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整合到融合,信息化助推教育发展

2021-04-28李鑫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江苏省课题资源

李鑫

江苏省阜宁中学地处盐城市阜宁县,创办于1923年,200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选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苏省STEM教育样本学校”“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

近年来,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阜宁中学高位规划、高标定位,形成了坚持应用驱动,推进融合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机制,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课题引领

拓展教师培训新途径

学校坚持用科研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用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效保障。

一、信息化课题学科全覆盖

学校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江苏省教育信息化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中学校本资源库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等教育信息化课题5项。项目课题主持人王沛有5篇课题研究文章在不同媒体刊发,其中2011年7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论文《在“整合”中改变》、2012年9月在《中小学电教》发表《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误区》,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9月,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各学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获得立项。

二、教师信息化成果全覆盖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两项成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基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校本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分获2017年和2019年盐城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20年8月,课题组主持人王沛在江苏省高中信息名师工作室与镇江市高中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联合组织的面向全省直播的线上研讨活动中,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探索》的经验交流;12月8日,王沛应邀在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科研基地学校综合学术论坛中,做了题为《坚持应用驱动 推进融合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发言。课题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体会,有27篇课题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有3篇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42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评选中获奖。

多元并举

推动资源建设新举措

当前,面向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尤其是与各学校校情相匹配的校本化资源更是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日常网络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资源建设平台化

学校依照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完成集服务性、推广性、共享性于一体的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资源平台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动态分层实施建设。资源平台的构建与使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资源来源多样化

坚持以共建、共享为原则,采用学校自建、购买商业资源、教材配套资源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作用和主人翁意识,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精神,号召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校本化资源共建。

三、资源管理制度化

为推动这项工作,确保资源建设持续性,保证资源的及时更新和资源质量,学校将资源库的建设纳入各备课组过程考核,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并组织网上评议,对各备课组上传的资源进行量和质的考核评价。

四、資源积累成果化

学校完成学科教学、教育管理、主题教育、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近5TB。学校优质资源在三个年级得到了传承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先后有100多位教师在课例征集、微课评比等活动中获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荣获部级优课2节,省级优课56节,市县级优课150多节。

科技改变世界,智慧定义未来。2019年底,学校获批江苏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学校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探索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寻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新途径,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供支撑,为建成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江苏省课题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吃火锅的发现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