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医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

2021-04-27徐方忠魏红辉顾成宇孙宁宁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性证素病位

蒋 璐 张 滢 徐方忠 魏红辉 顾成宇 孙宁宁 王 越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处于老年痴呆的前期,具有可逆性,每年约有10%~15%的比例转变为痴呆[1-2]。目前西医临床并无靶向药物治疗MCI[3]。中医在治疗MCI 中,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副作用小,体现了中医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但中医关于MCI 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中医证型难以统一。本研究通过分析归纳MCI 的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MCI 证候特点和疾病转归提供更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浙江杭州翠苑、古荡社区和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杭州老年福利中心以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老年科门诊和病房纳入MCI 患者共239 例。本研究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要求,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Petersen(1999)制定的诊断标准[4]:(1)记忆减退为主诉(有知情者证实);(2)记忆力减退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3)客观检查有MCI 的证据: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筛查(文盲>18 分,小学>21 分,初中或以上>24 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 分;(4)一般日常生活能力保持正常。

1.3 纳入标准(1)符合MCI 西医诊断标准;(2)病程>3 个月。

1.4 排除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8分;(2)Hachinski 缺血评分量表(HIS)≥4 分;(3)长期大量饮酒史;(4)检查前1 个月内服用导致认知功能减退的药物;(5)有脑外伤等脑器质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叶酸、维生素B12 缺乏,严重的躯体疾病。

1.5 研究方法

1.5.1 量表调查测试 对参加量表评定人员进行MCI 相关的神经心理测验的培训,主要有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MoCA 等,对参与辨证的中医相互交流,进行实测,确保一致性在95%左右。

1.5.2 中医证候要素判定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参照《中医诊断学》相关证候要素标准,确定本研究所用的各种证候与证素标准,将MCI 初步拟为肝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肾气亏虚证、髓海不足证、心脾两虚证、心肝火盛证和气滞血瘀证,并参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以及证候要素相关的文献,结合MCI 在临床中常见的伴随症状组成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调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学历等。还有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共42 项。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软件,建立信息采集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相关证素进行频数统计。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与体征分布情况 239 例MCI 患者计42 个症状体征,调查显示临床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记忆减退(92.47%),其次依次是腰膝酸软(45.19%)、头晕耳鸣(43.93%)、夜尿频多(39.75%)。频数超过10%的28 个症状和体征见表1。

2.2 证素分布情况 共提取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共12 个,其中病位证素5 个,病性证素7 个。5 个病位证素中肾(37.66%)、肝(33.05%)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心、脑、脾(见表2)。7 个病性证素中,阴虚出现频率最高(22.18%),其次是痰、气虚、阳虚、血虚、火和气滞。见表3。

2.3 不同年龄MCI 患者证素分布规律 239 例MCI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 岁)144 例和非老年组(<65 岁)95 例。根据数据可以看出,老年组主要病性证素为阴虚(12.97%),其次是阳虚、气虚、血虚,非老年组主要病性证素为痰(12.13%),其次是阴虚、气滞。不同年龄组的主要病位证素均为肾,其次是肝、心、脑、脾。见表4。

表1 239 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症状分布特点

表2 239 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病位证素分布

表3 239 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病性证素分布

表4 239 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不同年龄组病位与证素分布[例(%)]

3 讨论

MCI 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临床状态,属于中医“健忘”“善忘”等范畴。目前MCI 尚无统一的中医病名及证型,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缺乏统一标准。古代文献并无“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一词的记载,但有相应的症状描述,《素问·本神》:“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千金翼方》记载:“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忘前失后……健忘嗔怒。”《中医内科学》教材中提到,呆病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等。根据其定义和临床表现,可以从呆病轻证来认识[5]。

本研究提取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共12 个,其中病性证素7 个,病位证素5 个。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22.18%)、气虚(15.48%)、阳虚(14.64%)、血虚(12.13%),其中以阴虚为主;实证病性证素为痰(18.41%)、火(10.88%)、气滞(6.3%);病位证素以肾(37.66%)、肝(33.05%)为主,其次是心(23.01%)、脑(14.64%)、脾(12.13%)。由此得出,MCI 的病位要素主要以肝肾为主,以阴虚、痰、气虚、阳虚为主要病性要素。张雅萍[6]研究认为,肝肾阴虚是MCI 最常见的中医证候。周文姬[7]研究发现,MCI 老年人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肾、心;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阳虚、血虚、气虚为主。与本研究相一致。

肾精亏虚、痰浊是MCI 患者认知损害的基本病理因素,痰浊阻窍证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8]。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老年组MCI 患者中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阴虚(12.97%),其次是阳虚(11.30%)、气虚(9.62%)、血虚(9.62%),而65 岁以下的MCI 患者病性证素以痰(12.13%)为主,其次是阴虚(7.94%)、气滞(6.28%)。由此看出,老年组患者主要是以肾精亏虚、肾气不足、气血亏虚的虚证为主。随年龄增长,肝肾阴虚,血液化生乏源,或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致健忘。《医林改错》中有“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千金翼方》记载:“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健忘嗔怒。”65 岁以下的患者则以痰浊、气滞的实证为主。陈士铎《辨证录》:“人有气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记忆,一如老人之善忘,此乃肝气之滞,非心肾之虚耗也。”情志不遂,气血上逆,扰乱神明而出现健忘;肝脾失和,聚湿生痰,痰扰神明而致健忘。参考古今文献,MCI 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虚实夹杂的过程,本虚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标实为痰浊、瘀血、气滞等[6,9]。

MCI 进展为痴呆后治疗效果不佳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有效防治MCI 并逆转MCI 向痴呆发展至关重要[10]。(部分病例为第二作者在浙江省杭州市翠苑、古荡社区和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杭州老年福利中心义诊时期收集。)

猜你喜欢

病性证素病位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蓄血证病机病位探析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