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泰山女儿茶考述

2021-04-26赵政宇杨小明陶培培

农业考古 2021年2期
关键词:梧桐古籍泰山

赵政宇 杨小明 陶培培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1],齐鲁大地的茶文化历史悠远绵长,山东地区亦被视作中国古茶区的北限。位于山东境内的泰山地区有一特产茶叶——泰山女儿茶,是北方茶区中的特色品种。学界对于泰山女儿茶的关注,主要是从其历史基源、发展现状、成分鉴定视角出发的①。但由于古代泰山女儿茶与今天“南茶北引”栽植的所谓泰山女儿茶实为两回事;因此,本文主要将视角置于古籍文献,对古代泰山女儿茶(以下简称“泰山女儿茶”)展开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拟对泰山女儿茶的相关古籍文献进行梳理,探究泰山女儿茶的植物种类,并对《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茶”是泰山女儿茶进行论证。

一、泰山女儿茶的历史记载

关于泰山女儿茶的可考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泰山无茶茗,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2]。后清代陆廷灿在《续茶经》中援引了李日华的记载。明代政治家宋焘,位列泰山五贤,也有过关于泰山女儿茶的记载:“携我寻真者,酌彼以青桐。至味元无味,恬然自不穷。”[3]成书于明清之际的《岱史》中有记载:泰山“茶薄产岩谷间,山僧间有之,而城市则无也。山人采青桐芽,曰女儿茶”。由上,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古籍记载的泰山女儿茶,并非茶科植物,而是以“青桐芽”点饮、炮制而成的一种代茶饮品。

清浙江诗人桑调元,于乾隆十九年(1754)游历泰山,并作诗《女儿茶》“阴崖摘且焙,片片青桐芽。携将圣母水,烹取女儿茶”[4]。亦有诗《白鹤泉》“青桐芽自春前采,试汲铜瓶活火煎”[5]。由此不难推断,在诗人桑调元生活的年代,泰山女儿茶的采摘、烹取已有了默认的固定工序。

乾隆三十八年成书的《泰山道里记》中,亦有对泰山女儿茶的记载:“泰山西麓扇子崖之北,旧多青桐,曰青桐涧。”[6]这是关于泰山女儿茶茶底植物生长环境的一则记述——泰山西麓扇子崖以北的青桐涧,大约是“青桐芽”的生长地。

清代文人唐仲冕编著的《岱览》中有“女儿茶……清香异南茗”[7]的记述,更是突出了泰山女儿茶作为古代茶区北界——山东的特色品种,其区别于南方茶叶的独特滋味。

笔者推断,由于泰山地区地处北方,缺少像南方地区那样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物以稀为贵,南北货商贩卖的南方茶叶并非寻常人家日常饮用负担得起的,所以出现了泰山女儿茶这样的代茶饮品;随着泰山女儿茶被接受,逐渐发展出了固定的炮制煮饮工序,并受到当时文人的接纳和喜爱。

二、“桐”的考述

分析前面的材料可知,点饮制成泰山女儿茶的,是生长在泰山“岩谷间”、耐阴湿(“阴崖”“泰山西麓扇子崖之北”)的一种名为“青桐”的植物。古籍中所谓“青桐”,在今天的语境下被看作是“中国梧桐”这一梧桐科、梧桐属植物的别称——树影婆娑的落叶大乔木这一形象似乎与“片片青桐芽”的代茶植物给人的刻板印象有所出入。那么古籍文献中记载的“青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呢?

最有说服力的佐证应当是存在于在记载泰山女儿茶的古籍当时年代以及更早的植物谱系书籍中。笔者通过查阅成书于南北朝时代的《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成书于宋皇祐元年的《桐谱》、大约成书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六年间的《本草纲目》,以及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的《康熙字典》,得到其中关于“桐”的以下释义以及分类。

《本草经集注》[8]:“弘景曰:桐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桐而无子;梧桐,皮白,叶似青桐而有子,子肥可食;白桐,一名椅桐,人家多植之,与冈桐无异,但有花、子,二月开花,黄紫色,《礼》云‘三月桐始华’者也,堪做琴瑟;冈桐无子,是作琴瑟者。”

《齐民要术》[9]:“实而皮青者为梧桐,华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华房,非子也。冈桐即油桐也,子大有油。”

《桐谱》[10]:“……其花先叶而开,白色,心赤内凝红……内为两房,房中有肉,肉上细白而黑点者,即其子也,谓之白花桐……其花亦先叶而开,皆紫色,而作穟有类紫藤花也。其实亦穟,如乳而微尖,状如诃子而黏……谓之紫花桐。其花亦有微红而黄色者,盖亦白花之小异者耳……其实大而圆,一实中或二子或四子,可取油为用。今山家多种成林,盖取子以货之也……文理细紧而性喜裂,身体有巨刺,其形如栉党树,其叶如枫,多生于山谷中,谓之刺桐……今兼并之家,成行植于阶庭之下,门墙之外,亦名梧桐,有子可啖,与《诗》所谓梧桐者非矣……身青,叶圆大而长,高三四尺便有花,如真红色,甚可爱,花成朵而繁,叶尤疏,宜植于阶坛庭榭,以为夏秋之荣观,厥名‘真桐’,亦曰‘赪桐’焉。”

《本草纲目》[8]:“盖白桐即泡桐也。叶大径尺,最易生长。皮色粗白,其木轻虚,不生虫蛀,作器物、屋柱甚良。二月开花,如牵牛花而白色。结实大如巨枣,长寸余,壳内有子片,轻虚如榆荚、葵实之状,老则壳裂,随风飘扬。其花紫色者名冈桐。荏桐即油桐也。青桐即梧桐之无实者。”

《康熙字典》[11]:“……《草木疏》分青、白、赤三种……陈翥《桐谱》列六种:紫桐、白桐、膏桐、刺桐、赬侦桐、梧桐……”

根据上述古籍记载,整理得到如下统计表(见次页表1)。

尽管上表中仍存在尚待探讨之处,诸如《草木疏》中的“赤”与表中其他开红花的桐树有怎样的关系、《草木疏》中的“椅,即梧桐也”,与其他关于“椅桐,即白桐”的结论相悖……但总的来说,这并不会对关于青桐的判断有太大的影响。由上表推断,古籍中泰山女儿茶的炮制原材料“青桐”,为“梧桐之无实者”,是“桐”的一种。笔者推断,由于泰山地区(古籍中特指明“泰山西麓扇子崖之北”)存在的这种青桐,其生长环境相对避光、阴湿,因此其采自春前的芽叶短小细嫩。经炮制后作为代南茗的饮品,名曰“泰山女儿茶”。

表1“桐”的古籍考证统计

三、“《红楼梦》中的女儿茶是泰山女儿茶”新证

关于“女儿茶”这一名号,广为流传的记载见于《红楼梦》。《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提到,林之孝家的查上夜来到怡红院,询问宝玉是否就寝;待开夜宴的宝玉便用“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试图搪塞过盘问;林之孝家的便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吊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12]

学界对于此处的“女儿茶”为何物,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此处的“女儿茶”产自云南地区,贵为普洱珍品。一种观点认为此处的“女儿茶”为泰山女儿茶②。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对上述段落的讨论,提供对于《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女儿茶”为“泰山女儿茶”的佐证。

其一,由诗文与红楼梦作者生活年代探查。桑调元(1695—1771)与曹雪芹(约1715—1763)所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同,且他们同为江浙人士;桑调元游览泰山之时亦大约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之时。这便说明,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年代,泰山女儿茶已为世人所知,亦已被文人雅士所接受。曹雪芹作为世家贵族,尽管家道中落,但对于女儿茶大概是有所耳闻的。

其二,由小说本身内容探查。视角转向《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文本自身,联系上下文可知,宝玉饮下女儿茶时,已是深夜。试想若文中提到的女儿茶是普洱茶的一种,那便是提升清脑的佳品,又怎会被袭人晴雯一众颇有生活经验的丫鬟给宝玉沏作夜里饮用呢?由此推断,此处的“女儿茶”应为泰山女儿茶这一青桐芽代茶饮品。

其三,由泰山女儿茶与云南女儿茶的功效探查。据《救荒本草》[13]所载,“女儿茶……生田野中,科条髙五六尺。叶似郁李子叶,而长大稍尖;叶色光滑,又似白棠子叶,而色微黄緑。结子如豌豆大,生则青,熟则黒茶褐色。其叶味淡微苦,救饥采嫩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亦可蒸曝作茶煮饮。”此处的“女儿茶”,从植物高度方面看,相较于以梧桐科梧桐属的青桐为茶底植物的泰山女儿茶,更接近于以鼠李科鼠李属植物崖枣树(均高1.5米)为茶底植物的云南女儿茶;从结子形态特征方面看,亦与崖枣树果实“核果……成熟时黑色”[14]的特征相吻合。《救荒本草》是一部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其志在于“或遇荒岁,按图而求之,随地皆有,无艰得者,苟如法采食,可以活命,是书也有助于民生大矣”。即,收录于此书中的植物,均可采食以达饱腹的目的。且不论曹公晚年饥寒交迫,云南女儿茶嫩叶救饥的这一功效其是否知晓;单看《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提到“女儿茶”的上下文,可知丫鬟们说宝玉过饮此茶,其目的是“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拿来消食的——倘若此处的“女儿茶”是云南女儿茶,那便是与云南女儿茶本身的功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都矛盾了,故必须排除。因此有理由推断,此处的“女儿茶”应为泰山女儿茶。

注释:

①对于泰山女儿茶古茶事的专门研究,少见于文献;更多地是将其作为综论的一部分,主要见于如下论文:袁爱国《泰山茶文化》,载《民俗研究》1995年第5期;周萍,李永升,高秀清《女儿茶基原纵横谈》,载《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年第9期;俞香顺《桐叶茶小考》,载《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其中《泰山茶文化》对古诗文中的泰山女儿茶记载进行了梳理;《女儿茶基原纵横谈》得出古泰山女儿茶“基原为梧桐科梧桐(青桐、桐麻)”的结论;《桐叶茶小考》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比对桐与茶的关系,得出了“以青桐芽制茶应该不是‘泰山女儿茶’的‘专利’”的结论,称“我们今天所说的‘泰山女儿茶’、‘桐叶茶’其实均与青桐无关”。关于现代泰山女儿茶发展战略及衍生的相关“茶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等理念的研究相对较多,因与本文关联不大,此不赘述。

②对于《红楼梦》中“女儿茶”的考证,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说这里的所谓“女儿茶”产自云南地区,采自鼠李科鼠李属植物崖枣树的枝叶,贵为普洱珍品,张泓所著《滇南新语》有“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的记载。持这一观点的研究主要有:王威廉《〈红楼梦〉茶品疏释》,载《福建茶叶》1991年第12期;陈诏《红楼茶事──从女儿茶说起》,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12期;胡文彬《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12期;秦威《女儿茶探踪》,载《福建茶叶》2004年第3期;止敬《〈红楼梦〉中茶飘香》,载《桑蚕茶叶通讯》2004年第6期;胡紫薇《女儿茶》,载《粤海风》2016年第6期。一说贾宝玉喝的女儿茶,实为产自泰山的一种桐叶茶,即古泰山女儿茶,《辞海》对其注释亦载为用青桐芽制成的饮料。持这一观点,即“贾宝玉所饮用的是古泰山女儿茶”的,仅有如下两篇:舟子《“女儿茶”小考》,载《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10期;洪伟《晴窗细乳戏分茶》,载《红楼文苑》2010年第9期。前者援引对泰山女儿茶记述的文献进行论证;后者则从小说的当时语境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梧桐古籍泰山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玉出泰山 国泰民安
泰山之行
凤 凰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梧桐树下
我是古籍修复师
梧桐深处凤未归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古籍保护知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