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4-27王久威

医疗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尿流率尿路尿道

王久威

天津市西青医院 (天津 300380)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由细胞增生引起的良性疾病,多发生于前列腺尿道周围移行带[1]。该病患者以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达到50%~88%[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且手术方法较多。有研究表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3]。本研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试验组年龄53~80岁,平均(68.11±6.05)岁;前列腺大小20~55 ml,平均(34.29±6.02)ml;病程2~9年,平均(5.47±1.24)年。对照组年龄57~77岁,平均(70.35±7.25)岁;前列腺大小23~53 ml,平均(35.16±4.05)ml;病程2~10年,平均(5.87±1.3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手术指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 ng/ml。排除标准:存在膀胱逼尿肌异常;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严重尿路感染、肾积水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协助患者取截石位,仪器为美国Coherent 公司(ExciStar XS200,500)的钬激光系统(能量为2 J);由尿道置入内窥镜后,沿操作孔置入550 μm 光纤,首先切断距离尿道口0.5 cm 处的尿道黏膜与前列腺前括约肌,然后剜除中叶及两侧叶,注意镜鞘切勿推剥,避免损伤横纹括约肌[4];切除完成后充分止血,并采用5%甘露醇注射液(东莞市普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25,规格250 ml)反复冲洗,常规留置导尿管。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协助患者取截石位,仪器为日本Olympus 公司的F24型前列腺切除镜;经尿道置入前列腺切除镜,电凝精阜近端平面,再由膀胱颈部5~7点方向至精阜近端进行切割,然后切割两侧叶,最后切除前列腺尖部;切除完成后充分止血,修整切割创面和精囊,并采用5%甘露醇注射液反复冲洗,常规留置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5 168.41±27.83 75.60±10.31 9.02±1.22 12.19±2.47试验组 55 91.03±14.52 63.24±9.26 6.17±1.05 8.77±1.91 t 18.282 6.615 13.131 8.123 P<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留置导尿管时间(d)

2.2 两组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比较

术后,两组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比较(±s)

表2 两组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分)残余尿量(m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55 11.07±2.44 5.02±1.27a 33.28±5.06 10.27±2.39a试验组 55 11.16±2.03 4.86±1.60a 32.18±4.72 9.54±1.72a t 0.21 0.581 1.179 1.839 P 0.834 0.562 0.241 0.069组别 例数 最大尿流率(ml/s)术前 术后对照组 55 6.04±1.29 10.26±2.37a试验组 55 6.01±1.58 11.03±2.11a t 0.109 1.8 P 0.913 0.07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病因为老年男性性激素失衡导致前列腺腺体组织增生肥大,从而引起下尿路症状,导致膀胱和肾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常用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治疗目标均为恢复患者排尿功能的同时减少对尿控功能、勃起功能及射精功能的损害[5]。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电切镜完成手术操作,因此创伤比较小,操作简单,痛苦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对于前列腺体积较大患者的术中出血不易控制,术中出血量比较多,且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有研究结果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2%~7%,电切综合征发生率为1%,膀胱颈挛发生率为0.14%~20%[6-7]。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钬激光具有创伤小、止血功能强等特点,止血时间仅为电刀的70%,效果却可提高2~4倍;同时,钬激光形成的结痂层较薄,术后脱落快,可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此外,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患者前列腺的大小无要求,且适用于需长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8]。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指标的改善效果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当;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造成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且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猜你喜欢

尿流率尿路尿道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陌生的尿道肉阜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