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咏叹?人性的拷问
2021-04-27苏婷
苏婷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它成功地刻画出诸葛亮彪炳千古的文学形象。《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但是一位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治国奇才,还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士,深得人们的喜爱。而川剧《夕照祁山》是从历史人物自身的人性问题入手,拨妖雾,去仙气,将诸葛亮请下神圣的祭坛,多角度、多维向地展示一代贤臣良相暮年的复杂性格及悲剧心态,揭示这个历史重负下的悲剧灵魂的悲剧成因,让当代人回眸与体味真正的历史内幕与内涵。
关键词:川剧;诸葛亮;三国演义;夕照祁山
一、诸葛亮的生平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东汉末年北方发生大乱,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四姐弟从山东辗转到了湖北襄阳;后诸葛玄被刘表上疏推荐为豫章太守。大约一年后,诸葛玄被杀,从此诸葛亮无依无靠,开始独立生活。[1]诸葛亮和其弟等在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来到襄阳隆中开始“躬耕陇亩”。当然诸葛亮来隆中并不完全是为了“苟活性命”。他“未有须臾忘天下事”,勤奋读书,广结天下好友,自比管仲、乐毅,急切希望能够在未来大有一番事业。[2]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在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受刘备三顾茅庐之请而出山。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后,诸葛亮受刘备遗托,全力辅佐蜀汉后主,勤勉操劳军国大事。在诸葛亮当政期间,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抑制豪强,并推行屯田政策,对民族关系进行了有力的改善。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南对峙,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被葬在定军山,时年54岁,谥号“忠武”。
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一)诸葛亮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军事奇才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地塑造出一位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的“军师”形象。在书中,诸葛亮首先能够根据刘备一方的实际情况,高瞻远瞩地制定出适合刘备集团长期发展的军事战略。诸葛亮给刘备所制定的军事战略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为刘备集团所做的长久发展战略,也就是“隆中对”。另一个军事战略就是在刘备逝世之后,为蜀汉政权所制定的结好东吴,共同讨伐曹魏的战略。这一战略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隆中對”的一部分。
《三国演义》还将诸葛亮塑造成用兵如神的天才。诸葛亮的这个才能最突出的地方应该就是七擒孟获了。诸葛亮在这一战役实行的战术思想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使孟获输得心服口服。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云南剑川人、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为警后人,特为成都武侯祠撰联一副,即后人所称“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二)诸葛亮是一位善于斡旋的外交高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还是一位外交高手。他善于从全局利益出发来确定外交方略,高瞻远瞩,机智聪慧,往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功地化解危机。最典型的例子是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前夕,诸葛亮出使吴国。当时的刘备兵败夏口,蜀汉的政治形势变得相当地被动,非常需要借助于孙权的力量,来对付曹操。其时曹操也十分精明,在诸葛亮到达东吴之前,就发布檄文,声称要率领百万大军和孙权一起共同讨伐刘备,并永结盟好。孙权身边的重臣纷纷主张倒向曹操。孙权其时犹豫不决。想要在这个时候说服孙权,困难相当地大。诸葛亮先在大堂之上,采用高超的论辩技巧以及机智灵活的外交计谋,舌战群儒,力挽狂澜;之后又成功地采用激将法和抚慰之术,让孙权清楚地看到了不战而降的后果以及必胜的希望,令后者心甘情愿地与蜀汉结盟,大败曹操,从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诸葛亮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之士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另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忠贞。这不仅仅表现在他对诚心提拔自己的刘备身上,还表现在对懦弱不堪的后主刘禅身上。“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是他在给后主所上后《出师表》中的肺腑之言。章武三年春,刘备在托孤之时,曾公开宣明:“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然而此后刘禅虽治国无能,昏庸懦弱,但是诸葛亮却依然忠心耿耿,牢记先主遗托,辅佐后主,呕心沥血,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总之,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始终无二心,一直将刘备匡扶汉室的未竟事业当做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最终逝世于战斗岗位上。
三、川剧《夕照祁山》里的诸葛亮
(一)《夕》剧里的诸葛亮形象
针对诸葛亮其人其事的功过是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聚讼纷纭的讨论,意见分歧颇大,特别是有一种对诸葛亮的“批判思维”的动向在研究探讨中引人关注。[3]这种批判性的研究评价,一反过去人们的传统认识理念,基本不认同已往那种由诗人杜甫总结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象肃清高”(《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的完美人格基调,对诸葛亮于政治、经济、战略等治国治人的思想和策略提出了一系列颠覆性或否定性的意见;认为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优秀人物的代表,但他的一生则显然具有悲剧性。
这种看法,我们在看魏明论先生创作的川剧《夕照祁山》时显然感觉到了。在该剧中,诸葛亮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乃至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恢复汉室的“正义”行动中,力图实现挽狂澜、“促三分天下归一统”的政治宏愿。尽管他不断出师,努力北伐,但终是“空劳师旅”,不能扭转蜀汉颓势而局促于咫尺之地。与此相应的是,由于连年北伐,增加了巴蜀人民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造成“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的局面;而诸葛亮自己最后也在抑郁苦闷的精神痛楚中逝世于五丈秋原,以至“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个悲剧结局,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的那样:“人遭到他不应当遭受的厄运”[4],从而引起后人在扼腕之外又予以深刻的思考。
(二)《夕》剧诸葛亮形象的意义
《夕》剧序篇由一位鼓书人出场击节报幕,就已经揭示了这是一段带有宿命色彩的历史悲亡曲。而统观全剧,剧作家对历史悲亡感兴的目的,是通过解构诸葛亮这个在文学语境与戏剧舞台上一直以正面形象(高大上)示人的历史人物的暮年心境,让当代人以“问天”式的哲学思考来问人、问己、问当下……严肃拷问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从《夕》剧的整个悲剧性意向来看,作者在感叹“人生无常”“宦海如梦”“天道循环”以外,其视角更多地作用于诸葛亮与魏延的“灵与肉”的搏杀。作者的着力点,乃在于突出像诸葛亮这类“天赋富厚”、情怀激烈的伟大人物本身所蕴藏的一种“善恶”交错之态。诸葛亮在内心深处,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其实是什么也不顾的。一种异己的意识力量支使他把不道德的残忍行为当作英雄精神的正义力量。这是类似诸葛亮这样的英雄人物的错误,也是他的不幸,但并不是罪过。尤其是《夕》剧描绘诸葛亮最后于弥留之际的幻觉中听到妻子阿丑的提醒,大悟枉杀魏延,恐“九泉后悔,千秋遗恨”,悔“不及巾帼胸怀”,急欲招回密杀令的惶乱,以及事未果而死不暝目的悲怆,实在令人叹惋。诸葛亮在目的快要达到之际,却失之交臂,且要远离这个精心构划的目的……这是多么地无奈、多么地残酷!这显然让他承受着一种无可言说、无可名状的所谓“主体精神情感分裂”的剧烈煎熬与疼痛。心灵的忏悔与反省、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像铁锤一样轮番撞击着他那丰富多元、坚强却又敏感的情感世界。他终于在抑郁、惆怅与懊恼中离开了匆忙而纷乱的尘世,走向了宿命的悲剧式毁灭。《夕照祁山》所反映的诸葛亮一类悲剧英雄本身就是在“善与恶”的冲突、人道与天道的争斗中成就事业,从而也完成自我塑造的。《夕》剧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一般的是非曲直的道德评价。它让人们在历史文化的反思和人性的品味中感悟出这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失败,可以为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换取超越性的象征意义。”由此,《夕》剧便达到了作者所期望的美学高度。
注釋:
[1]参见陈柏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影子艺术》,《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2]参见贺文锋:《〈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近妖”效果探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3]参见郭晓颖、陶春霞:《失败的英雄——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4]转引自赵英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文学形象研究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33期。
作者: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