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1-04-27高海燕王巧梅
高海燕 李 媄 王巧梅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复发率均相对较高,同时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前提下,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并能够导致患者在认知、生活以及神经方面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为普通人群的7 倍,原因在于,高血压患者长时间处于血压异常的状态中,其脑动脉发生硬化的速度更快,也就更易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使其管腔变硬、内膜增厚,并引起脑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进而则能够导致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不足,并形成脑卒中[1-2]。本次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现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收治的80 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 例。本次研究均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纳入标准:(1)CT 或MRI 检查结果确诊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2)首发单侧脑卒中;(3)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2)认知障碍;(3)合并糖尿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按时用药、饮食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健康宣教、认知障碍训练,同时帮助唤醒者保持病房内的卫生。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和家属进行出院指导。
1.2.2 实验组 以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为基础,给予实验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用药干预。给予患者应用甘露醇脱水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类型脱水剂进行交替应用,且应用过程中需保持较快的注入速度,以对患者颅内压的稳定起到维持作用,在应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避免患者血压降低速度过快引起脑供血不足,并导致患者脑组织的缺血情况更加严重,甚至使组织损伤发生恶化。在应用降压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需对脑血供进行维持,避免患者的脑组织缺血情况加重。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给予其用药时应强化观察及巡视工作,注意查看患者是否发生病情变化或是输液反应等情况,且需要注意对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以及用药时间进行评估。
(2)严密监测。因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时病情凶险程度较高,能够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颅内压变化以及血压变化进行密切监测,要求患者尽可能减少运动量,日常以卧床休息为主,对患者亲友的探视次数进行控制,以优化患者的休息环境。将患者的床头抬高10-30°,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发生昏迷的患者,必须及时帮助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是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同时,为了避免患者发生舌后坠情况,应将其舌头拉出,并给予患者应用闭塞低流量维持性的吸氧,还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以及瞳孔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在脱水治疗结束以后,针对其意识改变情况、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及脑疝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开展治疗。还需对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进行观察,记录24h 内的出入量,以避免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3)心理护理。因为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起病速度较快,同时易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障碍,所以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出现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的可能性较大,而不良情绪能够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程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患者存在情绪异常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同时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意义、过程以及接受护理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若情况必要且条件允许,护理人员还可邀请既往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对自身语气、用词、肢体动作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尊重、关心和友好,以避免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或导致护患纠纷发生。
(4)并发症干预。护理人员应告知其绝对卧床休息,且为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患者下肢适当抬高,并每2h 左右为患者翻身一次,若患者存在昏迷情况,应将其病床抬至高位,并对非患肢进行合理摆放,以加速静脉回流速度和降低脑水肿发生率。另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脑水肿或是脑疝的特征,应立即为患者准备进行开颅。为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各项操作必须与无菌操作原则的要求相符合,每日需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3 次,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排便情况、胃管情况等,适当为患者应用护胃药、胃动力以及抑酸药等,以对患者的胃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而如果患者存在器官功能衰竭情况,则应给予患者应用持续性的心电监护,以保障治疗计划的科学性。
(5)生活方式改善。护理人员应注意强化对于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帮助其意识到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和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运动、维持良好心态、保持健康饮食,同时尽可能戒烟戒酒,以有效控制血压,也就可以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几率。另外,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遵医嘱的重要意义,要求患者不可擅自停药、增减药物或是更换药物,以对血压水平的稳定进行有效维持,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由血压骤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1.3 观察指标
(1)组间血压水平对比:包括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应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进行评分,其划分的评分组别为很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级别,问卷满分为10 分,分数在8 分以上为很满意,分数在6-8 分为一般,分数在6 分以下为不满意,(很满意+一般)/总例数×100.00%=总满意度。
(3)组间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主要包括精神状态、生理机能、生理功能、活力,患者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男性比率、女性比率、平均年龄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χ2/t 值P 值例数(n)40 40男23(57.50)22(55.00)女17(42.50)18(45.00)平均年龄(岁)66.5±9.5 66.7±9.0 0.097 0.923 0.051 0.822
2.2 两组间血压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间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间血压水平对比(±s,mmHg)
注:护理后组间血压水平对比,P<0.05。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40 40护理前179.6±11.7 179.9±11.1 0.118 0.907护理后126.9±9.7 143.8±10.6 7.439 0.000护理前110.2±9.6 111.1±8.9 0.435 0.665护理后81.4±3.5 96.8±3.3 20.247 0.000收缩压 舒张压
2.3 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8 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间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的精神状态评分、生理机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间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 两组间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注:组间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P<0.05。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40 40精神状态70.60±2.38 64.46±2.44 11.393 0.000生理机能73.61±2.30 65.59±2.58 14.675 0.000生理功能72.73±2.55 64.60±3.00 13.059 0.000活力73.37±2.86 65.39±2.74 12.743 0.000
3 讨 论
高血压属于当代中老年人群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出现损伤,且高血压属于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能够对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对脑卒中进行预防或是治疗,控制血压均十分重要。从整体上来看,高血压、区域性脑卒中患者普遍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且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工作中,对脑血管出血进行有效控制,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点。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5-6]。
既往开展治疗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给予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将护理方案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核心,因为实际护理工作不具有针对性,而给予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满足患者的各项护理需求,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特别针对并发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大幅度提升了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也就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另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以物理因素为基础,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予以重点关注,并将现代护理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之中,以患者为核心,开展人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工作,从而切实提升临床护理效果[7-10]。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6.9±9.7)mmHg、(81.4±3.5)mmHg,精神状态、生理机能、生理功能、活力评分分别为(70.60±2.38)分、(73.61±2.30)分、(72.73±2.55)分、(73.37±2.86)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给予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其能够促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优化,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得到提升,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提升,所以可以认为,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可见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当中,应用效果较好,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