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新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1-04-27胡焕青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胡焕青

[摘  要] 文章结合教学实例分析新媒体新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助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激活师生、生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新技术;小数数学;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本,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以及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是教学现代化的标志。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既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能弥补传统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反馈性的不足,通过声光传递、视听感受、人机互动等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生活化,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合理使用新媒体,有效促进数学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趣利导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结构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自我控制力不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性,课堂上活泼好动。小学数学的教学遵循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发挥优势,把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通过生动的图像、美妙的音乐、惟妙惟肖的动画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激活学生直观、主动地体验数学学习,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某市某路段2分钟内过往车辆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请学生尝试统计各种车辆数。由于车辆数多,车子速度快,学生虽然全力投入,仍无法准确统计,于是学生要求再次播放,可惜还是无法记录。这时便形成了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得出:必须抓紧时间,每人统计一种汽车,小组内通力合作。于是学生很自然地投入新知探索中,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功能,虚拟了现实问题情境,实现激趣、设疑和促思的目的,学生亲身体验了动态的数据收集过程。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有效地把握时机,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科学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形象生动地展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融入学习氛围,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丰富内容,拓展认知

数学学科自带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课堂教学时学习内容单一出示,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新媒体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它本身的吸引力、感染力也愈发强烈,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有趣的动画演示、视频互动等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科学、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不但能打破时空的局限,解决常规教学中信息不足的问题,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经历和体验过程,准确、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合丰富的教学素材,新授伊始向学生呈现常见的实物图片,包括剪纸作品、植物、建筑物、生活用品、人体构造、动物等,学生先浏览这些图片,再观察从中筛选出的轴对称图形。反馈时请学生在交互式白板上直接点击,在操作过程中分析、比较,学生能更加有效地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帮助他们准确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三、交互探究,发展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1]。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作为学生探究知识、拓展知识的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发展、提升。当前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性强、互动性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在新课的重难点问题上,让学生走向讲台与白板互动,教师在旁充当指导者,让白板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桥梁,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表现力,生动、形象、具体地揭示数学本质,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呢?

例如,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学软件和平板相结合,收集练习中的数据,及时交流、探究、答疑解惑,如练习部分关于心跳变化统计图的互动教学,课件先出示隐藏数据信息的折线图,引导学生探寻数据背后的故事:一条没有数据的折线,激发学生猜测可能表示什么数据的变化,辨别三种猜想是否可能,分析教师提供的信息,更深刻地解读信息,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接着,通过平板的投票功能和易课堂的投票数统计,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问题—思考—讨论—验证”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相互辩论,说明选择的理由,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据分析水平。最后,通过完整数据信息的呈现(运动后心跳变化情况统计图),追问学生“10分钟后、30分钟后、1小时后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可能会怎样”,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折线统计图丰富而多元的理解,领会“分析数据时不仅要关注数据的变化趋势,还应关注现实因素”,引入微信视频连接对话校医,听取小学生运动后心跳恢复的常识,让课堂知识的传授更科学、更合理。

新媒体新技术能迅捷推送学习资源,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又能及时上传学生操作作品,有效收集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在大屏上直观、高效地对学生生成的方法进行汇报反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及时反馈,优化教学

作业反馈的质量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传统教学中,学生课堂作业的反馈基本是板书或者学生自述解题过程,甚至教师口述学生的解题过程,而像动手操作、画图一类的作业基本是个别学生的解说或者展示。显而易见,这样的作业反馈存在难以面向全体、反馈不及时、反馈范围狭小、几何图形作业反馈难等问题,其他学生也不易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活动,教师难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新媒体教学设备传递信息量大而且速度快,画面生动、直观,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更加灵活自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辅助课堂练习可以解决以上传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不仅有助教师把握学情,调整教学节奏,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充实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效率。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设计学生操作活动:请你利用小方块在纸板上创造轴对称图形。当学生开始进行操作时,教师先打开显示屏上的软件并连接到手机APP上,接着教师一边巡视一边用手机拍下学生设计的作品,迅速上传到显示屏。集中反馈时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清楚地展示在显示屏上顿时欢欣鼓舞,学生既看到了自己或他人的优点,又知道了自己或他人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相互鼓励,学得更加自觉、主动、高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合新媒体新技术,丰富的资源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了一个积极有效的教育平台,学生在乐中学、学得乐、乐于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新媒体新技术服务教学、完善教学方式,“该出手时就出手”。只要合理、恰当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多体”融合,数学课堂就会变成快乐的学堂,师生共享数学课堂的无限精彩。

参考文献:

[1]  安義军.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3).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活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