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21-04-26郭丽

西部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实验研究形成性评价

摘要:形成性评价包括三个因素:学生反馈、教师评价及同伴互评、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而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以成绩来评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关注于学生的出勤率。某高职院校的实验研究表明,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将形成性评价渗透于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途径是:(一)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宽教育基地;(二)多角度评价,不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三)多主体评价,不单单发挥教师作用。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高职院校;基础英语;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6-0103-03

英语是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国际通用语言,要想获得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实现梦想,成就更光明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于社会发展而言,要想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舞台,就必须借助英语这一基石。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平台,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应当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变革教育理念。然而,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基础英语教育基础尚还薄弱,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古语有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认识到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道难题是什么,症结又是什么,拿出破解基础英语教学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形成性评价”这一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出发,做出必要的实验研究,明确形成性评价这一教学方式的价值所在。最后,本文提出了三项将形成性评价渗透于教学全过程的方式。希望能够让英语教师认识到形成性评价方式的意义,给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评价简述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将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而非局限于成绩这一单一因素。与形成性评价体系相对应的是终结性评价,字如其义,终结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后对学生做出评价,评价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体系与终结性评价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学生评价的时点不同,前者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全时段,而后者则是聚焦于学生学习的某一结果、某一成绩。除此之外,所谓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而且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等作出反思、观察、记录,教师通过反思、总结,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可以使学生从“唯成绩论”的枷锁中脱离出来,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从宏观上了解整个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为日常教学活动精准把脉。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如下因素:一是学生反馈,包括: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学生应当达到的学习效果以及缩小差距的措施;二是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三是利用评价結果调整教学。如上三个因素是构成形成性评价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成绩来评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滋生“平常学不学无所谓,期末拿高分即可”的学习观念。当成绩成为与学生绑定的唯一指标,也就有了“差学生”和“好学生”的区别,并由此挫败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会溃败。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意识到了仅以成绩进行评判的消极影响,开始注重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运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其关注点也往往聚焦于学生的出勤率上,而非学生的日常表现,最终仍然落到了终结性评价的窠臼。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终结性评价则只关注考试这一时点,割裂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仅从成绩这一角度出发,也无法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形成性评价则是从教师、学生、同学三个主体出发,能够形成对学生较为全面的评价。因此,明确形成性评价体系之于课堂、学生、教师的意义,对于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推进教学体系深入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通过阅读相关学者对于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看法,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本文提出如下三个假设:第一,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性评价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主张课内课外相结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因此,本文假设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形成性评价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找到症结所在,及时解决问题;第三,相较于中高水平的学生,形成性评价对于低水平学生的作用愈加明显。由于这一教学体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可能会因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而得到教师的正面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实验时间

2020年9月1日—2020年12月1日。

(三)实验对象

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抽取两个班级(分别称作甲班、乙班),甲乙两班均为36名同学,甲班为控制班,乙班为实验班。

(四)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次实验分为前测实验和正式实验两部分,用到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法,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前测实验在正式实验展开之前进行。

控制班沿用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实验班则是采取形成性评价方式。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性程度,本实验在两个班级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且两个班级的授课教师相同,采用的教材相同。

三、实验过程

(一)前测实验

为摸清控制班与实验班两个班级的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在高职学生返校以后,进行了一场基础英语测评,对数据分析后,两个班级的英语成绩无显著差异,提高了结果的可信程度。且基于此次成绩,将得分在85分及以上(满分为100分)的学生划分为高水平,得分在75—85分这一区间的学生划分为中等水平,得分在75分以下的学生归为低水平。

除此之外,在实验开始前,首先根据形成性评价的构成要素,与实验班的同学一起协商、制定、修改,最终形成形成性评价手册。将考核要求、考核内容告之实验班的全体同学,学生将根据教学计划设定具体目标。对于控制班学生,无上述要求。

(二)正式实验

针对实验班的学生,授课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掌握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还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要求学生每周五对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下周的学习安排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并通过面谈、手写评语、下一学习阶段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反馈给学生。除教师评价外,实验班学生还进行了同伴评价,教师将实验班全体36名学生划分为6组,每名学生由5位同伴做出评价。自主评价则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比自己已设定的学习计划,找出不足。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还能够提高学生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的实际能力。

对于实验班学生而言,在实验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是学生展开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场所。除学生课上的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出勤率等非测试性指标外,还包括定期、不定期的测评,其中,在实验结束前一天,对控制班以及实验班的学生都进行了期末测评。对于控制班学生而言,则将评价重点放在最终的期末测评上。

四、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结束以后,采取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与分析。首先,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包括实验班与控制班全体学生;其次,针对参与此次授课的教师,采用访谈法。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发放问卷72份,收回问卷72份(有效率达100%)。针对学生的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赞成继续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你认为形成性评价方式具有哪些优势”等。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高达94.8%的学生赞同继续使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手段,他们认为形成性评价可以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提高自身学习热情。同时,有学生表示形成性评价可以提升沟通合作能力;78%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激发了学习主动性,感受到了老师对自身的关心,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8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使得自己与小组内、小组外的同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在班级里营造了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氛围。

针对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您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否有利于教学”“您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等,授课教师表示,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阵地,真正体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值得应用与推广。

通过测试指标与非测试指标的分析、对比正式实验展开前与结束时的成绩,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提升幅度高于控制班的学生,就实验班学生而言,低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增长幅度普遍高于中等水平以及高水平学生。

由此,上文提及的三个假设得到证明,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五、将形成性评价渗透于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途径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形成性评价具有较大的优势,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将之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为此,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入手。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宽教育基地

不可否认,语法结构、单词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仅有此,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俗话所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理论学习离不开实践这片沃土。学习语言,不僅要学会“写”“读”,也要学会“听”和“说”,而这就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勇敢地与别人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说,让学生走出课堂,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心,于乐趣中提高成绩。因此,应当将课上的理论学习与课外的实践紧密衔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说英语、多听英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基于某一场景,让学生自主编排对话,又如,基于一定的剧本,让学生一同表演英语节目;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主动思考和学习。

(二)多角度评价,不局限于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评价简单易行,但这样的评价方式也容易滋生问题:一方面挫伤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导致作弊、“唯成绩论”等错误做法。相较于普通大学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长期以来被“学习成绩不好”的阴影笼罩,若一味地“以成绩论英雄”,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势必无法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形成性评价方式所主张的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学生从学习成绩中脱离出来,有更多的展示空间与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平台,课堂上表现积极、某次作业完成得好、英语读音标准流利等都可以得到教师、同伴的积极评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回已丢失的自信心。

(三)多主体评价,不单单发挥教师作用

传统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的作用,但仅仅依靠教师的作用显然是不全面的。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最需要的,是通过反馈带来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绝不仅仅是“解惑”,而是要用爱与包容贴近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学生的错误做法,也要给予负反馈。为此,教师评价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课堂表现是否积极;是否能大声、有节奏、流利地说出所学的单词及句子,语音语调是否准确等。另一方面,要发挥同伴评价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依据评价标准,同伴之间对学习状态、过程及效果做出评价。使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评价应当尽量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结语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明晰自身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完整摸底。科学合理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否做到科学合理评价,则取决于评价方式的选择。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利用好形成性评价这一教学理念,摆脱结果性评价这一桎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基石不会发生改变。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教师应当始终追求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不断变革传统教育理念,将崭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为社会进步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贵芳.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5).

[2]宗小叶.浅析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3]徐艳艳,王桂霞.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4]李睿.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作者简介:郭丽(198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单位为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董惠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职业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学生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WYJZW-2020-138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实验研究形成性评价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原油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微课在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词块教学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