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坝州高寒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

2021-04-26柯定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尔康美亚龙源

陈 艳,柯定荣

(1.四川省金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四川 金川 624100;2.四川省阿坝州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四川 马尔康 624000)

阿坝州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立体气候明显,日夜温差大,是西南玉米生态区的特殊区域,玉米新品种引进和选育难度大[1-2],尤其是高原高寒玉米主推品种长期为冀承单3号[3-4],突破性品种匮乏。为解决高寒组玉米品种短缺问题,阿坝州农业局种子站联合辖区内种子站,于2016年引进玉米新品种龙源三号和元华9号[5-6],2017年引进玉米新品种利合16和德美亚1号[7-8],开展高原高寒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观察其生育期、抗病性、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以期为高寒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2019年在四川省阿坝州进行。对照品种为冀承单3号,采用同田对比试验,供试品种与对照品种相邻种植,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田间管理同当地高产田。试验地要求土层较深厚、肥力均匀,面积500m2以上。各试验点于3月25日至4月6日播种,10月6~14日收获。

供试品种:龙源三号,北京垦丰龙源种业公司提供;元华9号,河北省围场县农业局曹冬梅提供;利合16,都江堰市岷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德美亚1号,黑龙江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16年供试品种为龙源三号和利合16,试验点2个,设在金川县勒乌镇云盘村,海拔3100m;小金县八角乡太阳村三组,海拔3130m。2017年供试品种为龙源三号、利合16和元华9号,试验点4个,设在金川县勒乌镇云盘村,海拔3130m;小金县八角乡太阳村三组,海拔3160m;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纳足村,海拔2890m;黑水县芦花镇泽盖村,海拔2390m。2018年供试品种为龙源三号、利合16和元华9号,试验点5个,设在金川县卡拉脚乡玛目都村,海拔2770m;小金县八角乡太阳村三组,海拔3170m;马尔康市查北村9公桩三朗,海拔3019m;马尔康市查北村合伙地,海拔3028m;马尔康市龙尔甲乡石木榴村,海拔2850m。

德美亚1号于2017年在4个县设4个试验点,2018年在5个县设6个试验点,2019年在4个县设5个试验点。其中,2019年金川县卡拉脚乡二普鲁村,海拔2960m;金川县勒乌镇云盘村,海拔3140m;小金县八角乡太阳村,海拔3120m;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莫拉村,海拔3170m,黑水县扎窝乡若多村,海拔2890m。

1.2 测定项目

记录每个试验点的播种、收获日期和种植密度。调查各生育时期的感病情况。收获期调查每个试验点取长势均匀一致的植株20株,调查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每个品种实收50m2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龙源三号、利合16和元华9号产量性状

由表1、表2、表3可以看出,龙源三号、利合16和元华9号生育期与对照相差在5d以内,3年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增产点率100%。其中,龙源三号多年多点平均生育期158~183d,穗行数14.1~15.2,行粒数27.0~32.1,千粒重247.0~310.1g;2016~2018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688kg/hm2、8984kg/hm2、9388kg/hm2,较对照冀承单3号分别增产39.11%、21.82%、24.51%。利合16多年多点平均生育期153~179d,穗行数13.3~13.7,行粒数28.5~34.4,千粒重261.7~275.4g。2016~2018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660kg/hm2、8998kg/hm2、10330kg/hm2,较对照冀承单3号分别增产38.75%、22.01%、40.07%。元华9号2年多点平均生育期152~177d,穗行数12.7~14.0,行粒数25.5~28.0,千粒重307.1~309.6g。2017~2018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641kg/hm2、9540kg/hm2,较对照冀承单3号分别增产17.17%、29.36%。

表1 2016年高寒玉米新品种产量性状

表2 2017年高寒玉米新品种产量性状

表3 2018年高寒玉米新品种产量性状

另据大田抗性鉴定:龙源三号高抗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抗大斑病,中抗锈病。利合16: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普通锈病。元华9号: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和普通锈病。

2.2 德美亚1号产量性状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德美亚1号多年多点种植密度为58350~101835株/hm2,平均生育期153~180d,比对照早收获1d。穗行数14.2~15.0,行粒数26.9~33.1,千粒重249~283g,单株产量101.3~121.6g。2017~2019年平均产量分别为9681kg/hm2、10950kg/hm2、8122kg/hm2,较对照冀承单3号分别增产34.6%、27.4%、21.6%。

另据调查,德美亚1号在多年多点试验中均无倒伏(折)现象,平均空杆率0.76%,增产点率100%,抗病性鉴定:抗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茎腐病,抗普通锈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表4 德美亚1号2019年产量性状

表5 德美亚1号多年多点产量性状

3 结论

根据高寒组玉米品种标准,按下列几个原则淘汰品种:比对照增产小于3%;增产点率小于60%;空杆率大于10%;田间倒伏大于10%以上;生育期较对照长5d以上;大斑病、普通锈病、灰斑病、茎腐病穗四个病害田间自然发病为高感。经多年多点引种试验观察,龙源三号、利合16、元华9号和德美亚1号符合高寒组玉米品种要求,推荐该品种在阿坝州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马尔康美亚龙源
山东鑫龙源能源有限公司
马尔康市
美亚生物科技
免责声明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美亚的爱与哀愁
素灵告丰居龙源考
静子的马尔康
《收藏》电子版加盟龙源国际名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