)考核验收”项目小组,开展了“暗访检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检查对象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流通企业、学校食堂、农贸市场、“三小一摊”等,分别从健康证是否齐全、“阳光厨房”是否达标、餐厨环境卫生是否合格、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规范、不合格食品召回措施是否执行等方面进行考核检查,涉及到食品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诸如此类的社会服务活动不仅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真正理解食品安全的内涵,还能够提高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更使同学们为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贡献了青春力量。

1.4 建立“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以提供社会教育

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公共交流平台,其交流形式灵活多样、随时随地,内容既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也包括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等。通过培训,教师能够了解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强化食品专业职业能力的同时掌握行业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有助于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最终切实推进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资培训对基地院校自身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教学相长,基地自身的师资水平与后勤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与本地企业的结合乃至深度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师资培训活动,在项目开发、项目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培训质量的控制、培训效果的评估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进而将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带到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素养。

2 几点建议和思考

2.1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课程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隨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政策和法规的相继出台,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强化。但近年来,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更新速度较快,企业出现不合规风险的概率较高。究其缘由,主要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

2.2 提高对于实验、实训及实习的重视程度,落实新的考证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所占比重,尽可能地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放入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教学内容。同时,将学生考取专业能力证书的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专业证书与学生毕业证相挂钩,提高学生考取各种专业证书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2.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着眼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从师资互聘、实习基地、参与专业建设、合作申报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立足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如地方特色食品的标准、深加工食品的工艺等服务行业培养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专业人才。

2.4 加大与社区服务模式的拓展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普微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营养咨询、食品检测、营养健康指导等;利用虚拟仿真操作软件,模拟行业企业的仪器设备,使社区居民能通过软件熟悉食品营养及食品安全产业链的全流程,从而普及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拓展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并向市民开放,即在线上感知后能现场亲身体验各类食品安全检测服务的流程。

参考文献:

[1] 廉玉利,李依娜,韩旭,聂颖.校企联盟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探析—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1(03):51-53+88.

[2] 陈琼,王尔茂,邓鸿铃.高职食品专业开展社会服务模式的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01):168-169.

[3] 胡正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三螺旋”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1):49-54.

项目基金:2019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9YGH068)。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