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1-04-28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基金项目个人信息信息安全

周 阿 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个人信息即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通讯联系方式、通信记录和内容、账号、密码、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1].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在使用网络平台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将个人信息进行上传;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收集、买卖、泄露个人信息获得利益.因此,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梳理和分析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研究成果,客观反映我国学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和研究特点,本文通过CNKI的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阅读,对CNKI收录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性,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现状,以及通过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提供思路.

1 数据来源

以CNKI数据库为来源,进行文献检索,选取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主题选择为“个人信息安全”,检索时间范围为“不限起始年份”,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然后选择主要主题为“个人信息安全”,共计检索出原始文献531篇.

2 文献可视化分析

根据CNKI检索结果的可视化分析,主要选取了“发表年度趋势”“主要主题分布”“次要主题分布”“学科分布”等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

2.1 发表年度趋势分析

年度发表论文量情况见图1.

图1 年度发文量趋势图

由图1可以看出,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文献是从2001年开始出现的,从2001年到2011年10年时间里,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共计41篇,年平均不到4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这10年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现状的分析和梳理发现,我国从2000年一直到2010年,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2012年出现了第一个研究小高潮,相关文献首次突破20篇,其中与网络相关的有7篇.2010年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对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内学者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整理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发现,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有442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尽快制定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2].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3],首次确定了个人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

2012年以后的几年中,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日益增多,2016年达到了第二个研究高潮,当年发表相关文献70篇.4年时间,研究文献从22篇到70篇,可以说发展迅速.其中一个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出现频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如《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法律问题研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之法律思考》《论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的民法保护》等.201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4].

2018年,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研究达到了第三个高潮,相关文献共87篇.2017年和2018年是这20年间个人信息安全研究最多的两年,而这一时期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关键词逐渐增多,研究范围也逐渐增大,如“移动支付”“物流”“借贷”“自媒体”“刑法”“民法”等都有涉及.在此期间,我国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也相继出台,如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5];2017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控制者在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等信息处理环节中的相关行为[1];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出台,为网络方面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4].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三条,对电子商务经营者如何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作出了规定[6].

2019年至2020年,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有所回落,但年平均量仍在65篇以上.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仍表现出持续关注的态势.

2.2 主题分布分析

主题分布情况见图2-3.

(1)-个人信息安全;(2)-个人信息;(3)-信息安全;(4)-大数据时代;(5)-大数据;(6)-信息安全保护;(7)-社交网络;(8)-法律保护;(9)-信息安全风险;(10)-大数据背景下;(11)-大数据环境;(12)-信息安全研究;(13)-云计算;(14)-网络环境下;其他含防火墙、APP、网络时代、网络环境、网络购物、《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探析、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保护对策、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技术、刑法保护、云计算环境、电子商务环境

图2 主要主题分布图

(1)-个人信息保护;(2)-个人信息保护法;(3)-个人信息泄露;(4)-信息安全保护;(5)-信息泄露;(6)-隐私权;(7)-公民个人信息;(8)-网络安全;(9)-隐私保护;(10)-消费者;(11)-消费者个人信息;(12)-数据安全;(13)-网络运营者;(14)-人格权;(15)-信息安全意识;(16)-大数据时代;(17)-信息保护;(18)-防火墙;(19)-大数据环境;(20)-个人信息权;(21)-法律保护;(2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3)-电信诈骗;其他含控制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社交网络、网络购物、行业自律、信息安全风险、信息主体

图3 次要主题分布图

由图2可以看出,除了“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及“信息安全”外,含有“大数据”及“网络”主题的文献比例超过了20.00%,这说明个人信息安全与大数据及网络关系紧密.大数据是网络发展的产物,也即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当今时代更多的是来源于网络.如今,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已开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对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稳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弥补了我国在网络安全信息保护法律方面的不足.

由图3可以看出,“个人信息保护”主题占比最高,其次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再次是“个人信息泄露”,合计占比达29.57%.这表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出台.2019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新宝教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为我国立法提供了重要依据.202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说明,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提上了议程.现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已结束,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拭目以待.

但是,无论是主要主题还是次要主题,对于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如“APP中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移动支付中个人信息问题”“行业信息泄露”等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从个人信息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直接研究个人信息法律问题的相对较少,大多是在文献研究中提出对于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建议.

2.3 学科分布分析

学科分布情况见图4.

(1)-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2)-民商法;(3)-行政法及地方法制;(4)-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5)-新闻与传媒;(6)-刑法;(7)-互联网技术;(8)-贸易经济;(9)-经济法;(10)-金融;(11)-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12)-高等教育;(13)-公安;(14)-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其他含投资、工业经济、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诉讼法与司法制度、计算机硬件技术、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法理、法史、电信技术、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自动化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服务业经济、体育、中等教育、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图4 学科分布图

从图4可以看出,占比最高的学科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这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更多地来源于网络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与法相关的如“民商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刑法”“经济法”等学科总占比达38.43%,这说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研究在法学领域占有较大比重.通过文献阅读发现,法学领域的个人信息安全研究中大多提到了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制度,其中,有对现有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的梳理,也有对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例如,文献[7]提到“要不断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侵权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制度”;文献[8]提到“网络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应以统一立法为主,结合分别立法”.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局限于计算机及法学这些热门学科,在“高等教育”“新闻传媒”“贸易经济”“思想政治教育”“金融”等学科都有涉及,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信息安全也应逐渐成为相关学科关注的问题.

2.4 基金项目分析

通过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文献的基金项目分析发现,有73篇论文研究得到了基金项目支持,占全部刊发论文的13.70%.各类基金项目共计6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省博士后项目等20项,其他类型项目23项.可见,国家及地方各级教育、司法管理部门,都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中提出的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得到了国家及地方的重视.《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即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新宝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成果之一.

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提供的基金支持,除了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占比较多外,江苏省、河南省、安徽省给予的项目基金支持最多,其次是湖北省、黑龙江省,再次是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湖南省、辽宁省等.

3 研究结果与建议

3.1 研究结果

(1)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研究逐年增长,近10年研究发展较快,研究成果的高峰年同国家公布的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相关.

(2)从研究主题看,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研究较多的领域为网络、大数据、个人信息保护,但对于当前一些相关热点问题涉及较少,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间接研究较多,直接研究较少.

(3)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学科集中在计算机及法学,其他学科研究相对较少.法学领域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4)个人信息安全研究基金项目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教育、司法等部门的支持,而其中重点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也为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各省份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项目的基金支持存在一定差别.

3.2 相关建议

(1)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同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需尽快完善,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个人信息安全研究行列,为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提出建议,从而推动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形成.

(2)从更多领域、不同角度来研究个人信息安全,增加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更有利于我国从不同领域制定、出台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政策,从而形成完善的个人信息法律制度体系.

(3)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关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发表相关研究成果.鼓励不同学科的学者进行联合研究,尤其是鼓励相关学科与法学结合,为个人信息安全法律制定提供参考.

(4)建议国家及地方教育、司法等部门加大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基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提升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更有利于国家对个人信息安全现状的分析,从而制定更加全面、完善的个人信息法律制度.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个人信息信息安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ICSISIA联盟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