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理性感性
2021-04-27孙韬孙立权
孙韬 孙立权
作者简介
孙韬,任教于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素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吉林市第一中学,学校语文备课组长,吉林市骨干教师,吉林市三星教师,中级生涯规划师,“孙立权名师工作室”成员。孙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多有研究,所教学生多次获全国作文大赛奖项。
孙立权,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吉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著有《孙立权语文教育札记》等书。
2021年高考作文综述
2021年高考,全国共有8套语文试卷、9道作文试题(北京卷为二选一),其中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新高考Ⅱ卷这4道题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他5道题目由北京、天津、上海、浙江4省市命制。这些作文试题大多是材料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是漫画作文,同样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命题除了展现出注重考查新时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特点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命题取材:凸显自信与审视生活两面并行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新高考Ⅱ卷、天津卷这5道作文题目,材料依旧呈现出小中见大的风格;而北京卷、上海卷和浙江卷这3套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其材料则体现了简中孕繁的特点。
全国甲卷作文题目的材料主体部分谈的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我们的血液和灵魂,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主题,但材料从“我们过的节日”“我们唱的歌曲”“我们读的作品”“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我们学习的榜样”等具体的人与物入手,一下子就拉近了题目主旨与考生的距离,接着再提及“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写作主题;全国新高考Ⅰ卷谈的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强弱转化,但材料从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的具体语句入手。天津卷作文材料以“纪念日”为抓手,启发考生聚焦重要历史节点,梳理国家与民族走过的凝结着鲜血与汗水、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伟大历程,即以“党史入题”,通过解读富有意义的时间点,让考生体味岁月的厚重、初心的可贵,激扬奋斗精神。这三道作文题都以红色素材为材料,体现了道路自信。
全国乙卷的材料从古代大儒扬雄的一句话(“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切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谈青年的理想和追求;全国新高考Ⅱ卷则要求考生结合“人”字的书法艺术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自己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实际上就是谈新时代青年如何做人、做事。这两道题都取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文化自信。
除天津卷外,其他地方卷的作文题目取材则呈现出另一种风格:材料相对较短,两三句话,甚至只有一句话,但材料中往往呈现出多向选择的信息,无论从象征引申,还是角度选择上,写作的空间都比较宽泛。材料中隐含着对考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考查,对审题的要求更高。北京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的议论文与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的记叙文从生活现象选材,要求考生在时代大背景下,思考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成熟)问题;上海卷的作文题目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对的情境,考生可以结合相关积累,集中深入思考“时间”“事物的价值”“人们的认识”之间的关系;浙江卷的作文题目取材于人们对待“得与失”的三种态度这一生活现象,要求考生上升到生活、人生、社会的价值意义的高度去谈论“得与失”,展现自己的人生态度。
二、命题指向:内视和外视双向并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自己的观点”是其中的高频词汇。康德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始于感性,感性上升到知性,最后形成理性。在理性形成的过程中,人类必须对“他者”和“我者”进行认知与定位,才能将从外部获取的感性认知整理归纳,然后内塑成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第一次提出“中国青年”和“外国青年”这对“我者”和“他者”,并明确要求考生介绍当今中国这个外部认知对象的特点。由此往后,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世纪宝宝中国梦”材料作文、2019高考全国Ⅱ卷“青春接棒,强国有我”材料作文、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材料作文……这些题目都强调了“他者”和“我者”之间的关系(“他者”是恢宏壮阔的时代,“我者”是青春勃发的青年)。
2021年高考的作文题,依旧秉承这种内外认知并重的思路,从“他者”切入,以“我者”立足,从而引导青年将目光从书斋投向社会,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从“他者”到“我者”
主要是指全国甲卷、全国新高考Ⅱ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这5道作文试题。
全国甲卷作文题目的材料从外部认知说起。“节日”“歌曲”“作品”“榜样”等“他者”构建了一个红色浪潮汹涌澎湃的伟大时代,而“十四五”开局,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正是青年大有可为之时;从“他者”身上汲取精神养分,“我者”便“心中有陽光,脚下有力量”,借助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平台,实现有为人生。实际上,这里的“可为”侧重于时代与社会带来的机遇,“有为”则侧重于青年的志向与选择。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目的材料是书法漫画,从漫画的整体寓意看,是模仿典范,是“我者”向“他者”学习,学“藏锋”“端正”“持恒”,在外部的感性认知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上海卷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回答“事物的价值”是否需要“时间积淀”,这个“是否”判断的前提是对所评判的“他者”的细化定位,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思辨能力。天津卷的作文题目选择了“纪念日”这个话题,从“他者”入题,以“纪念日”提醒考生“带着初心奔向前方”收尾,这是“他者”对“我者”的影响。浙江卷的作文题目直接让考生谈对“得与失”这一“他者”的看法,“终点”“起点”“过程”三个选择能体现“我者”的人生观。
2.?从“我者”到“他者”
主要是指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Ⅰ卷、北京卷的作文题目。
全国乙卷的作文题目更侧重于内部认知。材料所选的是汉代扬雄的话,强调理想的引领,强调修身的砥砺,强调实践的验证,这是“我者”的“自持”;而材料中“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这个写作身份,则强调了“义”需要从“当代”这个“他者”得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义”指的是“尽心国事”;到今天,“义”便是青年树立的理想要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让时代赋予自己目标和方向。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目谈强弱的转化,也是考虑了内外的因素,同时也扣住了“体育”这一热点。个体强弱转化是“我者”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天”这个“他者”“诱我以至于强”,因此这个话题不能仅仅谈自身的身体强弱,而要扩展开来,从“天”“人”的角度,即从个体与时代、自我与世界等更宏阔的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北京卷的议论文题目是“论生逢其时”,“我者”与“他者”的关联一目了然:“生”为何种人,“时”为何样时,“逢”要如何逢。不知己,不知时,作文就无处落笔。北京卷的记叙文题目也暗藏玄机。“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这句话就是在引导考生去思考自身成熟的标准与条件,而“思想的成熟”需要的养分必然要从社会与时代中汲取。
三、命题重点:强化“他者”和“我者”思辨关联
高考作文一直都强调对考生思辨意识的考查。思辨意识包括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两个部分,具体到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是“辨异求同”:“异”源自不同“他者”的特性,考生要按照材料要求,进行概念的分析和判断;“同”则是根植于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的思想品行,考生需要进行批判和分析。
在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中,“他者”是“我者”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先辈身上的精神,还是我们所处的“可为”时代,二者与“我者有为”的关系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无论时代是“难为”还是“可为”,“为国为民”的情怀是相同的。由此可知,“可为”是客观平台,“有为”是借助平台实现主观意志的外化。在全国乙卷的作文题目中,从时代这个“他者”中引申出的“义”,则是作为目的和标准存在的,“我者”与“义”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我者”的理想要不断向“他者”的“大义”靠拢,则“大义”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在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目中,思辨意识又体现为对事物本身变化的认识,身体的强弱转变,乃至其象征的国家民族的强弱转变,是以“我者”的态度和“他者”的机遇为变化契机的。在这个题目中,“他者”与“我者”同时作为条件存在,共同作用,才能产生变化的结果。全国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目同样是谈变化,但是在这个材料中,“他者”是学习的规范和方向,最终发生变化的是“我者”自身的品德行为,“他者”是“我者”的方法途径。其他卷的作文题目也差不多,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具体题目中“他者”和“我者”的思辨关系。
四、命题方式:由生活情境向个人情境转变
2021年高考的作文题目都没有出现具体的应用型写作的要求,这固然是出于反押题的考虑,但与2020年高考的作文题目相比,变化其实不大。从任务驱动的角度看,2020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更多地创设了社会生活情境,而2021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则更多地创设了个人体验情境。但无论哪种情境,创设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是不变的。从“我者”意识的角度看,应用型写作的“我者”意识则更为显性,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中的“我者”意识要相对隐性,但从“我者”出发,全面、联系、发展地看待“他者”的考查方向,却是不变的。
2022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一、了解“他者”,需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概括
1.?概括社会热点。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高考作文题并不回避时政热点,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要关注社会热点。但订阅《人民日报》也好,关注国家领导人讲话也罢,都是被动地接受。在大量资讯面前,师生难免顾此失彼。既然高考作文强调考生要有逻辑思维,那么整合归纳的训练便应侧重于简单地分类整理。大家可以整理报纸杂志头条和时事评论的高频词以及2022年中的重大事件,概括出诸如奥运竞技、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等热点信息。这能让大家快速了解高考年的社会现状,并建立认知体系,即便后来阅读再多的报纸和讲话,也能分类整合,不至于被纷繁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2.?概括时代特征。我们总说世界和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年必然信息庞杂、时事纷乱,要写当今时代的“义”,要写当今时代的“可为”,就很难落到具体实处。因此在进行2022年高考作文备考时,就要找出具体可感可写的切入点,例如可以从“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的规划入手,整理出这个交接点的时代特征:成就与挑战共存。然后再将“成就”和“挑战”分类,形成具体的认知。
二、认识“我者”,需化空泛认知为具体目标
新教改的改革重点之一便是引导学生認知自我,选科的起点便是生涯规划的内部认知。平时写作需心中有“我”,无论作文题给定的是社会生活情境,还是个体认知情境,还是学科认知情境,写作的主体永远都是身为青年学生的“我者”。大家在写作时必须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如“我”如何看待中国,“我”如何看待劳动,“我”想有怎样的作为,“我”拥有怎样的理想,乃至“我”对具体事件有怎样的认识……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写作意识还需要从“我”跃升为“我们”——了解当代青年的优点和缺点。高考作文并不回避问题,相反还要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如2019年高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材料作文就是由错误观点引出相关话题的。大家可以从自身的错误,甚至这一代青年的某一点缺失进行破题,然后再切合材料立论,从而展现出“我者”思想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逻辑练习融合审题训练
尽管有时高考作文题目会给定像“有为与可为”这样的主题词,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关键信息间的内在逻辑会限定话题词的写作方向。因此作文材料的审题仍是每年都要强调的重点。这种训练大家可以配合逻辑训练一起进行。
作文的结构就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清晰,结构就会清晰;思维混乱,哪怕采用小标题结构,也一样逻辑混乱。在现有的课时安排下,很难设置专门的逻辑训练课,因此审题训练便是作文逻辑思维训练的最好载体。高考作文题目和材料均是经过很多专家反复审核而敲定的,其句段間的逻辑大多清晰严密,考生可以从划分作文材料的句群层次开始,练习逻辑分析思维。例如2021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的材料先用“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点明了关键词“变化”,接下来“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是从由弱变强的角度阐述变化,然后“滥用其强”“勤自锻炼”从正反两方面谈主观能动性如何导致变化,最后由“因此”引领总结句,补充客观条件“天”对变化的影响。由此,可以梳理出整个材料的句间信息的逻辑关系:
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厘清写作的基本思路,还可以顺势完成逻辑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四、信息输入配合片段写作
没有信息输入就没有写作的输出,但是很多学生积累的素材,往往沦为“笔记本素材”——记了一本子,考场上能想起来的还是那几个陈旧的。“无他,惟手熟尔。”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锚定效应”是坏事,也是好事,大家可以巧用这种效应,积累更多的素材。大家可以在每个热点词下面进行几次片段写作的练习,每次练习均按照“观点+事例+论证”的模式进行,每次练习都要更换新的素材。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强化论证的思维和语言,还能在头脑中强化素材的关键信息。这样,不仅能记下素材,更能吃透素材。
整文的训练相当于正餐,片段的训练相当于辅食,见缝插针、随机应变。论证部分还可以补充名言佳句来丰富材料积累,在输入事例素材的同时,输入名言佳句的储备。
五、卷面书写习惯胜于技巧
很多考生对卷面书写的认知有误区,认为必须写出书法字体才算可以,因此对短时间内练好字没有信心。但实际上,有一些书法很好的考生因为书写习惯不好,潦草连笔,反而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一些文章单个字看着未必漂亮,但因为整体规整、干净,也会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因此,大家在日常作业、考试时只要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做到字体大小一致、笔画舒展到位即可。而这只是书写的习惯,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养成,进而实现卷面书写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