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2021-04-27刘刚孟晓东
刘刚 孟晓东
“一等渡江功臣”马毛姐、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改革先锋”王书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勾勒出一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天际线。萤火汇成星河,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2021年6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的22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前夕,跨越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赶来了。这是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出席颁授仪式,以党内最高荣誉,致敬这些来自各条战线的共产党人,致敬他们的杰出贡献。
最高的礼赞,属于普通却不平凡的他们,亦属于每一个奋斗着、奉献着的中国共产党人。1921—2021年,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民族危难到民族复兴……从成立时的50多名共产党员,发展到现在9100多万名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代前仆后继,千千万万人砥砺前行。山河无恙,只因无数人的慨然以赴。
他们的事迹荡气回肠,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共同书写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在本期“素材精粹”栏目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七一勋章”获得者们的光辉事迹。他们的事迹不仅是绝佳的写作素材,更是难得的精神养料,值得大家细细品读、用心体味。
道德楷模篇
蓝天野:传承艺术艺德
速用片段 作为真正有艺术品质和高级趣味追求的艺术家,蓝天野的演技被誉为“令人拍案叫绝”“在舞台上流露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共产党员,蓝天野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响应时代的召唤,走上了一条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人生之路。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蓝天野早年的人生选择,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1944年,不到18岁的蓝天野在国立北平艺专油画系潜心学习绘画。同年,他在同学的邀请下参加了沙龙剧团,开始演出话剧。这时,蓝天野在解放区文工团晋察冀挺进剧社工作的三姐石梅被党组织派回北平,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石梅的影响下,蓝天野1945年6月正式参加革命工作。
蓝天野最初主要是负责宣传,后来他成了北平地下党的一名交通员,经常背着装满物资和文件的小布包,骑着自行车到西山脚下的联络点与解放区的人见面。1945年9月,蓝天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按照党组织的安排,他在沙龙剧团一边从事革命工作,秘密发展党员,一边参加戏剧演出,配合学生运动。回首这段经历,蓝天野感慨地说:“当时真没有想到我会一辈子从事戏剧事业。但我坚定跟党走,党怎么决定,我就怎么做。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决定重排献礼剧目《家》。为重现经典风采,实现人艺舞台上的“四代同堂”,更为了“人艺精神”的传承,院党委决定邀请已经阔别话剧舞台24年、当时已是84岁高龄的蓝天野加盟剧组。蓝天野深感重任在肩,表示:“我是老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我就要发好光和热。”如今,已经94岁高龄的蓝天野仍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用一生耕耘为中国话剧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黄宝妹: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业绩
速用片段 从目不识丁的童工到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黄宝妹,勤学苦练,大胆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英雄来自平凡,劳动创造伟大。旧社会童工出身的黄宝妹,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平凡与伟大之间从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931年,黄宝妹出生于上海浦东高东乡麦家宅一个贫苦家庭,12岁就跟随母亲贩盐,13岁成了日资裕丰纱厂(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前身)的童工。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哪怕再苦再累再屈辱,也一定要把技术学到手。经过勤学苦练,黄宝妹做到了挡车400锭,而一般工人只能做到270锭。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在新的上海国棉十七厂,黄宝妹迎来了新生。她说:“当时我想,既然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纺纱也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就拼命干。”黄宝妹成了纺织行业的带头人。1953年她成为第一批全国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先后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8年,著名导演谢晋根据其事迹拍摄了同名电影《黄宝妹》,影片中她本人饰演黄宝妹,是那个时代的工人明星和时尚偶像。1954年至1957年间,黄宝妹的名字47次出現在《人民日报》上。
黄宝妹一直相信专业精神,而她的专业领域就在车间,为此她主动放弃了当厂干部的机会。就这样,黄宝妹一直在车间工作到退休。退休后,黄宝妹始终坚持“党员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是不退休的”,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为新疆石河子筹办棉纺厂出谋划策。如今,已经90岁的黄宝妹还经常说:“我要发动大家一起,努力为社会再做一点贡献,承担起老党员的责任。”
黄文秀:将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
速用片段 提到黄文秀这个名字,我们会想到青春、奉献、人民、脱贫攻坚、牺牲等,这些词串联起了她短暂却灿烂的一生。她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告别了城市的繁华,选择扎根乡村,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黄文秀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在自己贫困的家乡继续追梦。她先是作为优秀选调生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2018年3月26日,她又响应组织号召,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472户中有贫困户195户,且全村11个自然屯位置分散,多个屯距村部都在10公里以上。黄文秀背起包就扎了下去,白天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夜深了,便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为了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她到了村民家不再直接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要么帮忙扫院子,要么到地里做农活,帮他们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等,一边干农活一边商量脱贫之计。黄文秀热情阳光的性格和朴实的作风打动了村里的父老乡亲,群众很快就接纳了她。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的黄文秀,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成功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2019年6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袭击了百色市,黄文秀利用周末回家看望了刚做完第二次癌症手术的父親后,就急着深夜冒雨返回百坭村,奔向受灾群众。不幸的是,她在途中被突发的山洪夺走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刘贵今:为中非外交事业倾情奉献一生
速用片段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外交老兵刘贵金,一生奉献对非外交工作,在对非外交岗位坚守、耕耘近40年。他长期在非洲国家常驻,在艰苦的外交环境中担当作为、倾情奉献、传承友谊,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年逾七旬的刘贵今仍在为促进中非合作发挥余热,在深化中非友谊、发展中非关系中担当作为、倾情奉献。
1972年,27岁的刘贵今第一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之后的岁月里,他放弃了回国发展的机会,向组织申请长期扎根非洲。54个非洲国家,刘贵今穷尽大半生走遍了52个。自从踏上非洲的土地,从事对非工作,他就爱上了这片沃土,从此不离不弃,在对非洲的外交岗位上坚守、耕耘了近40年。
在漫长的驻非岁月里,刘贵今除了不能照顾家人,还要面临各种危险。20世纪90代初,埃塞俄比亚发生了战乱,他和几个留守的同事每晚都要听着枪声入眠。40年来,刘贵今和同事们为推动中非合作在多领域不断深入发展而忘我工作,他积极推动建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在深化中非友谊与促进中非合作中担当作为,倾情奉献,坚定捍卫我国在非洲的利益和国际形象,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7年,刚刚退休的刘贵今又被任命为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他不顾冲突地区风险,开展穿梭外交,“要让外界看到中国的身影,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立场”。如今刘贵今虽然退休在家,但他还是关心、惦念着非洲。在他看来,外交既是一份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也是一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舞台。“从事外交工作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严明的纪律和一颗为国奉献的赤子之心。”刘贵今说。
张桂梅:贫困山区女孩的“校长妈妈”
速用片段 是东北人,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云南边疆;没有子女,却被几百个孩子称作“妈妈”;身患重症备尝艰辛,却顽强逼退死神;自然击她以风雪,她报之以歌唱;命运置她于危崖,她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张桂梅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了自己的倔强与执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桂梅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了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2002年,在云南丽江华坪县民族中学教书,同时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这让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会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于是她想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为大山里的女孩提供受教育机会,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为此,她曾“行乞”五年筹办学款——带着自己的一系列荣誉证书和相关报道,满大街“讨钱”:“你看,我想办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我5块、10块,哪怕一两块都行。”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3年来,已有近2000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但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0多种疾病。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什么都没有。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王兰花: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速用片段 “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在吴忠市,这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王兰花将解决社区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毕生事业,16年如一日地坚持志愿服务。花香飘过的地方,情和爱悠悠。王兰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长满老茧的双脚给群众踏平困难,用自己的执着与坚持让满城尽是“兰花”香。
穿着红马甲,今年已71岁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的身上仍有着蓬勃的力量——居民把她当作“主心骨”,大事小情总想找她说说;困难群众把她看作“活雷锋”,一声“王姨”未语先哽咽;志愿者以她为“领头羊”,一群人年复一年地跟着她开展志愿服务,不求任何回报。王兰花用自己的执着与坚持,让“靠近我、温暖你”的兰花志愿服务精神传遍全城。
2004年,王兰花退休后,本想好好陪伴家人,但空闲的同时,她却总是感到还有使不完的劲,信任她的居民也没有忘记她。“我一直琢磨,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共产党员的价值就是在为群众服务中体现出来的。”王兰花说。2005年,王兰花联系了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他们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协助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因为总有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求助电话,王兰花走路风风火火,脚板底走出了老茧,大脚趾也被挤得变了形,只能穿软底鞋。她曾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和收获有两项:一项是加在名字前的荣誉,是社会给她的;一项是跟在名字后的善行,是困难群众需要的。“有人说我是‘傻大妈,但帮助别人让我活得充实、坦荡、快乐。”王兰花说。
人民公仆篇
周永开:赤诚为民的“草鞋书记”
速用片段 周永开倾其一生精力,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是我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对周永开而言,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执着的是不懈奋斗。他就像一匹负轭老马,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始终以旺盛的革命热情,坚守“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朴实承诺。
周永开1945年8月入党。解放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巴中任职的20余年中,周永开常身着粗布装,脚穿谷草鞋,头戴黄荆圈,走遍巴中的山山水水,进入千家万户,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草鞋”形象地描绘出这位好书记在群众心目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踏着这双“草鞋”,周永开笃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砥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意志,把奉献写在巴山深处。离休后,周永开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来到了最牵挂的土地——万源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在当地建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周永开还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长期身体力行,致力于革命传统教育。1995年,他怀着一颗对党至忠至诚的赤子之心,发起组织了“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5次年会。“党是我一生的追随。”周永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他最爱说的话。
石光银:在荒漠中建造“绿色长城”
速用片段 他战天斗地,在茫茫沙海中演绎了一个个大漠传奇,把荒漠戈壁变成了“绿水青山”,给老百姓带来了“金山银山”;他勇挑重担,“愚公”不愚,在百姓的心中筑起了一座绿色的丰碑。作为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石光银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创新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毛乌素沙漠南边,有这么一位老人,他被乡亲们称为治沙“愚公”,“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是他的铮铮誓言。他用40多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与荒沙、碱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先后治理荒沙、盐碱地面积达25万亩,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他就是治沙英雄、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
不仅如此,石光银还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随着治沙造林的推进,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沙漠里的农副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不打农药,都是绿色农产品。但因为不通公路,车辆进不来,产品也运不出去。石光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终决定垫资500多万元,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沙石公路,如今这条路也变成了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买买提江·吾买尔:民族团结一家亲
速用片段 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买买提江·吾买尔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1981年,买买提江·吾买尔被乡亲们推选为新疆伊宁县温亚尔镇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主心骨。从那时起,他处理村里的大小事务都会一碗水端平。他常说:“各族村民就是一家人,家里和睦了,日子才能过好。”在他的带动下,各族村民相处和睦。
作为多民族村的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自打上任那天起,就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他深知这是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平日里,他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并通过宣讲对村民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村民的法治观念。在他担任书记的30多年中,村里从未发生一起暴力恐怖事件。买买提江·吾买尔说:“布力开村是各族村民共同的家,谁想破坏这个家,伤害我们的家人,我们是不会答应的。”
“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买买提江·吾买尔初任书记时许下的诺言。为此,他想尽办法带领村民发展生产,只要是有可能让大家致富的路,他都会下功夫去蹚一蹚。在他的带领下,村里人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大家都夸他是闲不住的好支书。
黄大发:造福百姓的“当代愚公”
速用片段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对村民许下的誓言。36年初心不变的他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容,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开凿出了“生命渠”,用实干兑现了当初的誓言,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山深处的贵州遵义播州区团结村(原名草王坝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攀上环抱村庄的灵宝山举目望去,一条蜿蜒穿行于绝壁上的“水渠”时隐时现。没有人敢相信,这条地跨3个村、近10公里长的“天渠”看似是大自然的伟大作品,其实是被誉为“当代愚公”的黄大发带着村民们凿出来的“人工渠”。
黄大发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1958年,23岁的黄大发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村民推选为大队长。那时村里缺水严重,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最少也要走两个小时。也就是从那时起,黄大发立下誓言,要为村民做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想尽办法,可水就是进不来草王坝。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1992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黄大发再次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苦心人,终不负。1995年,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絕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如今,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壮志豪情终于斩断了村庄的世代穷根,也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美景跃然眼前。
林丹:扎根社区的“小巷总理”
速用片段 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扎根社区40余年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切实把党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社区工作琐碎而繁杂,可林丹把居民当作亲人来对待,把社区当作家庭来经营,将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件件都能当成了自己的大事。正因为有了林丹的艰辛付出,才有了军门社区的华丽蜕变。
凭着一颗热心和一双脚板,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把一个有着3500多户居民的老旧小区变成了拥有170多项荣誉称号的模范家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军门社区居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必定有我们‘小巷总理的身影。”林丹先后当起8名孤寡老人的“女儿”,长年累月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让老人们体面地走完人生;她不顾家人反对,收留无家可归的刑满释放人员,帮他们找工作,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她关注贫困子女就学,用每月不多的工资助力他们实现“上学梦”。她还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居民恳谈日”谈出基层治理新气象,“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搭建的“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让群众生活更便捷。她赤诚丹心,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扎根基层40余年,年过古稀对待工作依旧满怀激情,身上的那股拼劲、韧劲令所有人都钦佩不已。40余年间,一座座旧楼房换上新颜,一个个新生儿长大成人,林丹数次拒绝了高薪聘请,放弃了街道提拔,始终是群众口中的“小巷总理”。
战斗功臣篇
王占山: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
速用片段 “人在阵地在,决不退一步!”王占山和战友们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顽强地阻击敌人的疯狂反扑,就在于他们心中都有着这样一种神圣的信念。爱因斯坦曾说过:“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王占山和战友们让世人看到,只要一个人的信念不倒,任何敌人都不能将其击垮。
1929年,战火纷飞的年代,王占山出生在河北唐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岁加入民兵组织,18岁入伍,19岁入党。王占山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出生入死、英勇杀敌, 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是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
“人在阵地在,决不退一步!”1953年7月,朝鲜战场“408.1”高地,在敌军飞机大炮的猛烈攻击下,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5师404团3营7连3排排长的王占山,组织76名战士吼出了这样的誓言。当时,王占山所在团正奉命在朝鲜金城前线阻击“联合国军”的疯狂反扑。敌军在飞机、大炮等的掩护下,向高地和周边阵地发起连续猛烈攻击。王占山和战友们浴血奋战坚决阻击,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连续作战使连队伤亡很重,阵地上只剩下王占山和其他76名战士。凭借顽强的毅力和高昂的斗志浴血奋战,王占山带领战友们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敌人30余次进攻。直到志愿军486团来换防时,整个阵地仅剩下10人。当时,王占山已多处负伤,刚下战场就昏倒在地。战后,王占山荣立一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柴云振:硝烟战场无畏生死,解甲归田默默耕耘
速用片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为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柴云振看淡了生死,淡泊了功名,本就难能可贵;可他又默默卸甲归田,安心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无疑更让人敬仰感佩。他之所以“藏得住”,是因为他的初心就不是功名利禄。在他看来,出生入死、牺牲奉献本就是军人的本分,不值得夸耀和显摆。这样的境界何其高远,这样的精神何其可敬!
柴云振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型之一。1951年5月,柴云振所在部队在朝鲜朴达峰担负阻敌任务。敌军依仗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来势汹汹,战斗进行到第六天,便占领了我前沿阵地。柴云振临危受命,率部夺回阵地,堵住敌人。他带领全班冒着密集的炮火发起猛攻,一举拿下了两个山头。此时,敌指挥所居高临下用猛烈的炮火向我方疯狂报复,阵地上一片火海。柴云振在战友掩护下,绕道迂回上山,靠近敌指挥所,用手榴弹和冲锋枪猛轰猛扫。子弹打完了,他孤身一人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他的右手食指被敌人咬断,头部、腰部多处负伤,昏死过去。
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总政治部发布第一号命令,授予柴云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但是,柴云振此时却失踪了。志愿军总部发给他的英雄勋章无人领取,朝鲜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挂起了英雄柴云振的“遗像”。若干年后,人们才知道,当年,身负重伤的柴云振被转移至内蒙古包头市部队医院。住院一年后伤愈,柴云振就在医院办了复员手续,回到家乡,隐姓埋名,与部队失去联系。
30多年里,柴云振默默地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从未吐露过自己的功绩。后经33年的艰苦寻找,1984年才在四川省广安市下辖的岳池县找到他。1985年受金日成主席邀请,柴振云访问朝鲜并被授勋。
孙景坤: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
速用片段 掸掉战争的尘埃,掩盖身上的伤疤,九死一生、战功卓著的孙景坤放弃了留在城市生活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将自己在战场上的那些赫赫功勋深埋心底,默默务农。战争时期英勇杀敌,建设时期无言奉献,可以说,孙景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诠释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了新婚才5天的妻子,參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多次荣立战功。1949年,孙景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刚从海南岛战场撤回来的孙景坤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时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孙景坤击毙21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事后,战友们在炮弹掀起的泥土石块堆里和牺牲的战士身边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战后,孙景坤被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受到朝鲜金日成将军的接见,并作为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5年,孙景坤放弃留城机会,毅然回乡务农,并悄悄地把各种功绩证明收藏了起来。多年后,如果不是一个村民的意外发现,孙景坤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功绩将会被掩埋一辈子,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女都不知道,父亲原来隐藏了这样一个大“秘密”。村里常有人对孙景坤说:“老孙,你参加革命除了带回一些奖章和一身伤疤外,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太吃亏了。”孙景坤却说:“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没想过什么叫吃亏,什么叫好处,也根本没想过要捞点什么。”
马毛姐:年龄最小的“渡江英雄”
速用片段 军民同心,鱼水情深。1949年,作为所有送解放军过江的船工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时年14岁的马毛姐冒着枪林弹雨,忍着手臂枪伤,一夜驾船六渡长江,把三批解放军送到南岸。一艘艘往来穿梭的“军民同心”船,承载着万千群众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殷切期盼,划出了“桅樯如林,白帆如云”的江面奇观,也划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今无为市)马家坝村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家里共有八个兄妹。1949年春天,无为解放。当时,无为的大小村落里驻扎着20万准备渡江的解放军。无为民众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征用民船,忙着各项支前工作,年僅14岁的马毛姐也参与其中。
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正式打响,马毛姐和哥哥划着船与其他3条船组成了渡江突击队。途中,炮弹不时落在江面上。船快要驶到江心时,敌人的照明弹、大炮、机枪一齐打来,同行的四条船被击沉了两条。马毛姐咬紧牙关,一个劲往前冲。此时,一颗子弹击中了马毛姐的右臂,她忍痛继续驾船前行。约40分钟后,她驾驶的船只抵达长江南岸,成为第一批渡江成功的船只。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共横渡长江6趟,运送了三船解放军。后来,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马毛姐,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岁月如梭,初心如磐。马毛姐一心向党,年满18周岁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1954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一心为民,无论是在一线当工人,还是做妇联、工会工作,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老百姓服务;她虽为功臣、劳模,却从未因此而挑拣岗位、讲求待遇,退休后还经常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地作报告,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300多场次。
革命后代篇
李宏塔:传承红色家风
速用片段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家庭成员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让他们懂得敬畏,行有所止。祖父是李大钊,父亲李葆华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李宏塔始终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秉持了“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宝贵本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
李宏塔是革命先驱李大钊之孙。“守常”是李大钊的字,亦是李宏塔一辈子的执着追求。父母从小就告诫李宏塔要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曾有人给他家送来几袋葡萄干,放学回家后的李宏塔,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拆开一包就吃了起来。父亲知道后当即批评了他,并对他说:“我们只有一个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物,这不是共产党人干的事。”随后,父亲把葡萄干原样退回,李宏塔吃掉的那一包也一同折价返还。
李宏塔在民政系统工作时,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工作期间,除了极少数赶时间的重要公务外,他从不坐专车,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担任领导工作20多年,李宏塔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退休后,李宏塔也没闲下来,他加入中华慈善总会,为改善中西部困难群众的生活继续奔走忙碌。
吕其明:用音乐歌颂党和祖国
速用片段 父亲吕惠生慷慨就义,使吕其明懂得了要将个人的命运、悲欢、荣辱,和祖国、人民融合在一起,用真诚、智慧的劳动,来回报祖国、人民和人民军队的养育之恩。在战火中成长,永怀“把心交给祖国”的赤子之心,从部队这个大熔炉中走出来的吕其明,植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坚持“为祖国、为人民创作”,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与共和国一起写成了歌。
吕其明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吕惠生是著名的进步人士。吕其明10岁时便跟着父亲奔赴淮南抗日根据地,加入新四军第二师抗敌剧团。1945年,父亲北撤途中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吕其明悲痛万分,心中默立誓言: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勇往直前。同年9月,年仅15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前夕,音乐家们一致推选吕其明创作一部作品。硝烟弥漫的战场,奋勇杀敌的战士,父亲的英勇就义,天安门城楼前红旗的海洋,检阅时势不可挡的英雄步伐……这些场景都是吕其明内心澎湃的动力。整整7天,他夜以继日创作出了一部献给父亲、先烈,献给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赞歌——《红旗颂》。70年来,吕其明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等200多部(集)影视作品作曲,创作了《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他常说:“为祖国、为人民创作,绝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而是终生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
廷·巴特尔:扎根牧区的“草原之子”
速用片段 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使当地牧民脱贫致富,为建设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将门虎子廷·巴特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地为牧民办好事、办实事。在赢得了广泛赞誉的同时,他也用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弹奏了一首作为“草原之子”的英雄壮歌。
1974年夏天,19岁的蒙古族小伙子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来到萨如拉图亚嘎查插队,从此在草原一干就是几十年。作为新中国开国少将廷懋之子,廷·巴特尔本可以选择回到城市里从政、经商,但他却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草原深处,由“将军之子”成长为“草原之子”,为锡林郭勒草原带来勃勃生机,成为牧民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
萨如拉图亚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西北部,由于过度放牧、连年干旱,草场严重退化,导致了牧区的贫困。作为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牧民摆脱贫困。他反复和牧民众宣传“牲畜不是命根子,草原才是命根子”;他四处动员牧民加大草原建设投入,缩减牲畜头数,让草场休养生息。通过围栏轮牧,草场的状况慢慢得到了改善。廷·巴特尔深知养羊对草场的破坏性,他又搞起了“减羊增牛”。2018年,当地的人均纯收入从40多年前的40元增加到1.88万元,草原植被覆盖率和牧草高度明显提高,嘎查也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郭瑞祥: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
速用片段 “百年风华,初心不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郭瑞祥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卡耐基曾经说过:“对一个人来说,最糟糕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也无法在身体和心灵中保持原本的自己。”正是一直恪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郭瑞祥刻在骨血中的老红军的政治本色才一直未改,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年保持著在部队时的艰苦朴素作风。
郭瑞祥1920年12月出生在河北魏县。他的父母皆是八路军,受父母影响颇深的他16岁便投身革命,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郭瑞祥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解放战争初期,时任东明县独立营政委的郭瑞祥,曾带领150余名战士向敌人发起进攻,因消息泄露,敌人增援1000余人,郭瑞祥及其战友被团团包围。这场战斗从拂晓打到天黑,战士们滴水未进。多次突围失利致使士气有些低落,危急时刻,郭瑞祥组织党员骨干发起突围,最终成功挽救危局,他也因此荣立二等功。戎马半生,郭瑞祥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人民子弟兵以身许党、许家国,不怕流血牺牲、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崇高精神。
岁月变迁,初心如往,本色不改。离休多年,郭瑞祥始终保持着在部队时艰苦朴素的作风,20世纪50年代部队发的一双皮鞋,他至今还在穿;平时,衣服破了就缝缝补补,再接着穿;女儿给他买的羊毛衫,他穿了10多年,袖子破了就剪掉袖子改成背心继续穿……点点滴滴、缝缝补补,勾勒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样子:尚俭戒奢、艰苦朴素。
瞿独伊:赓续红色基因
速用片段 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正是因为受到了继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的教导,赓续红色基因的瞿独伊才有了那份对革命的坚定信仰,这让她淡泊名利,忠诚为党,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瞿独伊的生父是浙江有名的开明绅士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继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瞿独伊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人活着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瞿秋白牺牲时,瞿独伊只有14岁。1928年至1941年瞿独伊在苏联生活,随母亲回国后,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囚禁。在狱中,瞿独伊和大家一起参加静坐绝食的斗争,要求改善牢狱生活;参加悼念难友牺牲的纪念和抗议活动等。1946年瞿独伊经组织营救获释,并被送到延安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作为播音员,瞿独伊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了毛泽东主席的讲话。1950年3月,瞿独伊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和丈夫李何一起受组织委派,到苏联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其间多次担任周恩来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瞿独伊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祖国卫士篇
卓嘎: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速用片段 “没有国,哪有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卓嘎和妹妹央宗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响和带领下,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郑重承诺,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和时代赞歌。
卓嘎的家乡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她的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1964年至1996年的33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牢记在心。她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在36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她们就是行走的国家坐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守卫家乡、建设家乡,就是守卫祖国、建设祖国。正是秉持着“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卓嘎自1988年任玉麦乡乡长,一干就是23年。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她耐得住寂寞,战得了孤苦,带领乡亲们一起将昔日被称为“孤岛”的“三人乡”,变成了67户234人的幸福、美丽小康乡。如今的玉麦乡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乡级基层组织,人烟稀少的广袤土地也有了公安边防部队驻守。卓嘎虽然已从乡领导岗位退了下来,可她仍然心系边防。
王书茂: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速用片段 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可以说,王书茂在每一个角色上的表现都堪称精彩:一心为国的他,在祖国的南大門站成了一堵墙,把入侵者挡在墙外;一心为民的他,不仅为百姓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也为百姓开辟出了一条条崭新的致富路。
“自古行船半条命,但我们从没想过不出海,这是千千万万海南渔民一代代劳作和守护的地方。”62岁的王书茂是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一名渔民,自1985年担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起,他坚持抓好海上民兵训练,协助部队驻军,为祖国守好南大门。
这些年来,王书茂一共组织渔民抵御了120场台风,对600多位渔民实施了救援。他先后参加南沙赤瓜、东门、南华薰阳等岛礁建设,主动请缨开船运送建筑材料,多次带领民兵与非法入境的外国船只做斗争。2012年,在与外国船只的对峙中,王书茂镇定自若,指挥周旋,直至将其全部驱离。2014年,我国钻井平台作业受到外国船只的干扰,王书茂闻讯后,带领海上民兵驾船赶往事发海域宣示领海主权,将外国船只全部驱离。在南海维权斗争中,王书茂更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近年来,王书茂又开始琢磨发展海钓、开渔家民宿等休闲渔业,为渔民转产、转业谋出路。如今的潭门港码头,商业街热闹非凡,各式海鲜酒楼、海洋工艺品摊位顾客络绎不绝……王书茂带领渔民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
陈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
速用片段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展现出来的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的边防官兵宁愿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边境线上,也要为祖国筑起一座座巍峨的界碑。
2009年,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了火热的军营。因为发自肺腑的向往,因为纯粹的理想信念,他在寒冷缺氧、艰苦恶劣的冰雪高原,一坚守就是十多年。从排长、参谋、连长、协理员,到股长、营长,尽管岗位多次变换,但陈红军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拼尽全力、表现出色。在战友们的印象中,“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2020年6月5日,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去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边防官兵对外军的暴力行径坚决予以英勇的回击。在激烈斗争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的攻击,团长祁发宝头部遭到重创,重伤倒地。作为营长的陈红军毫不畏惧,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去营救团长,奋力反击,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2021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魏德友: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速用片段 半个多世纪以来,魏德友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为国戍边信念,与妻子一起驻守在夏季蚊虫肆虐、冬季风雪埋人的无人区,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为巡边”的生活,书写了“西陲戍边半世纪,我伴寂寞守繁华”的非凡篇章。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原兵二连工作,驻守在萨尔布拉克。这里冬季狂风肆虐,暴雪深达1米多;夏天蚊虫猖獗,当地戏称“十个蚊子一盘菜”。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德友居然从老家接来了妻子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1982年,一六一团原兵二连交裕民县吉也克镇管辖,原兵二连百余户群众陆续撤离。此时,魏德友又主动选择留了下来,他买了3头牛、20只羊,在这里放牧巡边。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4个孩子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魏德友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一起留下来继续义务戍边。
2003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国防公路贯通,魏德友成为原兵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那一刻,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碑泪流满面。50多年来,魏德友夫妇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不忘初心,为国戍边,是魏德友这位古稀老人一生的坚守,他用实际行动铸成了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魏德友夫妇的家被驻地边防派出所官兵称为“一座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领军人物篇
辛育龄: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
速用片段 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放在人的一生,却可以厚重而宽广。在战火中同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辛育龄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有着春蚕与红烛精神的辛育龄,用一生的奋斗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1939年,年仅18岁的辛育龄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在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他和白求恩一起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这一年,辛育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党龄已有82年。
80多年里,辛育龄始终不忘初心。抗日战争时期,他组建冀中军区制药厂,医治好了发生在部队里的疟疾等传染病。解放初期,作为首批公派留学生,他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领域的胸外科技术。学成回国后,面对大量重症晚期肺结核患者,他创新手术方式,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改革开放初期,他完成了中国首例肺移植手术,随后又历经三年时间,筹建了当时中国最富国际色彩的中日友好医院。医院建成后,他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回到胸外科,专心培养全国胸外科专家,指导40多家医院创建胸外科,搭建中国胸外科教研教学体系。
多年来,辛育龄一直拒绝出特需门诊,只为普通门诊患者服务。直到89岁,他还坚持为患者看病。50年来,他一共完成了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有时,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他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
崔道植:痕檢“神探”屡立奇功
速用片段 面对弹道的崔道植是一个智者,被誉为“定海神针”;而生活中的崔道植更像是一个隐者,对荣誉不争不抢。在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如一地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只为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弹道有痕,岁月无言。崔道植侦破的万千案件,就是其职业生涯最辉煌的答卷。
在新中国公安刑侦事业中,“崔道植”三个字就是一个传奇。他屡破惊天大案,检验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他从不计名利得失,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在了每一起案件的侦破中。他是我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慧眼如炬、心细如发的崔道植曾在震惊全国的“白宝山案”中,通过辨别纤如发丝的弹道痕迹,让侦破峰回路转;他曾通过现场遗留下的半枚带血的指纹,锁定犯罪嫌疑人并让其无可狡辩;他曾在五大连池银行抢劫案件的破获中,拿着放大镜贴墙面一寸一寸寻找蛛丝马迹,从三根麻纤维中找寻出线索……他用“火眼金睛”揭下张张罪恶的“画皮”,书写了一名中国刑警的传奇故事。
如今,已80多岁的崔道植,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依然工作在刑侦一线。他用一生践行着对党、对人民的告白:“只要我的眼能看、腿能动,我就要为党的刑侦事业工作到最后一刻!”
艾爱国: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
速用片段 数十年间,艾爱国从学徒做起,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终成焊接大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艾爱国用50年时间去践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在“焊花”中绽放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把中国工匠的品质焊接到了技术的高峰上。
在焊工岗位上,艾爱国一干就是53个年头。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重点工程——深中通道,这些大工程,艾爱国都亲自参与并完成攻坚难题。
1969年,19岁的艾爱国扛着行李来到湘钢,由知青变为焊工。1983年,原冶金工业部组织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如何将风口的锻造紫铜与铸造紫铜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项目的最大难关。艾爱国主动请求一试,他提出采用尚未普及的氩弧焊工艺,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先例。整整5个月的奋斗后,经X射线检查,他焊接的21个风口全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因在这次攻关中表现突出,艾爱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艾爱国自称“钢铁裁缝”,对每一种钢的性能都了如指掌,年过七旬仍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无私培养,倾心传艺,手把手培养的600多个徒弟都已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他淡泊名利,不慕虚名,放弃了当领导的机会,婉拒了“赚大钱”的邀约,把毕生积累的十多万字技术笔记、数百项焊接工艺献给了国家。
吴天一:医者仁心照昆仑
速用片段 有位作家曾说,人可以穷可以富,可以细可以粗,可以雅可以俗,但“不可不弘毅”,总要对得起流金岁月、高天厚土。吴天一用多年的热爱和坚持,为高原群众的健康和国家西部建设所做的努力,可以让他在回顾一生时毫无愧色。“马背院士”的经历也在提醒人们,如果能够带着热情坚持去干一件事,自然不会平庸。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上。他,就是被誉为“马背院士”的吴天一。
1958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吴天一响应党的号召,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携手奔赴青海支援西北建设,这一待已是63载。当时,许多初到青海的建设者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而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我要攻克高原病”,这一决定让吴天一接下来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他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数万名牧民群众,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长期在高原工作,吴天一的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他全身14处骨折,双眼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但他仍深深迷恋着这片土地。前些年,年事渐高的吴天一装上了心脏起搏器。“挺好,有了它,我还要继续跟高原病较劲,较一辈子劲。”吴天一说。
陆元九:将一生奉献给中国航天
速用片段 正是心中浓浓的爱国之情,让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年代的陆元九在战乱中辗转求学,继而远渡美国,最终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航天事业奉献终身。他的足迹诉说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曲折多艰,其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情怀,则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科学赋予人格的坦荡之美。
1920年,陆元九出生于安徽滁州一个教员家庭。1937年,他成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硝烟弥漫的求学岁月,陆元九盼望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心日益坚定。毕业后,他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
1945年,到达麻省理工学院后一心想要“学点新东西”的陆元九,没有选择驾轻就熟的发动机相关专业。他了解到,国际上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德雷伯教授在航空系新创仪器学专业,富有挑战精神的他毅然申请参加仪器学教研室的工作,并获批准。经过努力争取,陆元九成为德雷伯教授在这个新设仪器学专业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开始探索学科领域的前沿内容。1949年,陆元九获得了博士学位,美国政府施压学校动员他“升级”为美国公民,但陆元九不为所动,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后来,陆元九首次提出了“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地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