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灵告丰居龙源考

2016-11-23孙乾晶李钊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丰县实验小学江苏丰县221700

丝绸之路 2016年4期
关键词:龙源

孙乾晶李钊(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丰县实验小学,江苏丰县221700)



素灵告丰居龙源考

孙乾晶李钊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丰县实验小学,江苏丰县221700)

[摘要]汉高祖刘邦青少年时期的爱情故事叫“布素情”。《史记索引述赞》曾记述为:素灵告丰。此后历代文人多有诗文赞颂。龙源是素灵居住旧址,华山有其为刘邦敬献斩蛇剑处。自汉以来,龙源成为教育圣地,不断为社会培养人才。

[关键词]龙源;布素情;重教尊孔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述赞·高祖本纪第八》记云:“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①说明刘邦为亭长送徒骊山时,途中斩蛇,素灵夜哭,宣告起义了。从此素灵便常伴刘邦,被历代文人颂为“布素情”。

一、龙源、凤鸣塔和汉刘邦

《史记索隐述赞》是历史上最早提及“素灵”的文字记载。“素灵告丰”明确了丰县是素灵的故乡。她家就住在丰县南关城门里百余步,南北大街东侧,凤鸣公园西部。考其所在,就是现在丰县实验小学所在的位置,史称“龙源”。

先秦时期,丰县城中南关大街路东,有一酒坊,专酿“白醪酒”。酿酒老汉姓白,他从东南角城墙边古井中挑水酿洒。人称这古井为“圣泉”。清《丰县志》记载:“井水可治眼疾。”②是说“圣泉”水有特殊功能,红眼病用井水一洗即好。白老汉酿酒技术好,加上“圣泉”水好,白醪酒醇香甘甜,响誉城乡。白老汉酿酒卖酒,开个酒馆,生意兴隆,因地名叫“隆源”,故称“隆源酒馆”。刘邦父亲刘湍好饮酒,是隆源酒馆的常客,和白老汉谈酒论酒。二人年龄相当,是很好的朋友。

《史记》记载,刘邦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③据当地传说,刘邦母亲龙雾桥受孕后,因是龙胎,十二个月不能出生。刘媪必须吃城西南“凤凰素”土,才能生产。而当时官兵把守着“凤凰素”,没有人敢来取土,刘媪吃不到凤凰素土,就不能分娩。于是天宫派一只凤凰帮助刘媪分娩。凤凰领令,来到丰县城西,遇见一卖瓜老头挑瓜进城。凤凰便产下一卵,变成一瓜,藏在卖瓜老头挑的瓜筐中,然后飞到丰县城东南角观察结果。卖瓜老头来至凤凰素时,官兵见了,都来抢瓜吃,把凤凰卵变成的瓜抢在手中。他们争着吃瓜,一不注意,瓜掉落在地,摔破沾了泥土。军兵没人再吃,去拿其他瓜了。正巧酿酒白老汉见了,拾起被摔破的瓜,假装吃瓜,将凤凰卵变成的瓜带出了凤凰素,并把带有凤凰素泥土的瓜交给刘邦父亲刘湍。刘湍给妻子吃了,刘邦即刻降生。凤凰完成了任务,高兴地长鸣一声,飞回天宫。后来在凤凰鸣叫的地方,盖了座七层宝塔,称凤鸣塔,并建有公园,称凤鸣园。“凤塔秋风”是古《丰县志》记载的丰县古八景之一,清初刘运魁有诗赞曰:“雁塔曾题京洛名,秋高此地凤凰鸣。凭将万里长风翼,飞向瑶台弄月明。”④

1948年,凤鸣塔因战拆毁。1995年,又在凤鸣园东南角重建了凤鸣塔,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檏初为此亲笔题写了“凤鸣宝塔”四字,刻在凤鸣塔顶层上。

二、素灵跳涧敬献斩蛇赤霄剑

刘邦的出生,加入了很多传说,有些传说写入《史记》、《汉书》,说明传说已久。虽不足为信,但也说明刘邦出身的不平凡,也说明刘邦的出生与龙源和酿白醪酒的老汉有极密切的关系。至今丰县仍有传说,白老汉有个女儿,名叫白杏儿,也就是后来文人笔下的“素灵”。刘邦青少年读书的地方叫马公书院,距“隆源”很近,他经常到白家酒馆来玩,与白杏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白老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位年轻人到了结婚年龄,刘湍和白老汉正准备为他们办喜事时,朝廷到丰县选美,白杏儿是有名的美女,被选中了。白杏儿不愿入宫,临进京前天晚上,白杏儿与刘邦在马公书院相会,近天明时,白杏儿逃走了。她一口气跑到丰城东南30里的南山,就是今天的华山,被官兵捉住了。往回押时,白杏儿挣脱,纵身跳入山涧沟。官兵见山涧沟深不见底,涧水波涛汹涌,料定白杏儿己经死了,只得回城交令。

刘邦听说白杏儿在华山跳涧,急忙赶到涧水边。此时已风平浪静,他下水打捞白杏儿。但刘邦在涧水中来回捞了数遍,怎么也找不到白杏儿,却在水中捞得一把宝剑。刘邦托剑在手,只见涧水面上腾起白雾,渐渐升起,化成白凤凰形,长鸣一声,向西南飞去。刘邦认定白杏儿捞不到了,才低头看宝剑,只见剑上刻有“赤霄”二字。这就是刘邦在华山上得到赤霄宝剑的经过。被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记入《刀剑录》中:“前汉刘季,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此即斩蛇剑也。”⑤说明是素灵跳涧献给了刘邦赤霄剑。刘邦用赤霄剑斩蛇起义后逐鹿天下,赢得了大汉一统。东晋时王嘉在《拾遗记》中还记述了在华山打造天子剑的过程:“上皇游酆沛山中,寓居穷谷里,有人冶铸,上皇息其旁,问曰:‘此铸何器?’工者笑而言曰:‘为天子铸剑。’”⑥就是说刘邦的斩蛇剑是在华山中打造的。当地传说现在华山西侧山岭高峰旁,是为刘邦铸造天子剑的地方,清《丰县志》记为“西崖剑岭”,为华山十景中第一景。而刘邦捞得赤霄剑的山涧处称为华山的笫二景观,叫“溜涧鸣丝”,⑦也记载在清《丰县志》中。

三、布素情的由来

刘邦斩蛇当天傍晚,有一老妪夜哭,《汉书》记载:“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⑧唐朝时,胡曾有诗云:“白蛇初断路人通,汉祖龙泉血刃红。不是咸阳将瓦解,素灵那哭月明中?”⑨说明白蛇当道、素灵夜哭、高祖斩蛇、咸阳灭秦都是历史的必然。而且指出素灵就是夜哭白帝子的老妪,丰县传说是素灵化成的老妪,于是《史记索引述赞》记为“素灵告丰”。从此以后,人们将刘邦与素灵之间的爱情称为“布素情”,将“隆源”也就改为“龙源”,在丰县传颂了2000多年。历代文人在在诗中赞颂刘邦青少年时期的爱情为“布素情”。如宋朝兵部侍郎于钦诗:“素灵夜哭赤旗开……白云千载绕荒台。”明唐喧诗:“新丰桑柘萧疏尽……万乘不忘布素情。”清代吴锡麟诗:“真人昔鱼服,大度表乡里。敛魄素灵藏。”。诗人赞颂布素情时,也有诗人称刘邦为刘郎,如宋朝张方平诗:“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辞。”元代韩性诗:“刘郎深闭函谷关,酒酣自作三侯章……帐中悲歌愁美人,当年遗事尚可哀。”⑩

“布素情”传说了2000多年,直到现代,丰西泽和白帝河地区仍广泛流传着。说刘邦在丰西泽起义时,素灵已生一子,在斩蛇前一天,带儿子来到丰西泽边村庄住下来,第二天让其子寻父,于是素灵之子化为大蛇,在刘邦前进途中挡道,父子两个话不投机,刘邦把蛇斩了,于是素灵化为老妪,坐地哭子。刘邦称帝后,封丰县东南的南山为东华山,简称华山,是现在的丰县华山镇政府驻地。明兵部侍郎万恭在《东华山碑记》中写道:刘邦“都长安为新丰,而以所生丰为旧丰。长安有华山,亦令丰有华山,盖以旧丰尊新丰,又以长安之华山,尊汤沐邑之华山,重本始也。”⑪刘邦很重视与素灵的爱情,封素灵为白衣皇母,在其住过的丰西泽岸边建有“白衣皇庙”。当年刘邦斩蛇后,蛇爬着追赶刘邦时留下的印子成了白帝河,现从丰县城北东流。《中国文物地图集》记载:白衣皇庙碑位于丰县,“王沟镇李胡集村、额题‘白衣皇宫’四字”,⑫至今该碑仍存。

四、素灵与龙源古今

刘邦建白衣皇庙为“布素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素灵”作为刘邦少年时期恋人、在马公书院相亲相爱的事,却从未在史书中出现。她让儿子化蛇挡道被斩却在史书上记载了,但更多的是将“素灵”作为神话中的幽灵存在于史书中,史书中哭白帝子的老妪及《史记索引述赞》中的“素灵”和后代赞颂的“布素情”仅是存在于历代文人的诗句中。龙源和马公书院也就作为刘邦与素灵的爱情故事留下的遗迹,留传给了后世。后世也传承了丰县重视教育和崇尚孔家礼义的良好传统。清《丰县志》记载:“幸鲁以太牢祀孔子,厥后立学者遂俎豆于不祧。累代以来,封号癸秩日隆,敦典兴教可谓至焉……儒学旧在县治东,金末毁于战火。元至正间,县尹郭宣重建,明洪武六年,知县曾本创建……嘉靖三十九年,知县胡又心改迁于县治东南……顺治二年,敦瑜陈彝、训导江能容、协办重修。”⑬明朝时迁到县治东南,建成的孔庙,称为“文庙”,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保留的省级历史建筑。之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皆为丰县文庙题写匾额。可见丰县自汉朝以来就十分重视文教。

康熙年间,在龙源建成了“乐育馆”。因与凤鸣塔相对,故名“凤鸣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凤鸣书院设立高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又在文庙添设初等小学堂,1913年,高、初等小学堂合并,始称第一小学,也曾称文庙小学、书院小学,小学内设立示范学堂。1915年,原来小学设立的示范学堂改称实验小学。也设立了女子小学,校址在龙源,也称龙源小学。解放后正式命名为丰县城关第一小学,1959年,一完小改名为丰县师范附属小学。龙源小学渐渐被人淡忘。师范停办后不久,西关二小并入,更名为丰县实验小学。

长期以来,丰县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隋唐时有光禄大夫刘权、大理卿刘德威,宋代有龙图阁直学士李若谷,明代有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历经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重臣许彬,清代又出了状元李蟠、兵部尚书兼直隶总督李卫,以及撰写《筹边微略》给康熙皇帝的昭勇将军孙师武等。龙源自创建高等小学堂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军、政、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注释]

①③西汉·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④丰县志编纂委员会:《丰县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⑤梁·陶弘景:《刀剑录》。

⑥晋·王嘉:《拾遗记》卷5。

⑦⑬清·姚鸿杰纂修:《丰县志》,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⑧施丁主编:《汉书新注》,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⑨⑩⑪赵明奇主编:《徐州府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⑫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图分类号]K9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4-0023-02

猜你喜欢

龙源
山东鑫龙源能源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高山林区风电开发的先行者
——记龙源黑龙江风电开发历程
你的鞋夹痛了别人的脚
龙源期刊网“2015国内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2015海外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
期刊合作上网声明
龙源电力风电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龙源电力明年风电装机量有望全球第一 成最大风电运营商
《收藏》电子版加盟龙源国际名刊网
“龙源”“画刊”两情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