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2021-04-26吴海明刘娜琼林建成
吴海明,刘娜琼,林建成
(福建省厦门市儿童医院 检验科,福建 厦门361006)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可根据病原微生物差异将其分为细菌感染性及病毒感染性两类,但两类肺炎发病后临床体征表现均为高热、咳嗽、气促等症状,故难以通过症状表现对其病情类型进行有效鉴别,影响早期治疗的开展,而随着生化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儿肺炎的诊断鉴别可行指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且可对其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起到较好指导作用[1]。因此,为分析白细胞、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诊断应用及疗效判定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小儿肺炎患儿共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根据患儿肺炎感染源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50 例,其中对照组为病毒感染性肺炎,研究组为细菌感染性肺炎。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区间0.4~5 岁,平均年龄(2.71±0.44) 岁,病程2~6d,平均(4.02±0.54) 岁;研究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区间0.4~5.5 岁,平均年龄(2.75±0.47) 岁,病程1~6d,平均(3.56±0.48)岁。患儿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儿入院经临床影像学诊断后均确诊为肺炎;家属经详解研究信息后确认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研究由医院伦理会批准实施。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患儿;排除合并其他类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
二、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实验室生化检验,即在入院当日及治疗出院前1d,取其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5mL 为检验样本,根据检验需求进行相应抗凝或离心处理,进一步处理样本后,开展相应临床检验。其中白细胞检验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C 反应蛋白检验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免疫球蛋白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2,3]。经诊断确认患儿肺炎分型后,开展相应抗感染、抗病毒、水电解质纠正、雾化吸入等临床治疗。
三、观察指标 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差异。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s) 表示,t检验,取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一、白细胞、C 反应蛋白指标对比治疗前,研究组白细胞、C 反应蛋白检测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C 反应蛋白检测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仍略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二、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 研究组IgM、IgA检测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IgG 检测数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讨 论肺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秋冬两季较为高发,且在儿科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可根据患儿感染源的不同将其分为病毒感染性肺炎、细菌感染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肺炎这几类,临床中以前两类感染源较为常见。肺炎发病后,患儿可在肺实质损伤下所致肺泡、肺间质损伤情况下出现各类临床症状,需及时入院接受治疗,通过针对性治疗的开展有效缓解患儿病症,对于小儿肺炎感染源的确认随着现代生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检验指标,如痰液咽拭子培养、血清检验等,但大部分检验指标仅可对其病情类型起到一定指向作用,对于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则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在临床检验中选取兼具诊断指向性及病情评估作用的指标,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效果[4,5]。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研究组白细胞、C 反应蛋白检测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IgM,IgA 检测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IgG检测数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C 反应蛋白检测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仍略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本次临床诊断研究中所采用指标为白细胞、C 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三类。其中白细胞是临床较为常用的炎性反应指标,人体可在细菌感染后刺激自身生理防卫应激反应,促进白细胞的生成,以实现对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杀灭,但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均可刺激患儿白细胞的分泌,且可随感染病情的加剧,使白细胞分泌水平不断增加,故虽具有一定诊断指向作用,但仍需配合其他指标进一步提升鉴别诊断准确性。C 反应蛋白为人体肝脏所分泌的一类合成型急性相蛋白,主要在人体细菌感染后生理应激反应下刺激肝脏生成,可在细菌感染发生后3日内达到最高分泌水平。细菌感染性肺炎发病后,患儿机体除可出现肺实质感染性损伤,还可在细菌感染病情加剧下对肝脏组织造成损伤,故可进一步刺激肝脏对C 反应蛋白的分泌合成,以通过C 反应蛋白实现对病原体靶向器官及受损细胞的有效指向识别,故对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明显,可进一步提升白细胞检验的诊断指向性作用,且可在实际临床诊疗中通过患儿CRP 指标数据,适时调整抗生素用量,提升治疗安全性。在免疫球蛋白检验中,病毒感染性肺炎主要可对人体呼吸道及消化道免疫屏障造成破坏,故患儿在发生此类肺炎后,人体为进一步提升呼吸道、消化道免疫屏障的抗病毒作用,可刺激IgA 分泌器官,提升IgA 分泌水平,调节呼吸道免疫屏障功能,控制病情进展。IgG 作为人体免疫球蛋白主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发生病毒、细菌感染后,可在人体生理应激反应下刺激分泌,故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IgG 检测指标数据无明显差异。IgM 作为人体在胚胎阶段便可自行分泌的一类免疫球蛋白成分,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此类免疫球蛋白在肺炎发病中具有较高参与性,特别是在病毒性肺炎进程中的参与度表现较为明显,故相较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患儿IgM 指标检验数值相对较高[6-8]。
表1 白细胞、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s)
表1 白细胞、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WBC(×109/L) CRP(mg/L)P -0.0000 0.0064 0.0000 0.041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7.23±1.54 7.01±1.23 8.22±2.43 7.11±2.03研究组 50 10.72±2.14 7.76±1.45 35.13±15.64 8.05±2.49 t-9.3601 2.7891 12.0222 2.0689
表2 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s)
表2 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IgM(g/L) IgA(g/L) IgG(g/L)P -0.0002 0.0000 0.9542对照组 50 1.37±0.35 1.15±0.61 6.39±2.62研究组 50 1.11±0.31 0.55±0.41 6.42±2.59 t-3.9321 5.7724 0.0576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临床诊疗中可根据患儿白细胞、C 反应蛋白对其肺炎感染类型进行鉴别诊断,并可根据患儿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予以治疗指导,以确保患儿病情的有效临床治疗,检测应用效果显著。