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逻辑思维 滋养理性精神

2021-04-27钟明林雪代少杰董青崖董荟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结论

钟明 林雪 代少杰 董青崖 董荟

身处信息时代,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无论是来自媒体还是其他途径,懂一点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识信息的真假与价值,进而把握事实真相,获得启示;我们也会针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一点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阐述更严谨、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由已知探寻未知。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专门设置了“逻辑的力量”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且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通过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等方式,来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并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

0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逻辑学所说的谬误特指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逻辑错误。逻辑错误的类型有很多,但从逻辑错误产生的根源来看,错误逻辑的表达者往往违反了思维和表达的一些基本规范,使其观点的表达不符合逻辑的基本规律,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目前,得到公認的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

同一律,顾名思义,就是要保持事物的同一性。同一律的重点在于确保思维的确定性,即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所有观念、命题、判断和思维都需要保持同一性,不能随意改变。偷换概念、歪曲观点、偷换论题等逻辑错误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违背了同一律。

如: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这句话中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鲁迅“某个作品”的通称,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个例子属于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造成了推理错误。

又如: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辩论的。显然,惠子问的那个“安”,问的不是地点,而是方法、方式,即“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鱼是快乐的”或者“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而不是“你在哪个地方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到最后却偷换论题,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做结,显然违背了同一律。

二、矛盾律

逻辑学中的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它不是指刻意地寻找矛盾和制造矛盾,而是指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同时出现时,一定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人们常见到的“自相矛盾”这一逻辑错误,就是因违背了矛盾律而产生的。

如:

“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修理员说的这两句话看似没毛病,但细究起来,却是自相矛盾的。第一句,顾客让修理员来修门铃,表明门铃有故障;修理员答应了顾客,说明他也认定门铃有故障。第二句,修理员按了三次门铃后仍没人来开门就走了,说明他同时认定门铃没有故障。两个互相矛盾的“想法”同时存在时,便会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

又如:

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群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众所周知,拿破仑中年病故于圣赫勒拿岛,享年52岁。耍戏法的人说“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显然是一句假话。一个人只有一个头骨,不可能有“中年的头骨”和“小时候的头骨”之分。耍戏法的人既肯定“拿破仑早年夭折”,又主张“拿破仑并非早年夭折”,违反了矛盾律。

三、排中律

排中律,就是排除中间情况,结果非此即彼。排中律要求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出现时,不可能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真。一般来说,排中律和矛盾律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确保了思想的明确性。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出现模棱两可、虚假两难等逻辑错误。

如: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可惜。

《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之间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两者必有一真一假,不能都否定为假。都否定,就违反了排中律。

又如:

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物体的薄与厚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状态;白色与黑色之间,还有灰色等其他颜色存在。在屏蔽中间状态(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只在呈现出的两个极端之间(二者并非对立、矛盾)做判断或选择,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四、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根据前面三条基本规律得来的,它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充足理由律更多地运用在论证和反驳之中。如果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就会产生强加因果、不当预设、不当类比等逻辑错误。

如:

《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在鲁迅的作品《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活动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这两件事,只是时间上接近,并无因果关系。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因果事件,这就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又如:

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说这句话的人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个错误属于不当预设,违反了理由充足律。

0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任何一个推理都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型。

一、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没有超出前提,因而又被称作“必然性推理”。也就是说,按照演绎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一定为真。根据它所运用到的思维方式,又可分为三段论推理、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推理、二难推理这四种常见的推理形式(所谓推理形式,就是将一个推理去除掉具体内容后保留下来的结构框架)。

1.三段論推理

三段论,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含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的论证。最为人所熟悉的典型例子是:

凡人都会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结论)

三段论推理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推理形式,其基本规则是:(1)只能有三个概念;(2)每个概念分别在两个判断中出现;(3)大前提是一般性的结论,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

从思维过程来看,任何“三段论”都必须具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但在具体的语言表述(说话、写文章等)中,人们常常把“三段论”中的某些部分(或是大前提,或是小前提,或是结论)省去不说。

如:

①你是中文系的学生,你应当学好中国文学史。

②企业都要为社会创造社会价值,民营企业也不例外。

③所有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也是人嘛。

例①省略了大前提“凡是中文系的学生都应该学好中国文学史”,例②省略了小前提“民营企业也是企业”,例③省略的结论是“你也免不了犯错误”。

需要强调的是,要正确运用“三段论”,还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样才能逻辑全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必要条件推理

必要条件推理,即根据必要条件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推理的逻辑是:前件真则后件必真,后件假则前件必假;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后件真前件可真可假。因此必要条件推理的规则有两条:(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如:

“如果周末不下雨,那么我们就能去秋游。”

这里的必要条件是周末不下雨,结论是我们能去秋游。

又如: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晏子在外交中所使用的推理逻辑是典型的演绎推理,其推理形式为必要条件推理。“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就是必要条件,可将其表述为:“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这个狗门进。”

3.排除法推理

排除法,又叫淘汰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即提出一个论题之后,先假设它可能存在多种情形,然后通过分析,将假定的各种可能都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把论题以外的其他各种可能都一一淘汰掉,只剩下一种可能,那么我们要证明的论题就是正确的了。

如:

《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这段话中“有人”所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即石兽存在的地方只有三种可能——原地、上游、下游,如果人们在原地和下游都找不到石兽,那么石兽只能在上游了。

4.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在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以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如: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如果将贾宝玉的想法稍加简化,那就可构成如下一个简单的二难推理:

如果“我”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如果“我”不去林妹妹处,也足以“致疾”。不管“我”去不去林妹妹处,皆足以致疾,真是两难呀!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超出前提,又被称作或然性推理。也就是说,即使采取了正确的归纳形式,前提为真也无法确保结论一定为真。常见的归纳推理形式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特殊到一般)和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两种。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并且未遇到相反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形式。

如: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鲁迅在文中所使用的推理逻辑是归纳推理,使用的推理形式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此处的推理结论为第一句话“物以希为贵”,前提则是后面枚举的两个现象。换句话说,鲁迅由“北京的白菜到了浙江因稀缺而珍贵”“福建的芦荟到北京了因稀缺而珍贵”而推理出结论——“物以希为贵”。

2.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章中,邹忌的妻“私”他、妾“畏”他、客“求于”他,与齐威王的宫妇“私王”、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事实,邹忌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和齐威王受蒙蔽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反过来,如果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就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这个正确的结论。

03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恰当地运用逻辑方法,有效地使用外显的或隐藏的所有论据来进行论证;在必要时采用间接论证与直接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式;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在质疑论点与进一步论证中使论证更严密:这些都是合理的论证方法。

一、关注论证隐含的前提条件

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又多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个,只有深入追问才会发现其他隐含前提。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

如,在课本引用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的这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这段话呈现出了一个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两个论据(狗没有吠,草料棚里的人没有惊醒),隐含了我们都会认可的两个重要前提——狗会冲着陌生人叫,狗叫会惊醒附近的人。只有将这两个隐含前提补充出来,福尔摩斯的观点才能成立。即:如果不熟悉的人牵走马,狗会吠叫;如果狗吠叫,人会被惊醒。如果这两个隐含条件有一个不成立,那么福尔摩斯的论点就值得怀疑。

再如下面一段文字:

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那些倡导变法的古人无不怀揣理想,要建设一个乌托邦般的世界,但他们都忽略了时代的局限性与低下的生产力。“禾下乘凉”是袁隆平毕生的梦想,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共同的富强梦。而袁隆平以求真務实的精神,不断前行,最终用一粒种子造福全人类。

这段文字里就含有两个隐含前提:吴起变法等改革运动忽略时代局限性和低下生产力就是脱离现实的表现,而脱离现实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只有把这两个隐含前提揭示出来,结论“只有将理想与现实结合,才能成功改造世界”才站得住脚跟。

二、学会间接论证

这里,首先要辨析一下论证和推理这两个概念。推理和论证有相通之处。推理是由前提得出结论,论证是为了证明观点而提出论据。因此,推理的前提就是论证的论据,推理的具体过程就是论证过程,推理的最终结论就是论证的论点。间接论证的作用,是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能更有说服力的时候,更有效地进行论证。这里主要讲讲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这三种间接论证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实际上是利用逻辑的排中律展开论证,互相矛盾的判断中必有一真,必真的判断就是结论。前文所提到的《河中石兽》的例子就是用排除法来推理,得出“石兽在上游”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用排除法进行论证和推理,有时也是有隐含前提的,比如《河中石兽》隐含了“河只能分为上游、下游和原地”这一逻辑前提。用排除法进行论证时要将一切可能做出的错误判断一一排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达不到严密的效果。

如《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段话: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这段话采用了排除法来进行论证——排除了人因私交、名誉或好恶的因素而产生怜悯之心的可能,得出人皆有恻隐之心的结论。不过,虽然采用了排除法,但排除前三个判断的理据并不可靠,也没有充分排除其他所有可能性,不符合排中律,其论证并不严密。

2.反证法

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如果……”,即先假设一个与论点相反的判断,由此得出与事实相矛盾的推论后,可以推翻假设的判断,证实原论点。

如《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为什么王戎会判断出李子是苦李?如果用反证法,王戎的论证过程可能会是这样的:

如果“此非苦李”,而是甜李,那这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就会有很多人摘李子吃,那么这棵树上的李子应该会很少。但事实是“树在道边而多子”,可见推论与事实不符,所以“此非苦李”的假设也就不成立了。由此可知,“此必苦李”。

3.归谬法

归谬法与反证法恰好相反。归谬法的论证过程是:为了证明某个判断为假,先假设该判断为真,由此推论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原判断为假。因此,归谬法常用于驳论。

如:

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

这段话首先以“果真如此”句假设“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都不能使用”这一前提,由此推论出:就连“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古代格言都不能说了,那我们只能做半个哑巴了。事实上,我们不仅不能做哑巴,我们的语言表达还需要这些古代格言。因此推论与事实出现矛盾。由此得出结论:封建时代的一些士大夫语言我们还是要使用的。

又如,《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讨论“人的追求”与“生死”之间的关系的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归谬法。首先,“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这两句假设人没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那么可以推论出:“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也就是说,人会不择手段地求生避祸。那么,人们应该都是苟且偷生的。但现实情况是,有人即使有办法求生避祸却也不这么做。因此一开始假设的判断就是谬误的。正确的观点应是:人一定有比生存更高的需求,也有比死亡更厌弃的事物。即:人一定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议论文写作中,比较常用的论证模式是“例子+观点”,但这种模式也容易导致议论片面化、绝对化等问题。此时,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论敌”,就像“左右手互搏”一样,对自己的论点提出反例,或对论据提出质疑,或指出论证过程中不严谨的地方。面对这些反驳,我们就有了进一步论证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对论点进行更深刻的分析阐释,对观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使论证显得更严密、更完善。

如课文中“兼听则明”的例子,展示的就是通过自我辩驳完善论证框架的具体过程:主动引入“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反例,就能通过分析,指出“听”不能代替“断”。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兼听则明”的观点是在听者善断的前提下提出的,因此“兼听”的基础是善于独立思考,“兼听”后能为我所用。

又如一位同学想要论证“勇敢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他采用了文天祥、邱少云、司马迁、诺贝尔等事实论据来证明:为了国家不畏牺牲的勇敢,不阿權贵秉笔直书的勇敢,不惧危险投身于热爱的事业的勇敢,都是十分优秀的品质。但这些论据体现出的勇敢并未涵盖勇敢的所有内涵,他完全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论敌”,完善自己的论证。如:

勇敢应区别于鲁莽和冲动,如抢劫银行、马路飙车等挑战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只是愚昧、残暴的假“勇敢”……

事实上,真正勇敢的人也并非时刻锐意进取,有时也是甘于暂时隐忍,厚积薄发的……

勇敢并非不知畏惧,勇敢是人面对恐惧时的一种崇高的姿态。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六出祁山,最后身死五丈原;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为心中大义直面威胁,向死而行。他们是内心最坚定、最勇敢的人。这样的勇敢,才是值得尊敬的品质。

04技法延伸

怎样写驳论文

驳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一、首先要做到“知彼”

写驳论文的前提是“知彼”。即只有认真理解对方的观点,仔细辨析对方的论据,深入分析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进,才能找到批驳的角度和方向,从而为驳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这些,驳论就不可能有切中要害的准确性和力度。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如果作者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这些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的现象没有密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发现其背后潜藏的谬误和危害,也就不可能提出“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二、行文应先“破”后“立”

“破”是指先要将你准备批驳的观点、论据和逻辑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形象的说法叫树立靶子),批驳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开头就指出: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一段文字简洁明了,鲁迅将对方的三条论据和得出的论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后续的逐一批驳也能借此有针对性地展开。

“破”的关键是对对方观点、论据和论证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批驳,这是驳论文的重点部分。批驳对方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

1.驳论点

驳论点属于直接批驳,是先举出对方的论点,然后找到对方论点的错误之处,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如杂文《不求甚解》,针对大家普遍认为的“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个观点进行了批驳:

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显然,作者对“不求甚解”的内涵进行了两方面的解读,思考更全面、更辩证,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

又如杂文《塞翁失马是福还是祸》,直接针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作者指出:“这个故事可能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思想源头。塞翁父子是典型的懒汉懦夫世界观,出现失误,遇到天灾人祸,他们不是积极应对,亡羊补牢,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制定危机处理预案,提高应对危难能力,努力防灾减灾,而是自我安慰,然后,消极等待,坐等偶然机遇,坐等坏事变好事。”由此揭示了所谓的“焉知非福”的偶然性和自欺欺人,从而令人信服地表达了对古训批判性的思考。

2.驳论据

驳论据属于间接批驳。对方为证明自己的论点会提出相应的论据,如事实论据、理论论据等。如果论据本身是虚假或缺乏说服力的,那么论点也就无法成立。比如在面对“勤奋与收获”这一话题时,有人就针对“勤奋就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努力耕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等言论进行了反驳:

付出多少辛劳就能获得多少成果吗?未必。

农民们在耕耘季节是十分辛苦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怕出大力流大汗,但其收获却有丰有歉,甚至有时会颗粒无收,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除了靠栽培者的辛勤劳作、不违农时、精细管理外,还要受到天时(水、旱、风、虫、雹等灾害)、地利(土壤的各方面情况)等条件的制约。工人们每天在炼钢炉旁、机床前、矿井里的劳动无疑是十分辛苦的,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一炉钢在快要出炉前,会因为电力、温度控制等方面的原因而冷却报废;一个零件,可能会由于原材料、机床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残次品……

收获的前提是耕耘,耕耘是否会有收获,是要看耕耘者为什么耕耘和怎样耕耘。耕耘与收获之间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否则耕耘未必收获。

作者用事實说话,通过农民种植、工人劳动的过程与结果,来说明耕耘与收获仅是必要条件和结果的关系。不管具备什么条件,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所收获的,但仅仅靠耕耘而无其他条件,也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

3.驳论证

驳论证也属于间接批驳。论证是从论据到论点的推导,在论据真实可信的前提下,如果论证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以偏概全、无因果联系等逻辑谬误,论点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比如“近墨者黑”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成语,揭示的是不良环境对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也确实有很多事例能够证明这个论断。但是,我们也能够列举出“近墨者未必黑”的事实。因此,用大量的论据来证明“近墨者黑”的论点在论证逻辑上是没有说服力的,举出一个反证就足以批驳。

又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据报道,在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是留学生队;在译文出版社举办得“首届英译汉大赛”中夺魁的竟然是新加坡的参赛者!这两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发出了“保卫汉语”的呼声。

材料中人们的观点是要“保卫汉语”,但提出“保卫汉语”的依据是留学生队和新加坡人在汉语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究竟是因为中国选手水平太低还是因为海外选手水平太高而导致这样的结果,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且,留学生队和新加坡人在汉语比赛中获奖恰恰能说明汉语在海外世界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在提升,汉语并不是一种走不出国门而被边缘化的语言。这种结果不能证明汉语存在危机,正如中国人如果获得英语辩论赛的冠军并不能证明英语存在危机一样。因此,材料中的依据和论点之间并不匹配,无法从论据中得出“保卫汉语”的结论。

在批驳错误的观点、论据和论证之后,驳论文中也需要“立”——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如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在批驳错误做法后提出了“拿来主义”,接着正面立论,先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有的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再分析了“拿来”的具体方法——“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最后指出“拿来”的意义——“人能成为新人,文化能成为新文化”。作者对“拿来主义”的分析和阐述层层推进,在驳论的基础上提出重要的建设性意见,有思想内涵和指导意义。

又如《塞翁失马是福还是祸》一文在批判古训的基础上提出:

面对天灾人祸,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迎接挑战、迎难而上、自强自救,不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地歌颂灾难,以“焉知非福”的不健康心态强拉硬扯福祸因果关系,通过“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该麻木不仁地忍受灾难、苟且偷生、苟延残喘、混吃等死。危机过后,从灾难中走过的人们应该痛定思痛、亡羊补牢、从头再来,过一种有预见、有准备、有尊严、有质量、有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面对灾难应有的积极态度,同样在批驳的基础上形成了正面的指引。

综上所述,写驳论文要深入理解对立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行文中先“破”后“立”:“破”要简洁清晰地呈现拟批驳的要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批驳;“立”要纠谬误而陈己见,有启发性和建设性。在“破”与“立”的层层推进中,驳论文要体现出思想的深度和逻辑的力量。

05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其观点的一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的话题范围很宽泛,写作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选定社会热点问题。那么,该如何选择社会热点问题呢?可以看看网民所关注的和媒体正在热议的内容,因为这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凸显了科学对待这些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辩证对待社会热点问题。要认识到,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凸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即明确“怎么看”和明确“怎么做”。最后,文章要求写驳论文,就要掌握写作驳论文的技巧,做到有的放矢、先“破”后“立”,以精准的切入点、深刻的观点、准确而严密的语言来说服“对方”。

佳作示例

走过荆棘,方见玫瑰

文/刘婧雯

“这样也不错”“别那么拼命啦”“何必这样作践自己”……不知从何时起,这样“善意”的劝阻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人和媒体开始提倡“别那么累”。这样的变化似乎是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越来越受人推崇。

有人的确赞赏这样的变化。因为“别那么累”,所以生活的苦处能够被一减再减;因为“别那么累”,所以即使是最终失败了也易于接受——毕竟也根本没有付出太多。“别那么累”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日本作家太宰治的那句话:“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

但是,“别那么累”真的就是化解苦痛的最终良药吗?这样看轻一切的“豁达”胸襟真的便是余秋雨所谓的“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究其根本,“别那么累”的背后从来都不是对世事的看淡和超脫,而只是懦夫在失败之前对于后果的提前退缩。由于害怕苦难及失败的摧残和打击,所以在开始做事之前就安慰自己“别那么累”。由于恐惧失败的恶果和对自己能力不足的直视,所以自己将成功的一线可能弃之不顾,将努力贬低为过盛的胜负欲,将认真降格为对世事的不豁达。这根本不是达观淡泊,这只是一个失败者为自己的怯懦和弱小找好的借口和粉饰罢了。

成功从来就不是轻易能获得的,若要征服顶峰,漫长的攀爬是必经之过程。那些提倡“别那么累”、提前自暴自弃之人,早已为自己贴上了“平庸”和“失败”的标签。而真正杰出之人,是在苦难之中诞生的。林肯在数次的大小选举失败之后,才问鼎了美国总统的宝座;J.K.罗琳的《哈利·波特》在问世之前,遭遇了多次退稿;卡夫卡的文章在他生前从未被人看重,他生前一直也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白领”……若是他们早早地因为一句轻描淡写的“别那么累”就放弃,那么历史上将会有多少伟人的名字成为无人知晓的尘埃而随风散去,消逝在时间尽头的浩瀚宇宙之中啊!

鲁迅曾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别那么累”或许可以作为一时的宽慰,但决不能成为圣旨、神谕被奉上神坛。我们应谨记:或许在漫漫长路的尽头不是世外桃源,但若想要抵达成功的天堂,若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穿过黑夜,冲破迷雾,绝无可能。对苦难的浅尝辄止只会带来平庸,而我要的是成为黑夜中的迢迢明星。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曾言:“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我要拼尽全力,活成一团火焰,熊熊燃烧,至死方休。

点评 这是一篇针对看似“佛系”的“别那么累”的生活现象、社会热点进行深入辩驳的、颇具思辨性的文章。文章开头两段先将社会上出现的提倡“别那么累”的现象进行细化,并指出产生这种心态的目的在于减少痛苦、避免失败。但作者马上用“但是”一词转折,并连用两个问句,有力衔接到下文进行的反驳。接下来,作者直截了当地指出这种心态的本质和危害。结尾处借用名言对文章进行收束,升华主旨,表明态度。总体而言,文章观点明确,并能紧扣对“别那么累”现象的反驳立场进行剖析和论证,立场鲜明,批驳有力。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恰当使用论据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