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核心素养考查的分析

2021-04-28刘泽琳闫文杰刘英杰张家辉

地理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选择题山东省答题

刘泽琳 闫文杰 刘英杰 张家辉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是地理高考命题的评价目标之一。文章对2020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剖析其考查特点;同时深入分析学生答题时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考地理试题;考查特点;教学建议

2018年3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 [1] 。因此,山东省于2020年组织了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该通知还明确了“考试内容以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含学业质量要求)为依据”。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地理核心素养,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而落实,提出考试评价建议。本研究结合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分布情况和考查特点,并分析学生答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高中地理教学改进建议。

一、地理核心素养考查的分布情况

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共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其中,选择题15道,每道3分,共计45分;非选择题4道,共计55分。试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分值高达86分,主要涉及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表1)。

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共涉及5道题,包括2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考查分值为22分,其中主要考查 “地对人的影响”和“人与地的协调”。试题对综合思维的考查涉及范围最广,共15道题,包括10道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考查分值为58分,可见综合思维对于分析地理问题的重要性。试题注重对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的考查,其中要素综合的考查分值占试题总分值的52%。试题对区域认知考查涉及的区域尺度大小不一,考查范围从山东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际,层次较丰富,较均衡地考查了学生对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际联系和区域决策的认识方法,共涉及8道题,占试题总分值的28%。

二、地理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

1.注重创设真实的地理任务情境

合理测评地理核心素养,需依赖于真实地理任务情境的创设。真实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活状态、社会状态或学术研究状态,依据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2]。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的真实情境涉及生活化情境、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地理学术情境。生活化情境如第19题,该题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营造了研学旅行的情境,围绕许教授及其团队在西柳沟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该地区的环境发展问题组织材料。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如第11~12题,此题素材源于孙云奋、齐春宇发表于《改革》2010年第2期上的“农地杨树化的责任与治理路径”。由于从事农业活动获取的收益有限,所以从事农业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农民为了防止土地的闲置,在农地上種植杨树。地理学术情境如第1~2题,此题素材源于魏刚、殷志强等发表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年第43卷第6期的“黄河上游阿什贡滑坡群发育期次及演化过程分析”。该题呈现了某区域滑坡的发育期次及演化过程,情境既隐含内在学科逻辑,又贴近学生生活。

2.设问内容以地理因果关系为主

设问是试题必不可少的部分,再好的情境也必须通过设问才能体现其价值。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设问的关键词有“原因”“影响”“措施”“特点”等,这些关键词能体现地理学科的内涵和本质,有利于甄别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在100分的试题中,地理因果关系类试题占56分,特点类试题占12分,措施类试题占7分,其他类试题占25分。可见,试题设问内容侧重于地理因果关系,而要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具备综合思维。例如,第14题的设问是: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从设问可知,此题为典型的地理因果关系类试题。此题涉及植被要素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3.侧重考查地理核心素养

(1)注重考查“人与地的协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需从“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的协调”等方面着手。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注重考查“人与地的协调”。例如第19题,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西柳沟流域的上、中、下游分别存在不同的环境问题,本题在第(3)问中也相应地要求学生为西柳沟流域上、中、下游的治理提出针对性措施。此题实际上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践行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人与地的协调”的味道甚浓。

(2)注重考查要素综合。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要素综合表现为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要素综合可以是两要素相互关系,也可以是多要素相互关系。两要素相互关系如第6题,要求回答滁州发往合肥与发往南京的客流量相差很小的主要原因,考查了客流量与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多要素相互关系如16题第(1)问,要求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综合考查了湿地与地形、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

(3)注重考查认识区域的方法。要认识一个区域需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和工具。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涉及区域的特征、差异、联系、决策等诸多方面,重视考查学生认识区域的方法。例如18题第(1)问,要求学生“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学生通过读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即可得出“加纳可可带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这一结论。考查了学生阅读示意图的方法。

三、学生答题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1.剖析地理设问的能力有所欠缺

学生在做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题时,首先需将设问读明白、审清楚。设问给出了学生作答的方向,学生需充分挖掘设问的指向要求。若学生将设问审偏或者遗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作答结果,最终使得试题考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价值难以体现。

4.注重日常训练,提高地理审题能力

学生在答题时出现剖析地理设问的能力欠缺、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归根到底是欠缺审题能力。学生审题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反复练习。审题一般要做到“三遍审”。“一审”一般采取顺序审,按顺序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如在审第9~10题的时候就要抓住“湖泊透明度”与“渔产”的关联,这也就为解答第10题做好了准备。一审还需仔细阅读设问内容,明确设问的答题指令词、关键词和条件限制词。“二审”一般采取倒序审,先审设问,再审材料,在“一审”基础上根据设问寻找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学生综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设问和自身掌握的地理知识,构建出答题思路。“三审”也是最后的检查环节,快速浏览一遍,检查答题要点是否与设问相符、是否正确使用地理术语、是否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等。

5.强化逻辑思维训练,提升地理表达能力

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很多题目涉及对综合思维的考查,需要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结合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解答。这对地理教师的启示便是要在将单个知识点讲解透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理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此,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逻辑思维训练。例如,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设计一系列有逻辑关系甚至层层递进关系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链,然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学生在答题时存在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严谨的问题,即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表达能力。学生只有在领悟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和表现的基础上,才能强化其地理表达能力。为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标准的课堂用语;要在批改作业时指出学生的不合理表达;还要引导学生在做综合题时将答案落实到纸面上,切忌“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8/3/28/art_2267_19574.html,2018-03-28.

[2] 段玉山,周維国.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8(09):8-15.

[3] 徐宝芳.运用地理思想和方法指导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1):16-17.

猜你喜欢

选择题山东省答题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