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熊猫“降级”:距离人手一只“滚滚”的梦想还有多远

2021-04-2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亚洲象降级保护地

让人欢欣鼓舞的“降级”不多,疫情风险降级算一个,如今又多了一个:我国野生大熊猫“降级”了——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2021年7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野生生物生境得到有效改善。像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网友表示,这说明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甚至有网友开始畅想人手一只“滚滚”(网友对大熊猫的昵称)的美好画面。

媒体声音

大熊猫“降级”鼓舞人心

大熊猫“降级”的消息是令人鼓舞的,说明我国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心血没有白费。犹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一首歌叫《熊猫咪咪》,歌词写道:“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讲的就是卧龙、九寨沟等地区发现大熊猫的主食——冷箭竹成片开花,大熊猫面临食物危机,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和捐款热潮。

1983年,四川成立保护大熊猫救灾领导小组。《熊猫咪咪》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这是爱的呼唤,也是对大熊猫的庄严承诺,并催生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8年出台。20世纪80年代,四川建成了13个熊猫保护区,1992年后又建成了17个,还在成都建立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各方努力下,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恢复到了目前的1800多只,殊为不易。

——摘自“红辣椒网”

大熊猫保护仍旧任重道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按濒危程度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均为受威胁物种。大熊猫“降级”,是我国整体生态变好的一个标志,但并不等于对其的保护也要随之降级。

我们要居安思危,对大熊猫的保护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就现实而言,大熊猫的生存状况也尚未完全脱离危险境地。首先是其栖息地并不完善,表现为保护地的碎片化。另一方面,大熊猫同样面临全球变暖的威胁,表现为其食粮可能减少或歉收。有研究人员预测,未来80年,大熊猫赖以为生的竹林的1/3可能会消失,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将因此难以为继。

为此,我们既要看到大熊猫“降级”背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成就,也不能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事实上,只有持续地保护大熊猫和其他濒危动物,才能让我国的生态持续改善,并保持较好的生物多样性。这对于人类和所有居住、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才是最大的利好。

——摘自《新京报》

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多方努力

我国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并非无迹可寻。今年以来,鲸鱼多次“打卡”深圳大鹏湾、荒漠猫现身祁连山保护区、云南拍到棕颈犀鸟影像……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野生动物频频靠近人类生活区,我们与“大自然的精灵”们相处得更加和谐,关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好消息也越来越多。野生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的好消息,就再次释放出了这个积极信号。

這一切得益于我国在呵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做出的驰而不息的努力。当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已建立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这一切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从团宠一路逛吃的亚洲象,到积极营救搁浅的瓜头鲸,每一个动植物保护者拼尽全力的样子,既可敬又可爱。他们用行动践行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护着生物的多样性。

——摘自“新华网”

我国生态保护相关数据

★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要求。

★ 我国建立了各类植物园、野生动物繁育基地,使得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成功。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全面实现了禁捕。从2021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

★ 开展部门、区域和国际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全国涉及野生动物违法案件将近1万起,通过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总数持续下降。

★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目前,全国已命名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相关链接

“断鼻家族”上演奇幻历险记

2021年4月份以来,一群被称作“断鼻家族”的野生亚洲象,在中国云南进行了一场数百公里的长途旅行。它们从栖息地西双版纳一路向北,一度到达昆明市。这群大象的旅途十分愉快,它们到处闲逛、猛吃、睡觉的照片和视频经过互联网传播分享后,不仅在国内引发全民围观,也吸引了海外网友的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亚洲象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地探索新栖息地,与当地政府一路为沿途居民和亚洲象“保驾护航”密不可分。此举为减少人象冲突提供了保障,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采取地面人员与无人机跟踪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象群活动轨迹,提前研判象群动向,对亚洲象可能经过的区域提前实行交通管制,有效避免了人象冲突。”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处处长向如武说。一群野象引发的围观和讨论,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作为。而在全民“观象”之后,我们也期待人们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付出更大努力。

城市与野生动物“貉平共处”

继“武汉一小区现多只貉”登上微博热搜后,2021年7月2日,武汉动物园的一份通报获赞。该通报详述了工作人员实地调查的过程,科普了貉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基本信息,表明了“不建议抓走”“建议容忍这群貉的存在”的鲜明态度,并向市民提出了不要投喂、不要攻击、处理好垃圾、保持三米以上安全观察距离等建议。这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通报,以专业、严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科普,让大家意识到:貉的出现说明城市生态环境正在变好。而专业的建议对于城市与“不速之客”如何“貉平共处”也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近几年上海、南京、杭州等多个大城市都出现了貉的身影。复旦大学生物科学院研究员王放及团队监测发现,上海至少有150个社区有貉出没,估计整个城市约有5000只貉。城市正在成为人和野生动物的共同家园,了解野生“邻居”并与它们和平共处,是“更美好城市生活”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亚洲象降级保护地
社交降级后,终于舒服了
现代年轻人“消费降级”现象大扫描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行为训练对圈养亚洲象行为的影响
“赏石”会被消费降级吗?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